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发展气象科技服务行动计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领先水平。 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气象产品,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建设具有 “ 一流装备、一流产品、一流人才、一流服务 ” 的科技服务体系, 服务水平达到 全国中上等水平。 (二)阶段目标 20202020 年 , 实现 省级龙头 科技服务 集 约 发展 , 精心打造全省龙头品牌,加强向下纵向延伸,以优势项目带动全省气象科 技服务大发展。 20202020 年 ,实现跨省、跨行业运作,建成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气象科山西气象事业发展行动计划 13 技服务 实体,创造一流服务效益。 四、主要任务 在认真分析我省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各行各业 和气象科技服务的密切关系,继续推动拓宽领域、资源整合、集 约 化发展。 以发展综合信息网络、气象信息服务为重点,推动气象信息服务业向更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拓展。 要依托气象科技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大力提升气象信息服务水平。 通过重组和整合,实现上下的合作与联合,走集约和规模化发 展之路。 以 集约 气象影视为重点,带动全省气象影视服务业的更大发展。 要解放思想,适应形势,积极探索气象影视资源整合和运作方式,积极参与全国 气象 影视 集团 的 组建,建成符合全国气象影视发展要求的,集气象宣传、气象影视制作、 传媒服务于一体的全省气象影视 服务体系。 以开拓防雷工作领域和加强防雷社会管理为重点,大力推进防雷科技服务和防雷工程的发展。 在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和科技开发的基础上,做好防雷行政管理、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咨询服务、工程 服务 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要努力拓展防雷服务领域,扩大防雷检测、验收的覆盖面,积极参与市场 竞争,发展防雷工程,保持较高的效益增长态势。 以开发气候资源与环境服务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气候工程服务、环境气象服务、探测技术与工程 服务。 在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能源应用领域,积极寻求新的开发点和增长点。 在加快发展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影视服务、防雷和气候资源开发服务等支柱性 服务 项目的同时,要按照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继续推进和发展区域环境评价和专业专项服务,大力开发和培育新型的高科技含量的科技服务项目,保持我省气象科技服务效益的高速增长。 五、能力建设 我省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要大力建设“ 144658”工程,即一个目标、四个优第五章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14 势项目、四个潜力项目、六个提升、五个体系、八类服务,以新一轮解放思想推动气象科技服务新一轮发展。 (一)一个目标 精心打造龙头 服务 品牌,加强纵向延伸,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实现气象科技服务新一轮大发展。 (二) 四个优势项目 专业气象信息服务 ( 1)任务和目标 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以拓宽服务领域为目标,整合气象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大力提升气象信息服务水平。 主要承担专业气象科技服务、决策服务、气象信息载体开发、气象信息手机短信平台及气象信息 电话业务。 开发具有针对性、专业化 的 服务产品,建立全省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利用各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广泛开展多方位综合服务;建立全省气象短消息综合服务平台(全省统一平台),实施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树立气象服务的形象,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要不断拓宽气象信息服务的新领域,通过重组和整合, 积极建设 以省专业气象台为龙头的山西省气象信息 服务体系 ,各市局 建立子系统。 ( 2)系统建设及发展思路 ① 气象 信息 电话服务平台 全面提升我省 气象 信息 电话 的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实用、丰富、全面、准确的个性化、专业化气象信息。 进一 步提高 电话 拨打率,省级建立 气象 信息电话 主平台,各市建立分平台,各县不建平台。 省级平台负责 制定 服务内容,统一格式,在全省范围内开通 气象 信息 电话 人工服务和专家热线,市级平台负责当地气象信息的制作和上传,县局负责开发当地市场。 密切与 各通信公司 的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信息产品,做好预报产品的深加工,提供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的信息服山西气象事业发展行动计划 15 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促进 气象 信息 电话 深入生活,深入人心;规范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赢得用户满意;围绕提高拨打率,完善集约经营和市场推广,创新机制, 促进效益增长。 ② 气象短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完善省级短信息平台资 源,分别建设全省统一的短信平台。 努力协调气象与 通信公司 的关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认真研究信息产业部有关短信市场的规定,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发挥 部门 优势,提高平台效益;各市县局不再建设平台,按照全省统一的营销计划,采取多种手段发展信息用户;大力开发深、广、细、活的气象信息产品,逐步由单一信息向覆盖多行业、多层次的综合信息转变;积极开发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提供用户喜闻乐见的信息产品。 ③ 专业用户服务终端、互联网服务平台 专业气象服务是防灾 减灾的重要手段,通过互联网和服务终端为各级政府和重点工程提供气象信息和决策服务,是专业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 要切实提高认识,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注重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气象产品;充分挖掘行业潜力,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分行业针对性服务;打造一支具有高策划、高 素质能力的专业服务队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 服务 ,带动效益增长。 ④ 报纸、电台服务平台 针对报纸、电台的服务方式和用户群体,开发适销对路的气象信息产品,并进行细致的产品包装;注重传输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传输速度和质量。 ⑤专业预报服务系统 加强专业服务观测网建设,逐步在全省范围建成紫外线观测网、高速公路沿线气象观测网、铁路沿线气象观测网、闪电定位观测网等,保障专业专项预报基础资料的需求。 加快专业服务软件系统建设,此系统包括:资料采集、处理系统;数据库第五章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16 系统;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系统;服务产品分发系统;服务效益评估系统。 ( 3) 服务 系统建设 ① 通过电话问询、问卷调查、 短信、走访用户等多种手段对气象信息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② 建立反馈信息机制,将用户需求反馈给信息制作部门。 ③ 利用媒体对气象信息 服务 进行宣传。 防雷 ( 1)任务和目标 以开拓防雷工作领域,加强防雷社会管理为主要任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带动防雷 事 业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集约发展。 雷电防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最具发展前景的科技服务项目。 要按照防雷行政管理、监测预警预报、技术服务与工程 服务 四个方面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和科 技开发的基础上,开拓防雷工作领域,大力发展防雷科技服务与工程技术服务。 要加强法规建设,理顺社会管理职能,切实履行《气象法》、《 山西省 气象条例》赋予的职责,不断推进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水平。 加强防雷基础业务建设,建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雷电防护技术研究。 大力发展防雷科技服务,扩大防雷检测领域,加快检测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发挥技术优势,树立“华云防雷”的品牌,大力提升服务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要不断拓宽防雷服务的新领域,通过重组和整合,适时组建以省防雷中心为龙头的山 西省防雷 体系 ,各市局 建立分系统 ,建成省、市、县三级防雷管理、业务科研、技术 服务和防雷工程体系。 ( 2)建设内容 ① 健全防雷管理机构,优化防雷政策环境 防雷机构建设是防雷工作快速发展的前提,要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防雷管理机构、技术实体,采用不同的运行机制,继续推进防雷政山西气象事业发展行动计划 17 策法规建设,推进防雷法制化进程。 ② 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防雷“三权”建设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社会管理职能,探索气象部门实施防雷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确立气象部门对防雷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安全检测 的进展,做好防雷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建设和各市行政审批大厅的防雷设计审核工作。 积极开展防雷安全评估,加入各级安委会。 ③ 加大防雷宣传力度,增强社会防雷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雷电灾害、防雷知识、法律法规,做好《山西防雷减灾》的编辑和发行,制作播出防雷专题片、科普节目,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④ 发挥部门协作优势,开展防雷系统检查 省防雷中心与各系统、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组织省、市、县防雷机构统一调配、统一标准,开展系统性、行业性防雷安全大检查。 依托科技创新成果,拓宽防雷 服务领域 ⑤ 依托基本业务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努力探索和实施高科技含量的防雷技术服务,建设雷电防护装置远程监测系统,开发山西省防雷减灾网,不断拓宽防雷服务领域,培育防雷 服务新 的增长点。 ( 3)发展思路 ① 发挥省防雷减灾协调领导组的作用,协调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关系,强化防雷社会管理职能。 ② 加快防雷减灾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气象防灾减灾范畴,促进防雷减灾工作向各领域、各行业渗透。 组建华北防雷协作网,实现防雷跨地区发展。 ③ 加强防雷“三权”建设,特别是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方面的不 断突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研究并采用适当的操作方式,实现防雷设计审核衍生的防雷检测、验收、工程设计与施工效益的快速增长。 ④ 加大防雷检测力度,加快防雷检测装备的现代化建设,逐步稳固和扩大第五章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18 防雷检测的覆盖面。 发挥部门优势,通过检测和整改带动防雷工程 实体 的快速发展,在防雷工程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⑤ 提高防雷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力量强、整体素质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意识、市场营销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防雷 服务 队伍。 积极参与防雷工程市场的竞争,发挥全省协作和集团化优势,树立“华云防雷”的强 势品牌,保持我省防雷工程 服务 效益的高速增长。 ⑥ 加快全省雷电监测网建设,积极研究和开发我省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护技术,建设雷电预报预警信息传播系统,大力提升雷电防御的决策服务水平,拓展防雷服务领域。 ⑦ 做好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质和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管理工作,规范防雷市场行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 气象影视服务 ( 1)任务和目标 以适应改革形势,加入全国气象影视集 约 ,促进我省气象影视发展,增强气象影视的发展能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