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清代中期火耗归公政策推行时间考院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戴逸 ,李文海 .清通鉴 .[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 [2] [清 ]蒋良骐 .东华录 .卷二十四 .[M].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3] 乔治中 .清史纪事本末第四卷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20. [4] 孟森 .清史讲义 .[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5]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第四册 .[M].苏州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6]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第 十 册 .[M].苏州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7]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第 一 册 .[M].苏州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8]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第 二 册 .[M].苏州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9]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第 三 册 .[M].苏州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10] 清世宗实录 选辑 卷 二十一 .[M].台北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1997. [11] 李文海 .清史编年卷四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12] 清世宗实录 选辑 卷 二十 二 .[M].台北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1997. [13] [清 ]嵇璜 .皇朝文献通考 .[M].杭州 :浙江书局 ,1980. [14] [美 ]曾小平著 , 董建中译 .州县官的银两 —— 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 .[M].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15] 董建中 .清代耗羡归公起始考 .[J].清史研究 ,1999,(1). [16] 董建中 . 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 .[J].清史研究 ,2020,(4). 10 指导教师评语 火耗 归公政策是中国赋税史上的重要政策。 贾树军同学以实施时间为研究对象,资料占有较为丰富,论证较为严密,所取得的结果也相对客观,是一篇优良的学士论文。 论文成绩: 92 指导教师(签字):张安福 2020 年 5 月 15 日 评阅教师评语 该生运用史学知识对清代中期火耗归公政策进行了时间上的考证,史料较为丰富,论 述较为充分,考证较精细,论文的学术性较强。 论文成绩: 90 评阅教师(签字):王宗磊 2020 年 5 月 15 日 备注: 11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 政 法 学院 历 史 学 专业 04 级 1 班 年级 指导教师 张安福 职称 副教授 填报时间 2020 年 6 月 15 日 课题名称 清代中期火耗归公政策推行时 间考 课题来源 1 科研题目 2 生产现场 3 自拟题目√ 课题类型 1 论文型 √ 2 设计型 完成课题所需时间 40 周 所需学生人数 1 人 实习(考察)地点 图书馆 、资料室 论文(设计)地点 政法学院 立题依据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赋税的征收以白银为主。 民间交纳的多为碎银,而地方交到中央的银两一律为五十两一锭的元宝,因此州县征银后需要重新熔铸,其间必有损耗,是为 “ 火耗 ”。 对此官府自然不能垫赔,便 按照一定比例 和正额赋税 一并向百姓征收。 这种损耗的征收本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数目是正赋的百分之一二而已。 应该说,耗羡本不应成为什么社会问题。 但清初战火连绵,军需浩繁,其最重要的筹款措施是强夺本属地方的财政。 特别是康熙初期 “ 三藩 ” 乱起,地方上除官员薪俸外 “ 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京 ”。 康熙中晚期,因地方经费无着,每遇军需、河工、灾赈等,连官员的薪俸也尽扣无遗。 正是在这种扭曲的财政制度之下,出现了耗羡为主体的辅助财政体系:即地方官收取高额耗羡以为己用及地方公用,同时再以节礼等形式进奉上司,层层上递,直至中央。 问题是,这种循环不可能保持在 “ 良性 ” 的范围之内。 官员肥己营私,相互庇护,百姓负担日重,当时就有人疾呼: “ 今日之农,不苦于赋而苦于赋外之赋,不苦于差而苦于差外之差;今日之商贾不苦于关,而苦于关外之关,不苦于税而苦于税外之税。 ” 由于长期以来“火耗”默认成为地方官吏自行支配的“机要费”,到了清朝中期,各地国库亏空严重,开始有用“火耗银”弥补国库亏空的情况,慢慢发展为“火耗归公”这一政策。 “公”是相对于“私”而言的,就是征收上来的“火耗银”不归地方官私人分配,而归朝廷分配。 据史料记载,“火耗归公”这一政策出台时间是在 18世纪 20年代,但具体是在哪 一年,各家说法不一,大体有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雍正二年、雍正五年等说法,且各有所据。 本文试图通过对一手史料的研究,以及对各家所据史料进行分析比较中,得出自己的观点。 由于学界对“火耗归公”这一政策的研究多限于其内容、本身价值、经济意义以及养廉等领域,对于这一政策说法不一的具体出台时间,则被忽略了,很少对其进行考异。 好多学者往往一笔带过或是偏信一家,导致许多权威著作在此问题上各持己见, 难以统一,对经济史的研究造成一定的混乱,有必要对此进行甄别,以做出相对客观的时间界定。 本课题预期目标(含:本课题应完成 的工作,课题预期目标和课题价值估计) 本课题还应完成的工作:①除现有资料外,还需要从图书馆、资料室及网上查阅和收集更丰富的资料;②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每一子课题的 研究现状,以找到研究的切入点;③在论文撰写过程当中,运用史料,采用统一论文集格式。 课题预期目标:形式 6000 字左右的论文 1 篇。 课题评价估计:通过研究将火耗归公政策具体推行时间的研究现状更加深入。 提供的外部条件 利用 图书馆藏书、杂志、书刊和电子资源得到的相关论文、专著及相关史料来研究该课题,并不断同同学朋友交流以及向老师请教以便使 此课题的研究更完善。 12 主要参考资料 : 《清代耗羡归公起始考》 , 载《清史研究》 1999年第 1期 2.《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 , 载《清史研究》 2020年第 4期。 3. 蒋良骐 : 《东华录》卷 1980年版 4.《清圣祖实录》, 中华书局 2020 5.《清世宗实录》 , 中华书局 2020 6.《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99年版 7.《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 中华书局 1993年版 : 《州县官的银两 —— 18 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 ,董建中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9.《雍正朝起居注册》 , 中华书局 1993年版 相邻课题情况或子课题情况 如前所述,“火耗归公”政策在国内外研究多从其 实施的原因、阶段、作用及其影响分析等几个方面 着手去分析,对于其出台的时间,专门做过研究考异的只有董建中等少数学者,董建中教授写过《 耗羡归公政策究竟是如何出台的 》和《清代耗羡归公起始考》等文章,并译过国外的有关书籍,是国内对这一问题研究最深的学者,但《清代耗羡归 公起始考》 虽然 详细论述了各种说法存在的可能,并分析了其所依据的史料, 但是最后的结论还是在 火耗归公政策的出台及其意义上 , 因此,实施的时间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填报人(签字): 贾树军 填报日期: 2020 年 6 月 23 日 系(教研室)审核意见: 经审核,同意该选题。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王宗磊 2020 年 9 月 1 日 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 学院(签章)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注: 1. 本表用于各专业教师拟订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和各院的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的可行性用。 2. 根据教师拟订该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所需学生人数,应在“相邻课题情况或子课题情况”栏内填写出每个学生应做的 子课题情况,保证一生一题。 3. 每个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应填写该表一份。 各院分专业整理存档。 1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