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放射性同位素在工农业和医疗中的应 用、核辐射的防护以及天体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考古等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主要教材: 北京大学,等:《核物理实验》,原子能出版社, 1989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复旦大学,等:《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原子能出版社, 1997 年版。 2.卢希庭:《原子核物理》,原子能出版社, 2020 年版。 真空技术 课程编号: 1223301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真空技术 英文译名: Vacuum Technology 学 时: 40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开课学期: 2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谷德山。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真空技术的物理基础;真空获得;真空测量;真空检漏以及真空系统。 主要教材: 1.王欲知:《真空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年版。 2. 华中一 : 《 真空实验技术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85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 永铭 , 等 : 《真空手册》, 原子能出版社 , 1996 年版。 2. 本辉,等:《真空物理》,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中子发生器及其应用 课程编号: 1223303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子发生器及其应用 英文译名: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of the Neutron Tube 学 时: 60 学时 学 分: 3 学分 开课学期: 2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刘林茂、谷德山。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子管结构、密封中子发生器技术基础、路子石油测井、中子管应用技术、中子管的使用和防护抢救无效内容。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中子管原理及其应用,了解中子管发展的前沿问题,为开展中子管及其应用研究打好基础。 主要教材: 1.刘林茂,等:《中子发 生器及其应用》,原子能出版社, 2020 年 5 月出版。 参考书目(文献): 1.魏宝杰,等:《中子管及其应用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2. , Neutron Sources for Basic 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PERGAMON PRESS. 辐射防护 课程编号: 1223305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辐射防护 英文译名: Radiation Shield 学 时: 40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刘林茂。 内容简介: 本课程阐述了辐射防护原则、使用密封源和开放源的安全、 X射线和粒子加速器的防护、各类核企业(包括铀矿开采、矿石加工、铀加工、核电厂和反应堆、缺乏燃料后处理和放射性 同位素生产)的辐射防护、放射形物质的安全运输、核临界安全、辐射事故及其处理、放射性操作设备的辐射防护要求、个人防护用具和表面放射性污染的去除。 主要教材: 李星洪,等:《辐射防护基础》,原子能出版社, 1982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李士俊:《电离辐射剂量学》,原子能出版社, 1981 年版。 2.李德平,等:《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 源和屏蔽计算》,原子能出版社, 1987 年版。 微机接口技术 课程编号: 1223302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微机接口技术 英文译名: Automatic Control 学 时: 40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郭景富。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 80x86CPU 为核心,介绍微机系统的硬件构成与接口的有关概念,详细讲解输入输出与中断 系统、总线技术、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人机接口等内容及相应的编程技术。 主要教材: 王乘发、刘岩:《微型机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刘乐善:《微型机接口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2.吴秀清、周荷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统计物理与数理方法 课程编号: 1223306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统计物理与数理方法 英文译名: Statistic Physics 学 时: 40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刘林茂。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 数定理与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初步等内容。 主要教材: 张忠占译:《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引论》,科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吴翊:《应用数理统计》,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2.丁正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西北 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凝聚态物理专业 高等量子力学 课程编号: 1222601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高等量子力学 英文译名: 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 学 时: 80 学时 学 分: 3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凝聚态物理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张宏标。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从更深层次系统地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 原理和基本概念,突出对称性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讲授二次量子化理论、角动量理论、散射理论以及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初步介绍费曼路径积分和规范场理论。 主要教材: 徐在新: 《 高等量子力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 D. Landau and , Quantum Mechanics,世界图书出版社。 2.杨泽森:《高等量子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3.曾谨言:《量子力学》(卷二),科学出版社。 固体物理 课程编号: 1222020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固体物理 英文译名: Solid State Physics 学 时: 60 学时 学 分: 3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凝聚态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徐长山、刘玉学。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晶体的基本结构及确定晶格结构的 X 光衍射方法;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的结合类型;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晶格的缺陷及其运动规律。 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 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 使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描述、固体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特性,以及自由电子模型和能带理论等,掌握周期性结构固体材料的常规性质和处理方法。 主要教材: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年版。 2. ,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1996 (7th edition). 固体光学性质 课程编号: 1222101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固体光学性质 英文译名: Opt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State 学 时: 60 学时 学 分: 3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凝聚态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刘玉学,刘益春。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 固体光学常数间的基本关系,基本吸收、激子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声子吸收带、杂质吸收、磁振子(自旋波量子)吸收、回旋共振吸收、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直接禁带半导体的吸收边、间 接禁带半导体的吸收边、自由电子吸收的经典理论、量子力学结果、晶格吸收:离子晶体的剩余射线带 ,杂质和缺陷吸收 ,光电导和光生伏特效应 ,固体中的光发射过程 ,导带到价带的辐射跃迁 — 带间复合发光;杂质态与能带态间的复合发光;激子复合发光;近缘发射 ,半导体新型发光器件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 主要教材: 莫党:《固体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黄昆:《固体物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6 年版。 2. Kazuaki Sakoda, Optical Properties of Photonic Crystals, Springer, 2020. 半导体物理 课程编号: 122210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半导体物理 英文译名: Semiconductor Physics 学 时: 60 学时 学 分: 3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形式: 讲授 考核形式: 闭卷 适用学科: 凝聚态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徐长山、陈世建。 内容简介: 本课程包括晶体学物理基础, 热平衡载流子浓度,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电导和霍尔效应、非平衡载流子、半导体表面、 PN结,能带理论、 晶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以及输运现象等方面内容。 主要教材 : 孟宪章、康昌鹤:《半导体物理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刘文明:《半导体物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 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高分子科学 课程编号: 122310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