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震灾区居民安置点沼气池建设技术要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身健康,另一方面也可对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孕产妇和乳母常见的营养问题包括:动物性食物和铁强化食品摄入不足导致孕产妇和乳母缺铁性贫血:缺乏充足的食物、能量和蛋白质导致宫内发育迟缓、胎儿 /婴儿生长 发育不良、低出生体重;孕产妇、乳母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孕妇叶酸、锌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出生缺陷 ):钙缺乏导致孕产妇、乳母骨质软化和胎儿 /婴儿骨发育不良等。 老年人:由于供给食物质量差、品种单调,质地、口感等不适于老年人食用等原因,可导致各种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 常见的营养问题包括缺钙导致的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缺铁导致的贫血:缺乏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记忆力减退、衰老过程加速等。 17 二、地震灾区脆弱人群的营养改善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满足基本营养需要,重点关注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供给。 保证主食和能量供给充足:如足够量的米饭、面食、薯类等。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保证适当的肉、鱼、禽、蛋、奶类动物性食品及豆类食品的摄入。 如每天进食鸡蛋 1 个,火腿肠 1~ 2 根、液态奶 250~ 500mL或奶粉 50g、豆类食品 30~ 50g。 也可适当增加午餐肉、鱼罐头等食品的供应。 保证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给:当蔬菜水果供应不足时,建议每天补充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补充剂量:对于儿童应能满足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推荐摄入量或适宜 摄入量的 1/3~ 2/3;对于孕产妇和乳母应达到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对于中老年人可适当超过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 )。 如果条件许可,每日应至少进食 3 种、总量 500g以上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地震灾区脆弱人群的常见营养缺乏病预防技术要点 儿童 (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消瘦、四肢水肿和腹部水肿 (腹水 )、抵抗力降低等,其预防技术要点是: 6 月龄内的婴儿尽可能纯母乳喂养,如不能实现母乳喂养,可给予相应月龄婴儿配方奶粉; 6 月龄以上的婴儿和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给予相应的配方奶粉或其它奶制 品,每天 1 个鸡蛋。 儿童的蛋白质和能量需要量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要保证足够量的主食 (米饭、面食、杂粮、薯类等 )和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 如 3~ 4 岁儿童,每日需要能量1300~ 1400 kcal,蛋白质 45g,故每日需要摄入主食约 300g(6 两 ),瘦肉、鱼、禽肉、大豆或其制品等约 100g(2 两 ),牛奶 250~ 500mL(1~ 2 袋 )。 (2) 维生素 A 缺乏:主要表现为暗适应能力下降、结膜干燥、 “毕托氏斑 ”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致夜盲症、角膜软化、溃疡甚至失明,皮肤角化、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 /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 亡率。 其膳食预防主要是增加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摄入量,如海产品鱼类、动物内脏;增加富含胡萝卜素的绿色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灾区居民,每 3~ 6 个月给予 1 次大剂量浓缩维生素 A 胶囊,具体剂量和用法如下:半岁以内五万国际单位,半岁到一岁十万国际单位,一岁以上二十万国际单位;每 4~ 6 个月给予 1 次。 18 (3) 缺铁性贫血: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精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从 6 个月起即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肝泥、肉糜等,一岁以后应逐渐增加动物血和肝、木耳、紫菜、蘑菇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摄入量,同时应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也可给予含铁和维生素 C 等的多种营养素补充剂。 (4) 佝偻病:即钙和维生素 D 缺乏所引起钙磷代谢失调和骨骼钙化不全。 可表现为生长迟缓,骨钙化不良,牙齿萌出推迟、囟门闭合不良、骨骼变形和新骨结构异常等,严重者可出现 X 型腿或 O 型腿、肋骨串珠、鸡胸等典型症状。 母乳和牛奶含钙较高但维生素 D 含量很低,因此,婴儿出生 2 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 D,每日 10μg(400IU),常用方式是添加鱼肝油。 在奶类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钙剂 (1 岁以上每天 400~ 600mg)。 阳光中紫外线可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每日在户外 1~ 2 小时晒太阳有助于预防佝偻病。 (5) 改善其他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预防缺乏症: ① 维生素 B1缺乏:乳母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时,可使乳汁中维生素 B1 含量下降,婴儿可因缺乏维生素B1 而患婴儿脚气病,严重时可表现为心力衰竭或抽搐、昏迷等症状,易误诊为脑炎或脑膜炎,死亡率很高。 其预防主要是增加富含维生素 B1的食品 (如豆类、坚果、蛋类、粗粮杂粮等 )的摄入,如已有明显维生素 B1缺乏表现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 B1制剂。 ② 维生素 B2和维生素 C 缺 乏:由于灾后食物较单一,动物性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较少,容易造成维生素 B2和维生素 C 缺乏,表现为口角炎、舌炎、牙龈出血等,其预防主要是增加肉类、动物内脏、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 B维生素 C 或复合维生素制剂。 ③ 锌缺乏: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性发育不良、食欲不振、味觉减退及异食癖等。 膳食预防主要是增加富含锌的食物摄入量,如海产品、动物内脏和肉类、菌类和坚果等,必要时可补充锌制剂。 在灾区特殊情况下,建议给予适合儿童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剂。 (6) 消 化道寄生虫病的驱虫治疗:常规每半年进行 1 次驱虫,给予阿苯达唑(肠虫清 )2 片,实际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 孕产妇和乳母 (1) 缺铁性贫血和其它营养不良性贫血 (如缺乏叶酸和维生素 B12而导致的巨 19 幼红细胞性贫血 ):严重贫血可增加婴幼儿、孕妇及乳母的死亡率。 其膳食预防是增加富含铁和叶酸、维生素 B12等的食物 (如动物血和内脏、瘦肉、菌藻类食物、绿色蔬菜等 )摄入量,并应适量摄入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制剂 (每日 20~ 30mg)、叶酸制剂等。 (2) 骨质软化症:为满足胎儿和婴儿快速生长需要,当孕产妇和乳母钙和 /或维生素 D 摄入量不足时,母体动用其体内的储存钙和骨骼钙而导致骨软化症。 其膳食预防主要是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每日喝牛奶 250~ 500mL(1~ 2 袋 ),并应适量补充钙剂 (每日 600~ 800mg)。 (3) 孕妇营养不良性水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低出生体重:主要是由于综合性的营养缺乏,尤其是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 其预防要点是全面改善孕妇营养,尤其是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如多吃瘦肉、禽肉、鱼、蛋、奶、大豆及其制品等。 (4) 与营养不良有关的先天畸形:其预防要点是增加富含叶酸、锌等微量营养素的食物摄入,要强调孕前一个月及 孕后前三个月每日补充 400181。 g叶酸并适当补充锌制剂。 (5) 孕产妇和乳母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对其食欲和乳汁分泌有较大影响,对于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的灾区孕产妇和乳母,应进行心理救助和安慰,以促进改善其营养和健康状况。 (6) 如条件允许,建议给予适合孕产妇和乳母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剂。 老年人 (1) 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人体在进入中老年期后骨量逐渐丢失,且由于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乳糖酶活性降低,户外活动减少、体内维生素 D 合成和转化能力下降等原因,对钙的吸收减少,故在中老年人很容易因钙 缺乏而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牙质疏松和失牙、骨质软化等问题。 其预防要点是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 D 的食物摄入,如奶和奶制品、海产品等,必要时可适量补充钙剂 (每日 400~ 600mg)和维生素 D 制剂。 (2) 贫血:老年人由于胃肠及肝脏功能下降,蛋白质、铁、维生素 B1叶酸、维生素 C 摄入不足、吸收率和利用率下降,故较青壮年更易发生贫血。 其 20 膳食预防主要是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叶酸、维生素 B12等营养素的食物 (如动物血和内脏、瘦肉、菌藻类食物、绿色蔬菜等 )摄入量,并应适量摄入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制剂 (每日 20~ 30mg)。 (3) 蛋白质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因膳食缺乏优质蛋白质以及老年人消化吸收不良、肝脏代谢功能下降等,可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或代谢功能异常,具体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等。 但老年人由于肾功能降低,如过多摄入蛋白质,又可增加其肾脏负担,故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对老年尤为重要,可选择瘦肉、禽肉、鱼、蛋、奶、大豆及其制品等食物。 (4) 如条件允许,建议给予适合中老人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21 第四章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及示范 一、 技术名称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及示范 二、 技术描述 食品安全监测车(专利号: Z03153271)研制过程中为了实现固定实验室的功能,又可以实现移动到现场检测的目的,对涉及到食品安全检测移动实验室(专利技术)的双路精密稳压供电系统(专利技术)、实验室上下水(专利技术)、排风换气(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系统、车内实验室布局、专用样品处理材料(专利技术)、减震技术(专利技术)及相关的实验室设备等进行了科学的、小型化、集成化、高稳定性等设计,申请并获得 8 项专利,其中有两项发明专利,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 该移动实验 室的全部设计按照检测实验室的各项技术要求,于 2020 年 10月向国家实验室合格评定中心申请该移动实验室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综合检测中心的扩项,并获得认证资质,具有开展现场检测并出具报告的能力。 食品安全 移动检测实验室以实现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检测需求为设计目标,以苛刻的实验外环境 (如:田边、农产品收购现场、集贸市场、偏远地区 )为工作地点,其实验室的各项技术指标在历次的现场应用中接受了考验,达到了设计要求。 移动检测实验室中配备的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 ”,是集检测方法、器材、试剂、检测试纸与 光反射传感器联用、微型检测仪组合为一体的携带方便、科学合理、便于现场展开检验的小型检测装备。 该装备分为 I 型、 II型;外型设计得体(铝合金材质外科,掀开提箱式)、大小适宜( )、防震耐摔、携带方便( 4kg)、检测方法灵敏(检出限 )、快速( 15 秒 30分钟)、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食品卫生快速检测的需要。 箱内储物盒的设计不但容量大、而且内备检测试剂可根据当地食品安 全的具体检测物和污染物随意搭配组合。 检测项目可针对地震灾区各种复杂的食品种类及食物链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性环节。 22 该移动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检测设备配置如下: (一)检测项目主要有: 食品微生物检测;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食品添加剂检测; 重金属检测; 部分掺假作假食品检测等 (二)应用的检测技术有: 色谱定性定量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光谱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分光光度法) 酶联免疫学速测技术(胶体金试纸条、免疫试剂盒) 集成式水质、食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 微生物速测试纸片(各种菌类) (三)配 置的检测仪器及设备: 检测仪器部分 ( 1)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GC/ECD/NPD/FID) ( 2) 便携式液相色谱仪( HPLC/UVD/FLD) ( 3) 便携式酶标仪 ( 4) 手持式胶体金速测仪 ( 5)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 6) 水质、食品速测集成检测仪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 常见食物中毒快检箱 样品处理设备部分 ( 7) 便携式高压灭菌锅 ( 8) 车载式超静工作台 ( 9) 便携式培养箱 ( 10) 离心机 ( 11) 氮气浓缩仪 ( 12) 电子天平 23 ( 13) 液体混合器 ( 14) 样品粉碎机 ( 15) 样品磨 ( 16) 各种玻璃器皿 ( 17) 移液器、加液器等各种实验室用工具 三、 技术来源 国家 “十五 ”食品安全重大专项课题( 2020BAK02A00)和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2020BAK02A00)。 四、 联系单位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