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动效率影响的原因;(3)团体决定中个人冒险倾向的理由 团体的领导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领导人的领导功能及其测量 (二)领导人的心理品质 (三)领导人的影响力和领导方式 二、考核要求 (一)领导人的领导功能及其测量 :(1)领导人发挥领导功能的先决条件;(2)贝尔提出的领导功能的主要向度 (二)领导人的心理品质 :(1)团体领导人的四项共同心理品质 (三)领导人的影响力和领导方式 :(1)强制性影响力及其基本形式 :(1)领导方式的三种类型 :(1)领导人影响力对被领导人产生的心理效果 第三部分 有 关说明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现就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说明。 一、关于考核目标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从而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还可以细分为 “简单应用 ”和 “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较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其中, ”简单应用 “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 ”综合应用 “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 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各章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自学考试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其次,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注意分清相近的概念,相似的问题、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孤立地东抓一点,西抓一点。 为此,要求自学者要反复通读、精读教材,在全面 掌握的基础上抓重点和难点。 2、把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着重掌握运用理论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自学教材时,应当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对照比较,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不断增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明确自学的要求。 同时,要对自学应试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 导,引导他们掌握重点和难点,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运 11 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结合起来,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因为重点和一般是互相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 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总 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甚至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命题考试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命题覆盖全书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 20%,领会占 50%,应用 3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 试题难易可以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 试题的分比例一般为:易占 20%,较易占 30%,较难 30%,难 20%。 4、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照本大纲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年,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冯特) ,性别认同经历了性别认同、 以及亲长认同三个阶段。 (答案:性别分化) 二、单项选择题: 动机两种。 (答案: A) ,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称为: (答案: C) 、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这是态度变化过程的 阶段。 (答案: B) 三、名词解释: (答案: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 (答案: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 四、简答题: (要求:简要回答下列各题,只要求答出要点)。 (答案:自我意识对学习与工作的推动作用。 自我意识对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自我意识具有自 我控制的能力。 ) (答案:服从与从众在形式上有共同点,二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 服从是被迫的,是对行政命令、团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 从众不是对团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压力的随从。 ) (答案: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代价越大,则越有可能不救助。 个人对受害人的认识。 个人受当时情境的影响。 ) 五、论述题: (要求①答出基本要点;②对各要点进行分析评价) ( 答案略) 12 (答案略) 05624 心理治疗(一) 13 摘自:江苏自考网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684)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治疗(一)》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本科段 )的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了解心理咨询的历史、要素,学会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建立 不同的咨询目标,熟练掌握心理咨询的几种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理论以及各自的咨询过程,熟悉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心理咨询的会谈方法和技术、技巧帮助来访者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做个案来加深对咨询理论流派及咨询过程和会谈技术的掌握。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各自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强调了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特点及两者关系,掌握咨询与治疗的道德准则。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过程。 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定义、性质和特点及两者关系。 熟练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道德准则。 第二章 咨询要素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咨询与治疗中的共同要素,咨询与治疗的主要变项。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咨询与治疗中导致改变的主要要素及功能,理解咨询与治疗的主要变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不同学者对共同要素的认识。 掌握:弗兰克对不同要素的看法。 熟练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的主要变项。 第三章 咨询目标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咨询与健全人格,在咨询中确立什么样的咨询目标,怎样确立咨询目标,探讨了咨询中的价值问题。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健全人格的含义, 健全人格的标准,知道确立什么样的咨询目标,并能够掌握如何确立咨询目标,认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健全人格的标准。 掌握:目标对于咨询的意义,建立咨询目标的要求以及价值干预的三个问题。 熟练掌握:健全人格的含义,目标概念分析,不同流派的一般目标,确立目标的方法。 第四章 会谈及会谈技巧 14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咨询会谈中的一般问题如会谈的作用,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的技巧,会谈中如何倾听和询问及一 些影响性会谈技巧。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会谈的作用,掌握非言语会谈技巧,理解并熟练掌握倾听与询问技巧,掌握影响性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会谈及其作用会谈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掌握:会谈中的非言语线索,学习非言语交流的途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