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长生久视”之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成捷要》说:“道德经,阴符经,是兼三元而言也”。 《周易参同契》提到黄帝、太乙、八公、淮南,在论旁门小术时说:“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中提到“黄老”二字,“老子”自是炼丹术正宗典范了。 《渔庄录》说:“太上老 君分明说,炼铅如粉又如尘”。 张觉人著《中国炼丹术与丹药》一书“中国炼丹记事年表”将老子列在该表的第一位,张先生是认为老子是炼丹术的创始人,遗憾的是未见到他对《老子》与外丹关系的说明。 有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老君八卦炉炼丹之说,也不知吴承恩取材的根据。 余也不敏,今从《道德经》中提出有地元外丹论述的具体内容如下。 《老子》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反复细读全章,确系地元丹法概述。 “有物混成”,此言地元丹药是用物质混合炼成的。 既是“混成”,就不会是一物,所谓“混成”,必然包括“混合”与“化合”而成的内容。 “先天地生”,并说明地元丹药的原料,是先在天地之中生长的,若说“先于天地”产生来解,这是误解,传统思维,莫大于《易》,《易》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故以“先在天地中生长”解之为符原意。 “寂兮寥兮”,是说炼丹原料铅汞朱砂等物,先在天地中生长着,无声啊。 又稀少啊。 自然显得这些药物寂寞而少知音似的。 “独立而不改”,即如抱朴子所说:“埋之毕天而不朽”。 魏伯阳所谓“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的永远存在而不改变的“长生”状态。 “周行而不殆”,即如抱朴子所说:“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的九转金丹过程一致。 “周行”即循环运动,即“九转金丹”之“转”也。 “殆”通怠,不停地运动,为“九转丹成”的描述。 “可以为天下母”者,“母”为生命之源,谓外丹炼成,服之可以增加生命力。 老子有“我独异于人,而贵服母。 ”或者老子服其炼成的丹而自称“贵食母 ”。 若解着向大地食物为贵,就说不上“我独异于人”处。 有人将这个“母”字解着“道”字,义虽通,但觉不如解作“丹”字更为鲜明有趣。 “可以为天下母”,是说九转丹成,其长生久视之效力很大,天下人服之皆可增加生命力,皆能得到生命的源泉。 所以说“可以为天下母”。 从“可以为”三字味之,并非“肯定”之词,亦非“否定”之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者,可见当时尚无金丹神丹等名称,老子命名曰道,后世得丹为得道,研究这门学问称为“丹道”。 这个“道”字,各教通用,很难作具体解释了。 “强名之曰大”。 “强”多作“ 勉强”的强。 我认为应作“加强”的“强”解。 老子既已字之曰道,再加强曰大,自然应称“大道”了。 何以要加强曰大呢。 是因外丹效力大,作用大,故加强名之曰大,而有“大丹”之名。 《大成捷要》曰:“其三元丹经,分而言之,天元曰大丹,地元曰神丹,人元曰金丹。 合而言之,初成曰金丹,中成曰神丹,上成曰大丹。 是三元皆有大丹、神丹、金丹之名也。 ”由此思之,后世“大丹”用“大”和“大道”,用“大”皆是“加强”其名义之意,而非“勉强”之属也。 “大曰逝”者,是申述强名曰大的原因,之所以强名曰大,是因外丹物质变化大,逝,即消逝,变化性大。 “逝曰远”者,是说外丹物质变化,可以变成不同的形态,脱离本来的面目,其差距显得很远,例如矿石变成金属,金属变液体,液体变气体,变固体,变粉末等等。 “远曰反”者,《金丹要诀金丹大旨》曰:“外丹者,七返九还,自无而有,结成一点纯阳之气。 ”其中“七返九还”即此“远曰反”中的“反”字内容。 又曰:“炼金液神丹,识得天地间有朱砂焉,外砂赤象火,内汞青象木,外阳内阴,故象离卦,木火同宫,亦犹天之倾西北,且木 火之性易于动摇,百炼不沉,象天形之清轻也。 有矿石焉,外铅黑,象水,内银白象金,外阴内阳,象坎卦,金水同宫,亦犹地之缺东南,且金水之性至静至澄,百煎不浮,象地形之重浊也。 是铅也,有金水而无木火矣。 汞也,有木火而无金水矣。 倘孤铅寡汞相配合,何以成丹哉。 必也铅汞合体,水火既济,金木交并,使四象具而五行全,铅施精而汞受胎,互相既济,复还太极之体,方得丹成。 ”最后“复还太极之体”一句统述外丹原理归结在一个“反”字上。 李保乾《了易先资》抱元子注曰:“离乃东南木火之乡,坎乃西北金水之地,返木于西北,还金于东南, 已去而复来者谓之返,已失而复回者谓之还,七返火,九还金,故云七返九还之功,可以结圣胎而成鼎器。 ” 张紫阳《金丹四百字序》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原,谓之金丹。 ”说得更易理解,亦皆从老子“反”字理论渊源而来。 陈樱宁先生《抇善半月刊》中说:“河图洛书,乃丹经之正宗”。 的确河洛数理早称为道家炼丹理论说理工具了。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故”字是承前文,申述“逝、远、反”为“大”之“强名”原因和理由。 道之所以大,是因其有逝远反,天之所以大是因 逝远反,地之所以大是因其逝远反,人之所以大是因其逝远反。 是因三元丹法,皆以金丹大道之理一以贯之,故为“三元同理,七返九还而已。 ”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域”字《帛书老子》甲乙本均作“国”。 域为疆域,即是说“宇宙”中有四大,即有四种大道,一为老子的大道,贯统三元大丹,一为天元大丹,一为地元大丹,一为人元大丹。 也是《大成捷要》三元皆有“大丹”之称之据。 老子简称“四大”。 同时,是将人元排在第一位,故曰:“而人居其一焉”。 即是说学道当先学人元,再学地元。 《敲爻歌》云:“内丹成,外丹就”。 是说必先内 丹成而炼己功熟,方可求外丹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