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这些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 另一方面运行机制不活。 大多数水管单位性质不明,公益性工程缺乏财政支持,经营性部分又难以实现良性发展,造成工程维修资金难落实,工程管理基础薄弱,效益难以正常发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形成了农民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国家管不到的尴尬境况。 通过 明晰和移交工程产权 ,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开展改革试点具备的 工作基础和条件 东平县经过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农业基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已顺利完成山东省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20xx~ 20xx 年)建设及新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20xx 年度)项目,各年度完成的农田水利项目管理规范、到位, 其中 20xx20xx 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在历年的省级考评验收中均为优秀等次 ,取得了较好工程效益, 为下一步 农田水利 工程 的建设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扎实。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 县政府批准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县级“旱能浇、涝 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相关规划,工作扎实认真,前期工作充分。 通过 近几年 农水利 项目 建设,我县增强了各级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力量,在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日趋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得到增强,精心设计,规范施工已成惯例。 9 有一定的改革基础和经验。 东平县于 20xx 年进行了以“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 “协会、用水组”由受益的农户代表组成,代表所有用水农户的利益,协会、用水组所有发生的费用和开支都是农民自己说了算。 实行“一事一议 ”制度,协会每年制定维修改造计划和经费计划,经用水户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给各用水组分配维修改造任务,由用水组负责实施并接受协会和广大用水户监督。 实施田间工程用水户自主管理 , 将维修管护任务逐年划分到用水者协会,管理和维修按用水户受益面积大小划分到用水组、到用水户,设立明确标志,明确管理责任和措施办法。 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2. 试点思路 指导思想 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以保 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以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为重点,放开建设权,出让资产权,转换经营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好农田水利工程效益。 10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 改革 创新。 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和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尊重和保护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试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加快明晰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 , 逐步构建与农村改革 发展、政府职能改革 相适应的工程 建设和 运行管护机制。 二是坚持协调推进。 建立政府和 县 场有机结合的机制,切实做好 相关政策间的配套衔接,同步协调推进工程规划建设、项目管理方式转变、新型建设与管护主体培育、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试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尊重现实、尊重历史、尊重群众意愿,科学规划工程布局、依法依规界定产权归属、合理选择工程建设和管护模式,不搞“一刀切”。 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 通过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委托管理、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 利工程管护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晰,经营方式得到搞活,管护责任得到落实,安全运行得到保障,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 力争到 2017 年底,全面完成现有农村水利 设施产权11 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 管护体制 的 工作任务。 改革项目实施方式 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 推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及时公示项目招标、施工进度、经费支出、监督电话等情况,接受项目区群众监督 ;推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农田水利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 、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四制”管理。 探索完善项目建设方式。 充分发挥 县 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做好监管工作。 坚持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的有效融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以财政引导、财政补贴为主导的 市场 化融资方式 ;资金来源除财政引导、财政补贴外还包括农户自筹资金、民间借贷和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等,融资方式多是在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贷款的引导作用下 市场 化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商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