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9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 C. 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三、判断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题 3分,判断正确得 1分,理由正确得 2分,共 21分 ) 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 ) 2.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 )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 ) 4.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 )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 ) 6.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人国民生产总值中。 ( ) 7.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 ) 四、简答题 (每题 6分,共 24 分 ) 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 2.什么是创新 ?它为什么能带来超额利润 ? 3,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4.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 五、论述题 (10分 ) 试论述“非典”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六、案例分析 (10分 ) 当人类社会跨人 2l 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978 年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2020 年中国加入 WTO。 2020 年我国的 GDP 达到95933 亿元,比 1989 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 9. 3%,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跨越。 2020年我国 GDP超过 11 万亿人民币。 这些闪亮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 试卷代号: 21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20—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简明经济学教程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 2020年 1月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价格 —— 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通货膨胀 ——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3.菲利浦斯曲线 —— 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4.经济周期 —— 产出、通货膨胀率、利率和就业的波动构成了周期,周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5.结构性失业 —— 经济产业的每一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二、单选题。试卷代号:2190(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 ( )。 A.权利 B.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责任 6.国务院的下列人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 )。 A.总理 B.副总理 C. 国务委员 D.秘书长 四、简答题 (每小题 9分,共 18分 ) 1.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是什么 ? 2.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五、论述题 (15分 )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试卷代号
生、服务青年学生、发展青年学生的独特功能,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愈来愈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弥补传统学生组织功能的弱化,促进校园稳定有序。 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弹性学制、学分制、选修制、后勤社会化等制度的实行,在高校校园中出现了“同学不同班 、同课不同班”的现象,再加上新时期大学生的多样化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
课堂上,灵动的气息消失殆尽。 虽然根据课改的要求,也会留有创造的空间,搭建了貌似平等的对话平台,但形式终归是形式,它无法承载课堂的一切,改变课堂的实质。 教师固守着“标准答案”,灵动的气息从何而来。 哈尔滨师范大学郑德杨官方网站 —— 在这样的课堂上,语文教师的专业将受到质疑,学生心目中,你只不过是个“知识贩子”,没有值得人仰慕的地方;而在其他人看来,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做语文教师
关注 的 病例, 这样 能吸引 每一位 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同时又 让每一位学生扮演“医生”,为“患者”诊断 , 并 开出 “ 食疗 ” 小药方。 体现了新课改条件下 学生 课堂 角色 及学习方式 的转变 ,学生学有所得 , 必将 终生受益。 另外 , 这些病例 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难度, 可见教者在 问 题设计方面 也追求有效性。
定义是受到不同的区域文化所影响的。 受到不同的 社会影响 也会对颜色有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发达国家,服装穿着方面的表现就明显突出。 一部分上层人士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常常变 图 1 图 2 第 5 页 共 10 页 换自己的 服装款式与色彩,下层中的一部分人常常追随模仿上层人物的服装,这二者的共同心理是虚荣心。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随大流,是从众心理。
I善业、恶业在 阿赖耶耶识 中熏习成了各自的种子,种子遇到合适的条件(缘)就生起现行,现行同时又在 阿赖耶识 中熏习出新的种子。 如果没有合适的条件(无缘),种子就在 阿赖耶识 中不断地引生同类的新种,随生随灭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 中,所以说种子是万法 的亲因, 是唯识学中保持因果的载体。 种子 具有六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恒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