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讲稿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二变土为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尿壶,专业术语叫“溺器”。 但是是有争议的。 很多学者认为这个东西不是接尿的。 为什么呢。 很简单。 你想想,这东西张着大嘴,是一个老虎的头。 它给你接尿的时候你心里不是很舒服,是吧。 才这个角度上,才文化这个背景中这个东西有可能不是溺器。 他心理上过不了这关。 你想你晚上睡眼朦胧的,你低着头,当妈的拿着这个壶一接,一看大老虎张着嘴,心里就咯噔一下,就不想尿了。 就是我们古代有很多 东西到今天来看是没有定论的。 比如虎子,有的专业书上就写它叫“水器”,就是装水的,至于当时干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没有证据,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也没有文字记载,记载这个东西当时是干什么的。 所以我们大家就在推测,我们当然希望将来有机会那个有出土的文物出现,或者有东西来证明,比如说出土了一个虎子,同时又有一段文字记载证明这个东西当年给皇上接尿的,那行了,这个东西就有定论了。 今天这个东西没有定论,所以统称为“虎子”,也挺好听。 【画外音】看过了这魏晋时期的瓷器,古人们一直在拼命追求的白瓷到现在我们依然看不到影子。 那 么这个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白瓷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 【正文】青瓷的产生我刚才说了,我们追求的这个过程是由青到白的一个过程。 所以古人在烧造瓷器的时候不停地想把它变白,把它的铁想办法去掉。 那么早在北齐的时候,就有出现了那种杯子,很白,但是那个白在釉厚的地方都闪着青,闪着青色的光芒,非常漂亮,杯子非常现代。 1500年前的那个杯子拿到你现在看,就跟现在生产的一样。 那出土了很多。 到了唐代的时候中国的瓷器就形成了一个对峙。 或者说形成了一个平分秋色的一个局面,就是“南青北白”。 中国的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的北 方以白瓷为主,这是唐代整个一个瓷器的一个局面。 [字幕:中国瓷器的“南青北白”: 南方以青瓷为主 北方以白瓷为主] 唐代的陶瓷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我们在唐以前陶瓷的发展速度非常慢,为什么呢。 是因为到了唐代经济高速发展,政府缺铜,经济一发展,首先就是金融要跟上,货币要跟上。 我们知道中国的钱是计重制的,按重量算的,对吧。 汉五铢,秦半两都是按重量算。 那么到了开元的时候,开元通宝开始,政府要用大量的铜铸造钱的时候都会多次下令禁铜。 就是你不能用铜给我去制造别的,国家要用铜来做钱,来使国家的贸易,国家的经济高 速运转,政府的禁铜令导致瓷器也逼迫瓷器迅速发展。 我原来是用铜来做盆的,你不让我用铜了,那我只好用瓷器。 那么瓷器就发展起来了。 当时的南中国以越窑为主的青瓷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那么越窑的范围呢,主要是指唐越州的行政管辖的这七个县,我们今天看就是七个县,主要有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 我们古代的瓷器,我们今天的命名都是以它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的。 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越窑,最早期的越窑都有点偏黄,那个黄色是绿色里透黄,有点像糖黄色,就是像吃的那种红糖,那种糖黄色。 早年故宫陈万里先生在三十年代在浙江碰到过一个越窑的一个注子,就是执壶,一个小把,一个小口,然后他就买回来,后来捐给故宫。 那个东西我很早刚喜欢陶瓷的时候看见那东西,觉得美不胜收。 那么这个执壶是现在的名称,唐代记载就叫注子,也叫偏提,它一个偏着,提一下,它是从鸡头壶逐渐演变过来的。 经济,我刚才说了,经济当它发展的时候他很多 内心的感受他要去掉,麻烦。 我做一个鸡头壶的时间可能能做十个普通的壶了。 现在经济需求量这么大,那我就做普通的壶。 我当年看见这个壶,在故宫看见多次,就围着展柜看过很久,非常喜欢。 我就一直想,我什么时候一定要买这么一把壶。 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我去香港的时候到处打听有没有这样的壶,也没买到。 后来碰到五代越窑的一个壶,长流。 所谓的“流”是什么呢。 就是指的瓷器中的壶嘴部分。 专业术语叫流。 流水嘛,短流,长流。 唐代由于受工艺的限制,它的壶嘴都特别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到了宋以后壶嘴加长了这不可逾越。 唐代一把长流壶都没有, 都是短流,工艺所限。 当时我估计他们试着烧锅长流的壶,估计一见火那壶嘴就弯了,就塌下来了,没法使了,所以都是小嘴的。 那么我当时很喜欢那种,因为我们见惯了长嘴的壶了嘛,所以对这种小嘴的壶特别感兴趣,当时就要找,找不到,就碰见这五代长流的壶。 那么卖我的那人就说哎呀,马先生,还说一句成语,不要按图索骥啦,说碰见什么是什么,随缘吧。 后来我想也对,从收藏的角度讲,很多的时候就是相信这个缘,相遇为缘嘛。 你去追求有时候是个梦,你追求不上,你永远怀着这么一种梦想去追求有时候不行,收藏就是要相遇为缘。 【画外音】看到这些形形 色色的瓷壶,我们很想问,这些壶在古代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而在这些瓷壶的背后究竟又有着怎样传奇的收藏故事呢。 广告之后进行讲述。 【正文】早期的这个壶都不是茶壶,都是酒壶,所以我们看过一些展览,他把唐代时期的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