泛珠三角洲区域能源合作“十一五”专项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期间电力消费年均增长率 %,电 7 力消费弹性系数为。 202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泛珠三角 区域内地 九省区的能源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预计 2020年区域能源需求将达到。 按照有关测算,区域内能源消费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 2020 年的%,提高到 2020 年的 %和 2020 年的 %。 2020 年,煤炭需 求量将达到 ,石油需求量达到 ,天然气需求量达到 600亿立方米,电力需求量 达到。 (二)能源合作 潜力预测 “ 十一五 ” 期间 泛珠三角 区域 内地九省区 电力增长速度高于需求速度,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可输出电力超过 4100万千瓦。 预计到 2020年 内地 九省区电力装机将达到 ,其中,水电装机达到 千瓦,气电装机为 1850万千瓦,煤电装机增加到 亿千瓦。 预计 “ 十一五 ”内地 九省区电力装机平均增长率高于电力装机需求增长率 1 个百分点, 2020 年 内地 九省区电力除满足 自身 需求外,还可外送电 力 1900 万千瓦。 从 “ 十一五 ” 期间 内地九 省区提出的电力供需平衡结果看,云南、贵州 和四川是主要的电力输出省份。 其中, 2020 年云南可输出电力 1900万千瓦,贵州 1000万千瓦 (不含与临省区市合作建设的电厂 360万千瓦) ,四川 1000万千瓦,广西 210万千瓦。 广东是最大的电力接受省,江西由于能源资源匮乏,也缺电力。 湖南、福建、海南电力基本以自给自足为主。 8 预计到 2020 年 ,内地 九省区电力装机将达到 亿千瓦。 其中,水电装机达到 19040 万千瓦,比 2020 年再增长 84%; 核电装机达到 3000万 千瓦 ; 天然气电厂达到 4060万千瓦 ; 煤电装机达到 2 亿千瓦。 2020—2020 年 , 云南、 四川电力建设规模继续加大,成为区内主要电力外送省,外送规模将 达到 9900 万千瓦 ,其中,云南 输出 6200万千瓦, 四川输出 3700万千瓦 ; 广西、贵州输出能力比 2020年减弱,广西输出电力 将从 2020年的 210万千瓦 下降到 2020年的 163万千瓦,贵州输出 电力 将从 2020年的 1000万千瓦 下 降到 2020年的 850万千瓦 (不含与临省区市合作建设的电厂 360 万千瓦); 湖南成为电力输入省份,广东、江西电力对外依赖程度扩大。 “ 十一五 ” 期间 内地九省 区 煤炭供需缺口加大,贵州省煤炭外调量只占区内缺口的 %。 到 2020年,煤炭产量将达到 亿吨,较 2020年增加 ,煤炭供需缺口约为。 贵州、云南和四川 2020年的煤炭产量 比 2020年水平分别增加约8200、 6800和 3000万吨;湖南煤炭产量 保持平缓增长, 2020年达到 5000 万吨。 福建、江西等受资源和开采条件限制,产量已很难达到历史高峰水平。 “ 十一五 ” 期间,贵州成为主要煤炭输出省份,原煤输出能力在 2020年达到 3000— 4000万吨,云南、四川等产煤大省外供能力有限 ,其它省份煤炭调入量加大。 2020— 2020 年 , 内地九省 区煤炭供求形势日趋严峻,贵州和云南的煤炭外调能力趋于稳定。 到 2020 年,煤炭产量将达到, 与 2020 年 相比 新增产能 仅 6800 万吨,煤炭缺口增加 9 到。 其中,贵州、云南和四川煤炭产量仍可 在 2020年水平 上 分别增加 3100、 3000 和 700 万吨。 贵州原煤输出能力在 2020年可达 3500— 4500万吨的规模。 内地九省 区石油供需缺口巨大,扩大 油气 供应能力的合作潜力较大。 “ 十一五 ” 期间,预计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在每年 1300—1400万吨,石油 供需缺口在 7000— 8600万吨,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大。 “ 十一五 ” 期间,预计四川盆地和南海气田的天然气产量均将有所增 加 , 2020年四川天然气产量力争达到 340亿立方米; 随着 南 海等天然气 加快开发 , 预计 到 “ 十一五 ” 末,内地九省区 天然气 总 产量可望达到 440 亿立方米。 “ 十一五 ” 中后期,随着各省区天然气消费市场的发展,天然气产量 难以 满足需求,天然气供应需要充分利用 “ 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 ,国内“ 西气东输 ” 、 “ 北气南下 ” 、 “ 海气登陆 ” , 适度进口 LNG,扩大泛珠三角区域的天然气供应能力。 三、指导思想、 合作原则 和主 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能源规划和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的指导下,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原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 长期稳 定的能源合作机制, 实现区域内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0 (二)合作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的原则。 在政府积极协调和推动下,加强区域煤炭、电力和油气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的原则。 结合各省区资源和市 场的特点,优化配置区内资源,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满足东中部能源需求,实现区域共赢。 节约资源、环境友好 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的发输电技术和能源运输方式,降低能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年,西电送广东规模达到 2238— 2438万千瓦,送广西 344万千瓦,形成西电东送 “ 5直 8交 ” 输电通道;煤炭产销合作进一步加强,云贵煤炭基地外输能力有所提高,贵州煤炭输出能力达到 3000— 4000 万吨;初步形成连接区域内大部分省区的成品油 输送 网络,西南成品 油管道输送能力达到 1000 万吨左右 ; 广东( 深圳 ) LNG一期工程供香港 63万吨 /年。 能源合作长效机制 初步形成。 到 2020 年,省区间电力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层次得到提升,省区间电力错峰、水火互济、跨流域调节、互为备用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增强,电力输送成本大为降低,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达到 3438 万千瓦;煤炭市场趋于完善,云贵煤炭 11 外输能力保持稳定;省区间油气管网联网取得较大进展,输送能力进一步提高。 能源合作机制基本完善。 四、 “十一五 ”合作主要任务 (一)电力 继续实施“ 西电东送 ”工程。 “ 十一五 ” 西电新增 向广东送电 1150— 1350万千瓦,其中贵州新增 400万千瓦,云南新增 420— 62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 210万千瓦,湖南鲤鱼江电厂新增 120万千瓦;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