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面涂布 保护液放入烤版机中,在 230250 度的恒定温度下烤烘 58 分钟,取出印版,待自然冷却后,用显影液再次显影,清除版面残存的保护液,用热网吹干。 烤版处理后的 PS 版,耐印力可以提高到 10 万印以上。 7.涂胶原理及作用 涂胶是 PS版制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印版表面涂布一层阿拉伯胶,使非图文的空白部分的亲水性更加稳定,并保护版面免除脏污。 二 、 PS版 晒版工艺的重要性 将分色制版图片原版上的图文网点,用感光方式转移到印刷版材上,对平版印刷来说,还要使印版的图文网点部位具有亲油墨性能,空白部位有亲水排斥油墨性能,这 一图像转移程序,为平印晒版。 只有将原版图片晒制成印刷图版,形成着墨图文,再通过印刷转移到纸张上,才能完成图文的复制再现。 晒版是制版与印刷的桥梁工序。 上对分色制版,要求不变形地把原版图片的图文转移过来。 下对印刷,要求图文部分亲墨性能和空白部位的亲水性能分明,同时,又要能经受住数万次的压印摩擦力,而不改变其着墨与亲水性能。 然而,既是一个中间转移工序,变化是必然要发生的,为求其稳定而少变化,就要对版材感光性能、晒版操作工艺、图像转移数据、以及对印刷的适应性能等,控制在制版印刷工序整体规范数据之中, 保证顺利而良好地完成复制再现。 晒版在整个复制工艺流程中要经过两次,一次晒打样版,一次晒印刷版。 所以晒版在整个复制工艺中十分重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和印刷效率。 但当前晒版工艺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打样与印刷多数采用不同的版材,两者的网点变化差异甚大;打样与印刷的网点扩大不一致,需要通过晒版来合理地调节;晒版本身质量不稳定,造成较多的返工。 因此,当前强化晒版工艺规范化、数据化质量管理,达到稳定和优化晒版的质量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三 、影响晒版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晒版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如下 几个方面。 1.原版网点质量的影响 原版网点质量有两个重要指标如下: ① 网点密度要高,阳图晒版为达到有效的曝光量,不让网点覆盖的部分有光量通过,因此,网点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单个网点的密度应达到 3. 0 以上,实地密度达到 4. 5 以上。 实际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一是网点密度不足,特别是 1%~ 2%小黑点发灰;二是修版腐蚀不当,造成网点发灰,发黄,影响晒版质量。 ② 网点要光洁,没有虚晕度。 每粒网点要求其中心密度与边缘密度一致,这样才能扩大曝光时间的宽容度,达到忠实的转移。 日常生产中常出现的 问题:一是有些原版点子中心密度高,四周密度低,带有虚边,造成晒版曝光量的微小变化就会使印版上的网点产生较大的变化。 二是文字质量差,文字中间密度大,笔锋等细笔道密度低,造成晒出的印版字形缩小,缺笔断道,影响文字质量。 因此,晒版前应对原版的网点、文字质量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版材质量的影响 版材质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 版基的处理。 PS 版版基要清洁,砂目分布均匀,粗细、深浅适度。 目前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生产的 PS版,版面砂目是连续粗化处理而成,具有砂目均匀,粗细适中的优点。 RZ(砂 目平均深度)= 5~ 之间, Ra(平均粗糙度)= 0. 6μm 左右。 ② 感光胶层的涂布。 感光涂层要均匀,厚薄适度,既要完全盖住砂目凸峰,以防止空白部分上脏,又不能过厚,影响印版的解像力、中印所的 PS 版涂布层厚度为 1. 8g/ m2,较理想。 日常生产中版材的质量问题影响最大,一是我国生产不同种类的 PS版,质量不稳定。 如有的版材砂目很粗糙,有许多版不清洁,脏点、 “马蹄 ”印等弊病较多。 二是目前打样用的版材,都是再生版,其质量问题更为严重,从而加剧了打样与印刷之间的矛盾。 因此,应注意版材的选择。 3.曝光量的影响 合适的曝光量,是使整个阶调的大小网点能得以正确传递的重要条件。 曝光量主要有如下两个指标: ① 光源。 晒版光源很重要,选择正确合理,不仅能缩短曝光时间,而且能提高版材分辨力,减少网点变化。 理想的是金属卤素灯,它有较强的紫外线光谱,光谱在 350~ 360um 之间,具有清洁、安全、稳定、光效利用率高的优点,与 PS 版的光谱感度相匹配。 但应注意灯管用的时间长会老化,从而光谱辐射会发生变化,照明的均匀性会受到影响,最好计量灯管的工作时间(最好用自动定时开关),在规定的最长工作时间期满之前及时更 换。 ② 曝光时间。 晒版的曝光时间关系到印版的深浅,阳图型 PS 版晒版时间少了印版相对要深,版面容易起脏。 相反,曝光时间多了,印版网点变小,版子就浅,而且高、中、暗调的深浅变化也不一样。 因此,当晒版条件都已选择好,并加以固定后,就要找出合适的曝光量。 方法是采用测试条进行逐级曝光,经显影后测试,按几何位置对应原理, 1%与 99%或2%与 98%的黑白小点子都能对应晒出来,才是合适的曝光量。 在日常生产中,由于 PS 版种类不同,所需曝光时间也不同。 因此,应做到每购进一批PS版,都要进行曝光测试,取得最佳的曝光 时间。 4.晒版时原版与 PS 版感光层接触状态的影响 晒版时原版与 PS 版感光层接触好坏是影响晒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触状态不同,网点变化规律也不同,接触良好是网点调节受控转移的先决条件。 操作时应做到抽气密合,真空度高,原版与版材接触紧密,均匀一致。 日常生产中,这方面的问题较多,如下所述。 ① 晒版机本身真空接触不良,晒版架的玻璃及橡皮不平整,有的新晒版机就不平整,中间要垫一块呢子才能抽平服。 ② 真空泵的抽气量太低。 ③ 有的原版片上重叠 1~ 3 张小片及在图边贴胶带,造成拍气不实局部图 边发虚。 ④ 有的原版软片和版材上有脏物,造成局部抽气不紧密,网点发虚。 晒版前应作细致检查。 ⑤ 晒版工房温、湿度条件差,相对湿度太低,会加剧导致产生灰尘和静电,造成软片和PS版感光层之间出现接触不良。 湿度波动会影响显影液活性,室内温度 20℃ 177。 2 ℃ ,相对湿度( 55177。 5)%。 5.显影条件的影响 正确的曝光要有正确的显影来配合,显影条件包括显影液的化学成分、温度、显影时间及机械搅拌等。 采用自动显影机显影前,应使显影机进行循环搅拌,使药液保持均匀和恒温。 显影液温度一般为 20~ 25℃ ,温度不合 适,会造成显不掉或显不彻底。 ① 准确控制显影液浓度。 应根据不同种类的版材选配不同的显影液,现在大多数都采用廉价的氢氧化钠等强碱类为主剂,而且用量比例较大,药力强,一般配方 10000mL 水,用50g。 这种显影液虽然速度快,但对版基表面的氧化层以及感光层都有浸蚀,溶解的缺点,对版基表面的亲水性能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目前国内外不少采用硅酸钠等弱碱类为主剂,虽然价格较高,但显影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而且能增加版面的亲水性和印版的耐印率。 准确控制显影液浓度的标准,应采用测试条测试,按正常时间曝光和显影,显 影后空心点比较清晰,以及相对应的小黑点比较牢固,证明显影液浓度是标准的,如小黑点损失过多,说明浓度过高,如空心点糊死,则说明浓度过低。 应以此为根据增减显影液的主剂含量。 正确的显影效果若用视觉识别,应是版面上图文部分绿色颜色未发生任何变化,而空白部分的绿色又完全消失,版基呈淡灰色。 如果显影后,空白部分仍带有蓝绿色存在,则说明显影液药力弱或失效,以及曝光不足。 日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 PS版感光层与曝光时间、显影液浓度匹配不当,显影后空白部分仍有黄绿色存在时,就采取两次显影,以致小点损失过多。 ② 应计量补充和更换新液。 显影液的老化程度取决于显影版数的多少和显影液存放条件的好坏。 自动显影机一般每天平均显 60~ 70 块版,更换新液,下午劳力下降,则可把显影速度稍放慢些。 手工显影,显影液放在盘内,要加上盖,避免和空气接触氧化,应做到计量补充和更换新液。 四 、晒版质量标准及控制数据 晒版质量标准之一是正确传递原版图文网点,标准之二是晒出的版好印,控制数据如下。 ( 1)晒打样版数据 ① 应适当晒深,以小黑点尽量出齐为准,优质 PS 版做到 2%小黑点出齐, 2%细点损失为不合格, 50%的中间调 到 98%~ 99%深调的空心白点忠实还原, 98%小白孔点不糊死,分辨力线纹检测标显示 6~ 8μm 不全。 ② 离心涂布的再生 PS 版,控制 3%小点出齐, 97%小白孔点不糊死,分辨力线纹 11μm不全。 ( 2)晒印刷版数据应适当晒浅为准,以提高印刷适性,控制 3%小点出齐, 50%部分晒浅 3%~ 5%, 97%小白孔点不糊死,分辨力线纹检测标显示 11μm 不全。 ( 3)版材质量符合标准 ① 版基厚薄基本一致,砂目分布均匀,粗细深浅适度。 ② 感光液涂布均匀,无气泡,无伤痕。 ( 4)版面有稳定的印刷基 础 ① 图文部分亲油斥水性好,提墨快,空白部分亲水斥油性好,好印。 ② 版面干净,耐印率高。 五 、应重视的几项工作 1.重视提墨处理 通过提墨处理的 PS版,能增加感光胶层的感光性能,保护图文部分,使其在印刷和打样时能快速上墨,同时徐擦显影墨起避光作用、可以防止图文部分的光反应,延长印版的使用期限,提墨也有益于提高耐印率。 因此,除急于上机印刷的版外,应坚持据墨处理,操作时应注意显相墨要提匀,版面洁净不起脏。 2.重视供版 把定影后的 PS版洗净擦干,即可上机烘烤,使经过碱性溶液显 影的胶层受热后起稳定作用,使残留的碱溶液受热挥发,这样处理后的 PS 版,图文部分亲油性好,提墨快,耐印率高。 操作时应注意经过烘版处理的陀版,提墨前版面要冷却,并有一定的水分,必要时可涂上二层薄薄的胶液,这样可以避免提墨上胜。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