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像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分析与解答: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 f<u< 2f,即 f< 30cm< 2f,由此可判断焦距的范围是 15cm< f< 30cm。 当物距为 45cm 时,物距肯定大 于焦距,但由于焦距 f 在 15cm 和 30cm 之间变化,所以三种情况就都有可能。 解答: D。 说明:当 u=2f 时,此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例 5.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得不到实像 分析与解答: 当 f< u< 2f时,凸透镜能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时 v> 2f,凸透镜位置和焦距不变、互换蜡烛和光屏,则物距变成 u> 2f,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到像的性质。 解答: B 例 6.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孤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孤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______像。 分析与解答: 体温计正面呈圆孤形玻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内极细的水银柱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人眼就会看到水银柱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际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例 7. 如 图,请用作图法求出入射光线 MN 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与解答: MN是一条射向凸透镜的任意光线,如果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画图,显然不能确定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的位置,如果虚拟一个顶点在 MN 上,底部不在焦点上的物体 AB,就能求出光线 MN 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了。 具体作法:在 MN 上选取一点 A,过 A作垂直于主轴的线段找到 B 点,确定出虚拟 物体 AB,然后作出物体 AB 经凸透镜后成的像 A’B’, 显然光线 MN 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必然要通过像 A’B’的顶点 A’,连接 N A’即能画出其折射光线 NP。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60 分钟) 一 . 选择题: 1. 凸透镜所成 实像 一定是( ) A. 像比物大 B. 像比物小 C.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D. 像总是正立的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同时眼睛也看不到虚像,其原因可能是( ) A.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2 倍焦距以外 B.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2 倍焦距处 C.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D. 蜡烛放 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上 3. 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在距凸透镜 15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30cm 4. 若一物体从距凸透镜 4 倍。167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