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名称、 地点及距离 、地理位置(经纬度)等;地下水取水情况,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 5)周 边区域道路情况及距离,交通干线流量等; ( 6)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 7)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 ( 8)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预案中至少对以下方面作出详细的说明: ( 1) 爆炸、井喷、火灾、泄漏等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与最大量; ( 2) 正常工况下与非正常工况下,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种类与数量; ( 3)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 ( 4) 自然条件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说明(暴雨 初期,自然灾害等); ( 5)可能产生各类污染物对人、动植物等危害性说明; ( 6)各类污染物相关标准及限值(至少应包括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高允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等 ); ( 7) 根据 污染物 可能波及范围和 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 ,预测不同 环境保护 目标 可能出现污染物的浓度值,并 确定 保护目标 级别 (可按 1#、 2#、 3#等 环境保护 目标来说明 ); ( 8)运输过程中由于事故,释放危险物质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 ( 9)事故产生污染物对跨界(国家、省、市、县)影响的说明。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对其生产区域内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所有生产装置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和评估,编写环境风险分析报告,编制单位依据环境风险分析报告,对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确定存在的危险目标,环境破坏的范围和后果 ,并对应急资源进行需求分析,评估现有的应急能力。 编制应急预案 为确保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环境应急救援行动、降低环境 污染事故损失,在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编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为了确保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是应急预案草案完成后,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评审;外部评审是由环保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邀请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的专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进行评审。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或更新,并按规定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 分工;并对员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 预案的主要内容 总则 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品数量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气象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以及周边村落等社会环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分布图、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周围污染源情况等。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 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危险目标的确定 依据企业风险评价报告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生产经营单位内存在的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危险目标: ( 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的情况; ( 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收集、处置情况; ( 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 4)最大可信事故预测结果。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事故波及范围。 保护目标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的大气和水体保护目 标,主要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人口集中居住区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它环境敏感区域及其附近。 组织机构和职责 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 的规模大小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并以组织机构图的形式将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部门或队伍列出来。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应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其他环保、安全、设备等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 部主要职责: (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