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平菇栽培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式。 优点:方法简单、成功率高。 生产过程: 菌种准备→确定栽培季节→培养料的选择、处理→拌料→装料、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后期管理 菌种的制备 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 确定栽培季节 根据平菇 品种特性 和 当地的气候 情况来确定 秋栽时间为: 8~ 12 月 春栽时间为: 2~ 4 月 培养料的选择、处理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 因地制宜 选用。 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 新鲜、干燥、无霉变。 常用配方有:( P60) ( 1)棉籽壳 98%、糖 1%、石膏粉 1%。 ( 2)棉籽壳 85%、麸皮 12%、糖 1%、过磷酸钙 1%、石膏粉 1%。 ( 3)稻草 74%、麸皮或米糠 24%、过磷酸钙 1%、 石膏粉 1%。 ( 4)稻草 74%、麸皮或米糠 24%、过磷酸钙 1%、石膏粉 1%。 杂木屑使用前必须过筛,稻草使用前必须粉碎,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 拌料 ( 1)按比例称取培养料; ( 2)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 ( 3)将可溶物质配制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 ( 4)根据培养料物质的性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 (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过量。 ) 原则:“三高三低”(基质颗粒、天气、拌料场) 例如:以棉籽壳培养料为例,拌料时必须注意使培养料的总含水量维持在65%左右(用手抓起一把拌好的原料,用力攥时,水能从手指缝渗出,而不滴出成线),做到吸湿均匀。 ( 5)调 pH 值 使 pH 值在 7~。 偏碱,以柠檬酸调节; 偏酸,以石灰粉调节。 以喷雾的方式加入,边喷边翻拌。 装料、扎口 料拌好后,要迅速分装。 用 23cm 55cm 的聚丙烯塑料筒装料,边装边压实,待培养料装好,用手压平料面,再用打孔棒在料中心打孔。 袋的两端可用颈圈加棉塞封口或用绳反折扎好。 料袋要求 两头紧中间松 , 沿袋壁紧内壁松。 灭菌 料装好后,应及时灭菌,防止基质酸变。 灭菌前摆放,袋与袋留有 1cm 左右 间距,层与层之间呈“井”字形分布。 高压蒸汽灭菌,在 ,灭菌 1~ 2h,温度约为 128℃。 常压灭菌,灭菌开始时要用猛火在 4 个小时内将使灭菌仓内温度达 100℃,再保持 8~12 小时。 冷却 灭菌结束后,取出料袋置于接种室。 搬出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刺破袋子。 接种 待料温降至 30℃左右,超净工作台彻底灭菌后,准备接种。 消毒、解袋口、两头接种、封口连续进行。 一般 15 大袋 /袋栽培种。 发菌 接种后的菌袋最好放入干燥、清洁、黑暗的房间培养,培养室地面撒石灰可防止杂菌污染。 温度在 20~ 25℃,空气湿度 70%以下,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要每天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