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江苏省民航“十一五”至20xx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中心城市的连云港为依托建设发展连云港机场, 2020年发展成为大型机场,在全国航空运输网络中据重要地位,国内航空客货业务集中,有一定国际航线,并具备口岸功能。 六个中型机场。 包括徐州观音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常州奔牛机场、盐城 南洋 机场和新建的淮安机场、苏中机场。 它们位于我省沿东陇海、沿江、沿沪宁 线、沿海 产业带 以及 苏北 、苏中 腹地中心城市,是地区航线网络的重要节点。 机场业务量主 要来自于城市辖区产生的直接航空客货需求和对临近航空市场腹地的聚集和辐射。 从现状和发展潜力看,都有充足的航空客货需求保障,是区域航线网络结构优化的重要平台。 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航空运输需要,有发展潜力的中型机场可适时上升为大型机场。 3. 功能定位 ( 1)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南京 市 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3275亿元, 常住 人口 ,进出口总额 362亿美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4489万人次(入境旅游者 1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 15 —。 “ 十一五 ” 期间,南京市将努力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成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 产业布局方面,南京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 发展 方式转变,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现代商贸、旅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城市规划按照 “ 多中心、开敞式、轴向发展 ” 的组团布局方向,由中心城向广阔都市发展区拓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通过一批重大基础 设施项目的建设,构建枢纽型、网络化高效运转的综合运输体系。 南京 市 在全省的经济区位十分重要,航空客货运输需求旺盛。 为此,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定位为枢纽机场, 航空货运与快件集散中心,上海机场备降场。 主要辐射本省及皖东南地区,航线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重要地区城市,发展一定数量的国际 (地区) 航线,建设规模合理的空港经济 园 区,具备 一 类口岸功能。 “ 十一五 ” 末 实现旅客吞吐量 1370万人次,至 2020年成为枢纽机场。 远期飞行区指标按 4F规划, 机场终端目标为 4条跑道、 60万平米航站楼,设计 年旅客吞吐能力 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 能力 220万吨。 ( 2)苏南(硕放)机场 — 16 — 苏南(硕放)机场主要为无锡和苏州地区提供民航服务。 2020年无锡 市地区 生产总值 为 3858亿元, 常住 人口 ,进出口贸易总额 ,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海外入境旅游者 ),旅游总收入达。 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航空旅客运输重要的市场基础。 “ 十一五 ” 期间,无锡 市 将围绕建成全省 “ 两个率先 ” 先导区、示范区的要求,实现 “ 六个走在全省前列 ” 的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巩固提升综合竞争力,在省内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和谐宜人新无锡。 全面建设 “ 五个中心 ” 、全力打造 “ 五个名城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 双轮齐转 ”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高效农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 城市规划上坚持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 “ 三港 ” 、 “ 三网 ” 、 “ 三线 ” 建设为重点,构筑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综合功能和服务水平,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苏州 市与无锡市同为 苏南(硕放)机场最直接的辐射城市,2020年 地区 生产总值 , 常住 人口 ,进出口总额 ,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4850万人次 ( 海外入境旅游者 200万人次 ) ,旅游总收入达 600亿元。 到 2020年,苏州 市 经济社会发展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 产业布局方面,将完善 “ 四 — 17 — 沿 ” 生产力布局,构建 “ 两轴三带 ” 产业发展新格局。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突破占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发展新兴服务业,繁荣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及研发、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服务、旅游 会展、文化、房地产、商贸和社区服务等服务业,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并进。 基础设施建设以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优化运输结构,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无锡、苏州 市 经济总量大,是长三角 地 区重要的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对航空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更加便捷和完善的航空运输服务。 因此, 将 苏南(硕放)机场定位 为 枢纽机场 、上海大型复合枢纽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苏南地区航空客货需求,以国际货运为主,客货兼顾 ,实现一类口岸开放。 “ 十一五 ” 末 实现旅客吞吐量 300万人次, 2020年发展成为枢纽机场。 机场终端目标为 2条跑道, 30万平米航站楼,设计 年 旅客吞吐 能力 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 能力 150万吨。 ( 3)连云港 白塔埠 机场 连云港 市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 常住 人口 万人,进出口总额。 “ 十一五 ” 期间,连云港市将保持经济总量扩张和经济结构优化同步提升,城市外在面貌变化和市民内在素质提高同步提升,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同步提升,富民和强市同步提升,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改善同步提升,经济 — 18 — 社 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优化同步提升,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全面融入 “ 两个率先 ” 大局。 到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 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突破 1000亿元,年均增长 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0200元。 产业布局方面,坚持工业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优势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沿海港口开发带动产业园区发展,重点建设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各类产业园区,构筑 T型产业布局框架,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制造业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 有效整合各类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海、陆、空、河等各类交通设施统筹协调的交通网络,围绕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和物流业发展,加快航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机统一的广域交通体系。 连云港市是我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国家已将连云港市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层面,从长远发展看,通过沿陇海线的轴向开发带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将是必然。 因此,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政策的倾斜惠顾,产业转移承载的际遇,连云港市跨越式发展可期。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现 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航空服务的小型机场,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鲁南地区。 远期看 , 连云港 市 有望建设区域性的大型机场。 目前,应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货运中心的目标,做好国际航空港建设前期规划工 — 19 — 作, “十一五”末实现旅客吞吐量 40万人次, 2020年跻身大型机场之列。 机场终端目标为 1条跑道, 10万平米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 能力 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 能力 30万吨。 ( 4)徐州观音机场 徐州 市 2020年 地区 生产总值 , 常住 人口 万人,进出口总额 , 接待国内外游客 13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 十一五 ” 期间,徐州 市 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 %,到 2020年达到 228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4800元,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就业相对充分,富民强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产业布局方面将按照 “ 一区、一带、两轴 ” 的生产力布局框架,优化提升以市区为核心的中心集聚区,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培育沿徐丰(沛)、徐睢产业发展轴,促进空间形态由中心集聚向轴带延伸和区域集群演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 “ 优化布局、 配套成网、提升功能、适度超前 ” 的原则,不断强化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徐州 都市圈 航空运输需求将大幅增加,依托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位和国家大型交通枢纽的优势,徐州观音机场发展加快,直接服务苏北,并辐射皖东北、豫东和鲁 西 南地区,为徐州都市圈及周边地区提供航空运输服务。 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范围广,潜力巨大,努力实现航空口岸开放,成为地区重点发展的机场。 “十 — 20 — 一五”末实现旅客吞吐量 70万人次,“十二五”期间 跻身中型机场之列。 机场终端目标为 1条跑道, 8万平米航站楼,设计 年旅客吞吐能力 800万人次、货运吞吐 能力 15万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江苏省民航“十一五”至20xx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