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主要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一)立法成就 曹魏《新律》、晋《泰始律》、《北齐律》 (二)主要法律形式 : 格 《 麟趾格 》、 式《大统式》 二、刑制改革 (一)肉刑的存废 (二)族株范围缩小 (三)封建五刑制度的形成 三、引礼入律的新阶段 (一)准五服以制罪 (二)“重罪十条” (三)官僚特权法的进一步加强 九品中正制 “八议”入律 “官当”制度 (四) 存 留养亲 四、司法机关与司法制度 大理寺 /死刑复奏制 /重枷、测罚、测立 0. 5 1 0、 5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中国法制史上的三次重大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3 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课堂讲授 讨论式 师生活动设计 思考题 或 作 业 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有哪些发展。 推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14 西南政法大 学教案 周 次 第 11—— 13 次课 编写时间 20200709 章节名称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法制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 ),实践课( ) 教学时数 6 时间分配 授课要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一、立法指导思想与主要立法活动 (一)《开皇律》 (二)唐朝立法指导思想与主要律典 《唐律疏议》、《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 (三)隋唐时主要的法律形式 二、隋唐法制的主要内容 (一)刑事法律制度 主要刑法原则 主要犯罪及刑罚 :“六杀” 、“六赃” (二)民事法律制度 所有权 契约 婚 姻家庭继承:离婚:和离、休妻、义绝 三、唐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一)唐律的特点 礼法合一 中典治国,用刑持平 规范详备,科条简约,注疏准确 (二)唐律的历史地位 四、司法机关与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三司 (二)诉讼制度 (三)审判制度 三司推事、 回避制度、法官责任、死刑复奏复核制度 1. 5 2 1 1. 5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唐明两代惩治官吏贪赃枉法的法制及其经验教训 15 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课堂讲 授 讨论式 启发式 师生活动设计 唐《户令》曰:“诸一目盲、两耳聋、手无二指、足无大拇指、秃疮无发、久漏下重、大瘿瘰之类,皆为残废。 痴痖、侏儒、腰折、一肢废,如此之类,皆为疾废。 恶疾、癫狂、二肢废、两目盲,如此之类皆为笃疾。 ” 简要翻译上述法令,并指出它所揭示的刑罚原则。 思考题 或 作 业 作业: 概述汉 —— 唐礼法结合的历史进程。 翻译《旧唐书刑法志》。 思考: 为什么说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律的典型代表。 16 西南政法大 学教案 周 次 第 14 次课 编写时间 20200709 章节名称 第五讲 中国法制的完善期 第一节 宋 元 的法律制度 (一)宋朝的法制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教学时数 时间分配 授课要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一、立法概况 (一)指导思想 强化中央集权 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义利均重,义利相辅 (二)立法及法律形式 刑统的编纂体例与《宋刑统》 编敕 编例 条法事类 二、宋朝法律内容的变化 (一)、重法惩治盗贼《窝藏重法》《盗贼重法》 ( 二)、刑罚制度的变化 折杖法 剌配 凌迟 (三)、重经济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和控制 (四)、商品经济较发达,民事立法增多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司法机关设置的变化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变化 0. 5 0. 5 0. 5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17 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课堂讲授 师生活动设计 思考题 或 作 业 思考: 宋代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18 西 南政法大学教案 周 次 第 14 次课 编写时间 20200712 章节名称 第一节 宋 元 的法律制度 (二 ) 蒙元的法律制度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 ),实践课( ) 教学时数 时间分配 授课要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一、立法概况 (一 )立法 早期部落时的习惯法 成文法典 : 《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