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材——20织物的风格与评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 mm),计算弯曲刚度 B (cNcm)。 WCB ( 201) ( 2) KESF 织物风格仪 KESF织物风格仪由拉伸、剪切试验仪,纯弯曲试验仪,压缩性试验仪和表面性能试验仪组成,现在还配有热阻测量仪,以及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等。 a. 织物拉伸性能 图 202 为低负荷下拉伸曲线,常用三个指标表达面料的拉伸性能。 图 202 拉伸特性 3 b. 压缩性能 用面积 2cm2 的圆形测头以恒定速度垂直压向织物,测得单位面积织物所受压力 P 与受压织物厚度 T间的关系曲线 ,如图 203。 可计算得 3 个参数。 图 203压缩特性 c. 弯曲性能 KESF 的织物弯曲性能测量为纯弯曲形式测量,即织物竖置,消除重力的影响,见图 204。 图 204 纯弯曲循环曲线 d. 剪切变形性能 当织物受到自身平面内的力或力矩作用时,经纬向(或纵横向)的交角发生变化,原本矩形的试样可能会变成为平行四边形(见图 206 左图)。 4 图 205 剪切特性 e. 摩擦性能 织物的表面滑糯或滑爽度主要由织物的表面摩擦性能确定,包括用测头测量织物的表面摩擦性能和织物试样叠合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表面摩擦性能等方面测量。 图 206 表面性状测头(长度单位 mm) ( a)表面摩擦系数曲线 5 图 207 表面特性 f. 基本风格 和综合风格 川端等把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分为三个层次:即织物的力学、物理量,基本风格和综合风格。 KESF 力学量与基本风格( HV)值的关系式为: 1610 i ii XCCY ( 2013) 3. FAST 织物风格测量仪 FAST 织物风格测量仪是客观评价织物外观、手感和性能的简易测量系统。 它包括三台仪器和一种测量方法: 表 203 FAST的力学和物理性能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测量 条件 指标代号、计算 备注 FAST1: 厚度 表观厚度 松驰厚度 表观厚度 FAST2: 弯曲长度 弯曲刚度 FAST3; 伸 长 斜向拉伸 剪切刚度 FAST2amp。 3 成形性 FAST4: L1 L2 L3 松驰收缩率 吸湿膨胀率 mm mm mm mm mm N m ( %) ( %) N/m m。纺材——20织物的风格与评价(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 麻纤维3. 毛发类纤维(1)羊毛较大的横向突纹,称为伪棱脊;存在较细小的平行于纤维轴向的条纹为微“鳞纹”。 见图69。 图69 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纹图610 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结构(2)兔毛纤维(3)羽绒纤维 图611 羽绒表面的原纤排列及“膜层”(TEM)4. 蚕丝纤维二、化学纤维的表面特征1. 再生纤维2. 普通合成纤维 图612 不同纺丝速度涤纶的表面结构(SEM) 图613
3,865,824,786,726,664 10 ( h )氯纶纤维 ( f )维纶纤维 ( d )涤纶纤维 ( e )锦纶纤维 ( c )羊毛 ( b )粘胶纤维 ( a ) 棉纤维 ( g )腈纶纤维 图 925 常 用纤维红外光谱图 11 六、其他鉴别及系统鉴别法 1. 其他鉴别 2.系统识别与特征识别 n 种 未知 纤维 大类鉴别 各类鉴别 逐对确认 n 种 未知 纤维 名称 图 926
321121 011011330332 022200 330110 011011 011100 321010 330001 于是, 011 321 330B。 六 、 解:将 ,1111 单位化得3131311, 设正交变换矩阵为 ),( 321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 1987 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 11世纪至 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其实这个广告老早就在马路上看到了,当时就 想如果意大利人看到了会怎么想。 也许作为一个标准的意大利人应该: 球球时报 1 月 17 日报道 连续几天,中国媒体出现了一则轻慢意大利比萨斜塔形象的广告。
致认为,人身有 “精、气、神 ”三宝, “气 ”的使用尤为突出,而玉石是蓄 “气 ”最充沛的物质。 玉的装饰功能 珠宝首饰是一种财富,又是一种装饰工艺品,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已喜欢佩戴珠宝玉饰。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 古代君子必佩玉
天壤之别。 美国人是聪明 的。 他们也许正是从前苏联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 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 20部之多: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而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