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马铃薯高产示范项目申报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间进度 6 (一)实施步骤: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 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的收益最大化。 (二)时间进度:冬季马铃薯是利用冬春季日照 充足、霜期短、温暖的气候条件进行反季节栽培马铃薯的一种种植方式。 项目计划从 20xx 年 10 月开始启动,至 20xx 年 5 月结束。 20xx 年10 月开始收割小春、预整地,一般 11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上旬播种,第二年 4 月上旬至 5 月下旬收获。 五、项目预期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预期目标: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力争五年内使全县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 10000亩,产量达 万吨,实现农业产值 1200 万元。 (二)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 10000 亩,年 产量达 万吨,平均亩产 1500 公斤 ,每公斤 元,平均亩产值 1500 公斤 /亩 元 /公斤 =1200元 /亩,亩纯收益 =亩产值-亩成本 =1200 元- 500 元 =700 元,总产值 =10000 亩 700 元 /亩 =700 万元。 社会效益分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带动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农业的转变,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起到重要作用。 生态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对低海拔地区的光热资 7 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是河谷地区土地和水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三是土壤得到改良,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流失减少。 六、项目技术措施和组织保障 (一) 技术措施 一是以县农技中心为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二是建立示范样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率。 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应用水平,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环保的农业生产观,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和科技含量,确保优质优价。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合理选品种:合理选择种植品种是获得增产增收的关键。 目前冬马铃薯品种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加工型,主要品种有美国大西洋、荷兰夏波帝、中国的东农 303 等品种,主要用于炸薯片、薯条。 第二类是菜用型品种,主要有会 — 中甸红眼、威芋 3 号等,主要作鲜食菜用或煮火锅。 第三类是菜用和加工兼用型品种,主要有合作 8抗青 91 等。 我们选择第三类型品种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推广品种。 种植田块选择:选择地势比较平整,耕作层深厚疏松,土壤肥力较高的沙土或沙壤土进行种植,以 河沙地种植最佳。 前作为水稻、玉米、麦类、荞子为好,不宜与茄科作物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烤烟等作物进行轮作,特别不能与马铃薯连作,以控制晚疫病、青枯病等爆发。 播种时间:冬马铃薯播种期在 11 月上旬至次年 1 月上旬。 海拔 1600 米以下中低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