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部分讲授大纲(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抒情词。 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 ( 2)咏物词。 苏轼词中约有 30 首咏物词。 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 ( 3)农村词。 苏轼的农村词约有 10 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 作者在徐州任上。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 2)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 ( 3)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第九讲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 黄庭坚字鲁 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 他生长在一个文学氛围特别浓厚的家族。 并与苏轼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 在思想上也与苏轼接近,以儒家为本位,圆融佛、道两家,因此内心洞达世事,外表和光同尘。 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 1)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 2)追求格韵高绝的境界,好用拗律,押险韵。 ( 3)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 总之,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主要侧重在创作技巧方面,对宋诗的艺术作出了贡献;但因为比较忽视现实生活,所以作品的思想价值相当有限。 黄庭坚 著有《豫章黄先生集》,存诗近 2020首,其中律诗的成就较高。 代表作有《寄黄几复》等。 前人评论黄庭坚的诗歌“清新奇崛”、“自出己意以为诗”。 黄庭坚的诗学地位也由此奠定。 由于黄庭坚的诗歌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诗人都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 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下附诗人 20 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 元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揭示了江西诗派的源流。 第十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 黄庭坚的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一名《山谷词》,存词 180 多首。 黄庭坚的词在当时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但实际上黄庭坚的词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黄庭坚作词先学柳永,后学苏轼。 他的一些婉约词颇有晏殊、欧阳修的风格,如《清平乐》(春归何处)等,一向受到后人的好评。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而其词则在“四学士”中影响最大。 秦观年轻时即受到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赏识,他的一生也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沉浮不定,后人称他为“古之伤心人”。 其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早年的词主要写客游汴京、扬州时与歌妓情感往还之事。 秦观也写了不少羁旅行役之作,如《踏莎行》(雾失楼台)等。 他的小令则将感伤写得细腻生动,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秦观还有一些感情相对亮丽的词,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 1)擅长 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 ( 2)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 ( 3)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 其不足是风格较弱,缺少力量之美。 贺铸字方回,著有《东山词》,为贺铸自行编定。 贺铸出身较好,个性倔犟,有侠客之风。 其词风多样,张耒在《东山词集序》中概括贺铸词有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四种风格,总体上具备刚柔相济的特点。 他词的主导风格是继承了传统的婉约词风,代表作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 贺铸词的艺术特点是:( 1)意象重叠。 ( 2)注重锻炼字面,善于点化前人语句入词。 6 第十一 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续)。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青年时代读书广博,但生性放浪。 后在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而为宋神宗赏识,由太学生提拔为太学正。 徽宗时,因精通音乐,善作词,提举大晟府。 《清真集》,一名《片玉词》,存词 200余首。 他的词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反而抽掉了柳永词中的市民情趣,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但在艺术上,把北宋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人誉为 “ 结北开南 ” 的重要人 物。 :( 1)善于铺叙,结构谨严;描摹物态,曲尽其妙。 ( 2)句法奇警,辞气高华,造语精工,风格浑厚和雅。 ( 3)精于声律,音韵优美。 第十二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苏轼。 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即兼擅多艺。 18 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两人极为恩爱。 后因北宋新、旧党争,而回到家乡度过了近十年时光。 南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辗转流浪于浙江金华与临安一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集名《漱玉词》,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