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亦成同志在全市创建“星级医院”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医护人员对自己心情的理解、人格的尊重、疾病的关心和无私的呵护。 服务是医院品牌的基础。 患者到医院求医看病,医疗服务是患者的 第一印象,也是患者就医最深刻的感受。 让每一个患者满意,是我们医疗单位服务工作的最高标准。 因此,我们要针对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感到不方便、不满意、不放心的各个环节,下大力气加以整改。 一要进一步简化就诊流程,一切以患者就诊方便为前提,采取分楼层或科室挂号,实行收费、划价、 7 取药一条龙服务,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辅助检查要随到随做,减少病人不必要的麻烦。 二要在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提供电话、轮椅、饮用水、座椅等服务设施,实行礼仪服务,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着装统一,佩戴胸卡, 积极为病人提供就医指导和 咨询,做到来由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和入院有人接、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赔、出院有人送的服务要求。 三是急救绿色通道要畅通,急救站要保持 24 小时应诊,急救器械、急救设施、急救药品配备齐全,性能良好,安全有效。 四要打破常规,科学排班,积极开展无节假日、全天候医疗服务活动,让患者时时处处感到方便、及时、安全、准确、有效。 (三)抓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优质服务竞赛、创建“百姓放心医院”等活动,在医院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仍时有发生,并且有的性质比较严重,教训非常深刻,究其原因,除市民群众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外,与我们有些医院管理不到位,质量意识不强,不严格执行医疗工作制度,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会诊不及时,对病情重视不够,监护不到位等有关。 事故发生后,往往有些单位不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加强防范措施,而是采取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 有的 8 单位某些科室之所以医疗纠纷重复发生,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那就是我们对患者和医院工作的严重不负责任。 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全 省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从全局的高度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一是要不断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要坚持“以病人为本,创平安医院”。 二是制度要落实。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医疗工作的基础,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因此各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坚持三级医师查房、会诊、术前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制度。 三是监控措施要有力。 各医疗单位要认真查找事故隐患,进行自查自纠,对易发纠纷事故的重点科室和部位进行严密监控,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四是“三基三严”训练要严格,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合格,不合格不准上岗,切实解决医务人员特别是青年医务人员基本功不扎实、不过硬、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的问题。 (四)抓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质量是立院之基,兴院之本。 而医疗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专科建设,离不开一批德技双馨的优秀医疗人才。 人才是技术的载体,一流的医疗服务和一流的技术水平必须有一流的人才做保证。 否则,将成为一句空话。 作为医院来讲,人才的标准就是以最好的态度、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为病人治好病。 近几年 9 来,我们全市卫生系统通过实施“人才工程 ”和“三名”战略,在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当前,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人才首位意识。 要克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真正把人才选拔和使用摆在工作的首位,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决不能“天桥把式,只说不做”。 二是人才投入意识。 要克服认为人才培养周期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