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锯谷盗科 锯谷盗 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200 - 大眼锯谷盗 O. mercator 200 14 皮蠹科 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am 50 160 28 窃蠹科 烟草甲 Lasilderma serrie 250 42 鳞翅目 麦蛾科 麦蛾 Sitotroga cerealella 1000 1000 6 斑螟科 印度谷螟 Plodia interpunctella 450 500 6 烟草粉斑螟 300 1000 地中海粉斑螟 Anagasta kuehniella 600 蜱螨 目 谷螨科 粗足粉螨 450 175 * 利用电子束处理玉米象成虫的不育剂量为 180 Gy,经 300Gy 辐照的玉米象成虫 14 天内全部死亡 [10]。 储粮害虫的发育时期 害虫辐射敏感性与其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储粮害虫的发育过程需要经历卵 、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生理生化 和行为, 因而 储粮害虫 在不同发育 阶段 对辐照的敏感性不一样 ,即使在同一发育阶段的不同时期,害虫的辐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 其 对辐照的敏感性表现为:卵 、 幼虫 蛹(若虫) 成虫。 陈耀溪等( 1984)研究认为,主要储粮害虫在不同的发育 阶段辐照后的致死效应不同,卵和幼虫的致死剂量相差不大,而与成虫相比则相差几倍到十几倍,如 表 3 中 锯谷盗卵和幼虫致死剂量 不高于 100Gy,而蛹和成虫的致死剂量则需 200Gy 以上 [1]。 李淑荣等 2020 年测定了玉米象的各个虫态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认为成虫和蛹的不育剂量为 180Gy,而幼虫和卵的不育剂量为 90Gy[10],在 180Gy 以上的剂量可以完全阻止谷物中的卵和幼虫发育为成虫。 300Gy 辐照的蛹不能羽化,成虫在 14 天内全部死亡 [12]。 表 3 同种储粮害虫不同虫态的辐射敏感性 虫种 温度 ( ℃ ) %死亡天数(天) 辐射剂量( Gy) 成虫 蛹 幼虫 卵 锯谷盗 30 21 206 145 86 96 玉米象 26 21 112 - 40 40 谷象 26 21 78~145 112 - 40 杂拟谷盗 30 28 123~222 145 52 44 赤拟谷盗 30 28 215 250 105 109 储粮害虫的性别 储粮害虫的性别也是影响其辐照敏感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雄性害虫的不育剂量一般是雌性害虫的 2 至 3 倍,雌性害虫比雄性害虫 对辐照更敏感。 而这种现象 不仅发生在储粮害虫的成虫中, 通过用不同剂量辐照印度谷螟蛹羽化的成虫与未辐照的成虫配对 的实验表明 ,雌性蛹在 350Gy 的辐照条件下完全不育,而 500Gy还不能使雄性蛹羽化后的成虫 100%不育 [13]。 3 辐照防治储粮害虫的工艺及技术 粮食辐照杀虫装置 用于粮食辐照杀虫的装置分为γ辐照装置和电子束辐照装置,γ辐照装置辐照粮食的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包装粮食的辐照,在辐照室内进行动态或静态辐照 ,与其它食品或医疗器械消毒用的辐照装置相同 ;另一种是通过气动、 重 力 或机械传动,使粮食在辐照源周围 连续或步进式 通过。 γ射线和电子束对害虫的致死及不育的效果是相似的,但是电子束的穿透能力差,只适合散装粮的辐照。 具有代表性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杀虫装置分别是日本散粮 60Co 源辐照杀虫装置和乌克兰的电子束辐照杀虫装置。 日本 散粮 60Co 源辐照杀虫装置 该装置有四个储粮仓、螺旋传送器和一个筒式辐照器组成(见图 2) [14]。 粮食先经过筛分系统,过滤除杂后,提升到进料仓,靠螺旋传送器将粮食送入筒式辐辐照。 粮食进入筒式辐照器后,沿三个环形沟道靠重力下流,通过流量控制器控制每个沟道粮食的流速,使粮食受到均匀剂量的辐照( 200- 400Gy)。 辐照后的粮食,经传输系 统传送入储粮仓。 据杨景田( 1995)介绍,该装置可以通过增加沟道数和辐射源强度,扩大粮食辐照处理能力。 乌克兰 散粮的电子束辐照杀虫 装置 1980 年乌克兰设置了两台 ELV- 2 型电子加速器,能量为 ,功率为20kW,用于谷物 的辐照杀虫。 该装置主要有电子加速器、 粮流形成系统和粮食缓存仓组成(图 3) [3]。 谷物经提升系统提升到加速器上方的缓存仓,通过一标有刻度的粮流形成阀,形成均匀一致的粮流(宽度 米),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粮流加速管道加速后,以一定的速度( 6- 7m/s)和厚度 (7mm)进入辐照区, 接受 200- 300Gy 剂量的辐照后,经过三通阀分流,进入再 循环处理或粮仓储存。 近年来, 电子 加速器技术的研究开发 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改善,随着 健康、 能源、环境等问题的突出,利用电子束辐照杀虫的市场前景广阔。 2 1 5 6 A B C D E F 1 进料仓 2 过滤器 3 鼓风机 4 螺旋传送器 5 筒式辐照器 6 流量控制器 7 储粮仓 8 筛分器 9 粮食装料口 10 辐照室 A 环状布料器 B 60Co 源 C 第 1 沟道 D 第 2 沟道 E 第 3 沟道 F 传输管道 图 2 日本 400kg/h 散粮 60Co 源辐照杀虫工艺流程 辐射杀虫的工艺剂量 辐照杀虫的工艺剂量包括两个概念,即最低有效剂量和最高耐受剂量。 最低有效剂量指 保证达到辐照杀虫目的的工艺剂量下限 ;最高耐受剂量指 不影响产品品质和功能特性的工艺剂量上限 [15]。 辐照杀虫 工艺剂量的设定必须满足这两个要求,因此 在辐照杀虫工艺剂量下 辐照对粮食品质的影响 可以不考虑。 当然不同的国家对同一产品的食用品质和功能要求不同,最高耐受剂量的设定也 会 不同。 例如, 稻谷和 大米经过超过 500Gy 的辐照以后,口感发生明显变化,支链淀粉含量下降,饭质变软,就我国的饮食习惯而言,口 感下降 [16], 因此我国将 500Gy 设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