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专题式语文学习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执笔张华娣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 2% 21 9% 52 21% 136 65% Wood文档编辑 10 5% 224 98% 127 50% 200 96% 幻灯片制作 140 61% 145 59% 126 61% 电子小报设计 58 25% 70 28% 78 35% Flash 动画制作 29 13% 3 1% 100 48% 网络行为与学习能力分析 完成预习作业 53 27% 142 62% 153 62% 199 96% 完成课后拓展 85 44% 60 26% 164 66% 159 76% 浏览校本资源库 30 16% 62 27% 60 24% 152 75% 浏览专题学习网站 66 34% 66 29% 74 30% 64 31% 参与学习讨论 41 21% 13 50% 99 40% 111 53% 网上投稿 4 2% 39 17% 18 7% 150 74% 学生网络素养的反馈 通过调查统计, 我校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利用网络进行形式多样的操作,如电子小报、幻灯片制作、电脑绘画等,这些素养为该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另外,学生也初步具备了一般的网络道德,网络行为比较规范,学生基本养成了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的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合作、分享式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 中, 我们积极 探讨专题学习网站的支持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与方式,追求语文课堂的时代特征与技术含量。 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网络进行语文学习的方式与方 法,从小培养信息技术时代的人文素养。 ⑴ 专题学习网站 的 支持 下 一课时的 教学实践。 这方面的实践 基于 目前的研究现状。 如一位教师 执教《在大海中永 生》 , 设计了专题学习网站。 设置了课文导读、大事年表、走近小平等二级栏目,整合了音、影、视、图、文等数字资源,为学生感悟文本提供了技术与资源支撑。 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版块: 首先 再现情 境、营造氛围。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播放万众送别的多媒体视频,低沉的哀乐,感人的场景,深情的画外音,奠定了本堂课悲壮的情感基调,同时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接着 精读 感悟、合作探究。 这一版块的学习内容是课文第 24自然段。 重点理解两句话 “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教学这一板块,教者 安排学生网上冲浪。 学生可以自主点击多媒体视频,再次感受全国人民因邓小平的离去万分悲痛的心情;也可以自由浏览新华社特稿 “《敢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 ”以及邓小平的 “戎马一生 ”等资 料;还可以播放音频配乐朗读或是欣赏邓小平的音容笑貌等图片资料。 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根据自身知识与情感的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全面了解邓小平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解决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 在此过程中,学生 充分 感受 了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再次 聆听伟人声音、促进情感升华。 这个板块学习的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其中重点是第六小节“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理解、感悟。 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 这是 伟人对自己戎马一生的个人评价。 教者 提供了伟人那带有浓重四川口音的音频,让学生亲耳听一听伟人原汁原味的声音,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这句话,拉近与伟人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在《春天的故事》音乐声中参观链接在专题学习网站上的“小平纪念馆”,里面有“生平简介”、“音容笑貌”、“回忆怀念”等九大栏目,全方位感受邓小平爱国爱民的言行举止以及他的政治宏略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更准确的把握这句话的含义,感受伟人崇高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 最后 交 流共享、拓展延伸。 (略) 反思: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课堂上时间的限制,学生的 网络环 境下的自主学习、交流共享活动都不够充分,专题学习网站的许多栏目没有充分发挥价值。 ⑵ 专题学习网站 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