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薪金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金和附加福利,使企业员工购买企业的股份,员工可从中分红。 按照美国的一些立法,对实行员工股份所有制计划的企业,在贷款和税收方面有一定的优惠。 如 198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克莱斯勒贷款法案》,决定向克莱斯勒公司提供 14 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贷款,条件是在该公司建立员工股份制,以挽救这家陷于绝境的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1981 年美国《经济恢复优惠税法》规定,如果企业雇主向员工进行股份捐赠,可减征相同数目的薪金税 %。 1984 年的《直接减税法》又规定,银行贷款给员工股份制企业,利息所得税可减免 50%。 80 年代以来,美国大约有 100 多个企业为了改变经营不善的状况,实行员工股份所有制形式。 如濒临倒闭的威尔顿轧钢公司,于 1984 年由该公司员工通过实行员工 股份所有制计划买下了这家公司以后,使这家公司扭亏为盈。 该公司已成为美国目前最大的一家完全归员工所有的工业公司。 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员工股份所有制能为建立一种生产率更高的合作经济提供动力,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参与各层次事务的机会,能为大多数员工提供更大的收入来源,是美国企业应该选择的积极方向,通过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使每个员工产生拥有企业一部分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加关心企业的命运。 目前,美国员工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一万家左右。 ③ 利润分享计划和生产率利益分享制。 目前,美国约有十多万家企业实行利润分享计划。 具体做法是:企业把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奖金或股份分给雇员。 利润分享计划分为现今分享计划和递延计划。 前者是立即用现金分配利润,可把工作实绩和报酬直接挂钩。 后者是归雇员的利润记入雇员的账户,延迟到雇员退休时支付。 在美国,对利润分享计划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增强劳工市场灵活性的有效手段;另一种认为,它通过把一部分相对稳定的薪金,和根据公司利润而定的可变报酬相结合,使雇员承担风险。 生产率利益分享制实际上是一种员 工参与制度。 企业的员工,从总经理到一般工人都能从生产率提高的利益中分享好处。 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员工的努力,还有工厂的设备更新及其他因素的作用。 因此从生产率提高分享利益也就取决于企业整个群体的绩效。 其缺点是,由于员工的报酬是按群体的绩效评估的,从而忽视了个人的绩效。 从 19 世纪以来,美国员工的实际工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资斗争的持续,基本上是逐渐提高的。 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实际工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