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清水乡菖蒲村张清村王盛村养猪小区建设示范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养猪中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丰富经验,当地农行、信用社为农民扩大生产投入提供资金保证,推动了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20xx 年全区猪存栏达 万头,出栏达 万头,养猪产值达 亿元。 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凉州区区、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健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308 名,其中高、中级职称 32 人,初级职 称的 276 人。 省畜牧工程技术学院、省家畜繁育中心等科研单位在我区境内,为我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凉州区养猪协会、金牧、富民畜产品运销公司等也常年为全区瘦肉型猪标准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 ,为养猪户搭建了技术服务平台。 产品市场竞争力强。 本项目以生产 “杜 长 大 ”三元杂交无公害瘦肉型猪为主,其瘦肉率在 62─66%之间,较普通猪高 9─13%, “三元 ”杂交猪胴体批发价、生猪收购价分别较一般脂肪型猪高 元/公斤、 元/公斤左右,价格优势明显,年外销量达 20 万头左右,市场竟争力强。 (二)必要 性 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 “科学发展观 ”为基本出发点,采用标准化畜牧业生产方式,生产提供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畜禽产品,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产品,建设 “绿色菜篮子 ”工程,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为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立全新的示范基地和样板工程。 是转变畜禽养殖方式的需要 本项目采用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按照保护环境、人畜分离、集约化养殖的原则和自繁自育、分段饲养、全进 全出的养殖方式,严格控制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管理。 同时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产业化运作创新体系和产品品牌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为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畜禽养殖生产方式转变、品牌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示范。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集中精力发展畜牧业,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发展设施畜牧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是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项目投产后,户均年出栏猪 300 头,年纯收入可达到 5 万元以上。 三、市场前景分析 凉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总人口 101 万人,以汉族为主,多年就有喜食猪肉的习惯。 猪肉以其独特的嫩、香、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消费需求量日益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人均年肉类占有量 公斤,同比 20xx 年上升 20%,但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已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初期,随着人们收入的逐年增长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主食消费需求减少,畜产。凉州区清水乡菖蒲村张清村王盛村养猪小区建设示范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