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交流材料陡沟二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二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3 灌云县八年级语文 集体备课 交 流 材 料 南岗中学八年级语文 备课组 二 00八年三月二十 日 14 综合实践活动 —— 《如果我主办校刊》教学设计 《如果我主办校刊》是为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创办校刊。 在开展这项综合活动时,可通过阅读本知识短文,结合一些校报的制作 方法,在提倡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或其他活动方法来 培养学生策划、设计、交际、组织、动手等各种能力,让学生换一个角度看待阅读与写作,从而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的 重点掌握创办校报的基本要求,尝试创办校刊。 树立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前收集查阅有关校报校刊,体会其创办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采访学校校长、老师,了解本学期教育工作的思路重点,搜集一些资料图片。 准备好办报的工具。 15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刊或校报,一份校 刊或校报由哪些部分组成。 拿出准备的本校或他校的校报,仔细阅读、思考、回答。 了解办报常识 小结主办校刊的基本要求 阅读课文,归纳主办校刊的基本要求。 2 讨论、交流 3 畅谈“校刊之我见” 联系校园生活,请学生谈谈对学校的校报校刊有何看法,有何改进意见。 讨论,明确办校刊的意义和方法 4 动手实践 展示风采 制作“第 期春风报” 指导学生独立创办 分组分工: 8 人一组,(自由确定)其中每组的分工要明确,主办人,约稿人,版面设计人,撰写人等,落实要清楚; 确定全刊栏目, 拟好栏目名称,确定好每一栏目中的文稿篇数、篇名,各篇字数、约稿对象以及版面设计等。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分工协作,动手实践 作品完成后小组交流; 5 组织活动小结,评出一二三等奖。 发表心得 16 灌云县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交 流 材 料 穆圩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二 00 八年三月二十日 17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事理说明文。 课文以我们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 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在点拨中注意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对照伟人,看看自己,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于时俱进,不断探索未知世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培养语言能力及对其所运用的生动语言进行正确说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事物隐秘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 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四、教学难点 文中有关 声学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实物投影、实验器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由伽利略 的 《斜塔上的实验》导入,请学生谈谈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在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科学精神。 这样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说出了一句 让人意外,但极 具吸引力、说服力和震 18 撼力的话 —— “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 (板书 课题 ) (让学生先感受 伽利略的博学,然后出示课题,产生疑惑和震撼。 ) 他为什么回有这种感受呢。 下面就让我们追随伟人的足迹,去倾听他的诉说吧。 (二) 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啁啾 (zhōu jiū) 喈喈 (jiē) 翌日 (y236。 ) 彗星 (hu236。 宽宥 (y238。 u) 弥补 (m237。 ) 臆度 (y236。 ) 窒息 (zh236。 ) 笃( dū)信 ( 三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结合 “ 探究 练习一 ” ,讨论为什么 “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 (随着 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无知。 ) (四) 探究 体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 课件 ] 1.文章用了一个事实论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 ?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 (运用这个事例好处是: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 2. 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第二段是叙述和描写,第三段是议论,都是为 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 3.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 (体会伽利略的为人,体验文中的道理。 ) 4.研读赏析“另外有一次„„铁簧片”这一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选段中写了哪些乐音 ?发声原理有何变化 ? 19 (指尖敲杯子的杯口。 黄蜂、蚊子、苍蝇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声,蟋蟀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声,风琴、喇叭、笛子、弦乐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铁簧片。 靠气息发声,靠翅膀快速振动发声到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 (学生的 理解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我们可以适当地介绍相关的知识,作出必要的指导。 ) ②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 ? (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 ③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方法 ? (吹口哨、吹树叶。 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 (六)拓展训练 伽利略 —— 一个博学多才的伟人,他以他的感受给我们启迪,此时此刻,假如这位伟人, 伽利略 来到我们的现场,你有话对他说吗。 请用 200 个左右的文字,把你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把语文教学由课内引向课外,同时,由课内的读、思、说、引入课外的感、写。 ) (七)总结导情: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迷团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找答案。 破译这些迷团,我们的智慧将突破现有的极限。 让我们铭记 伽利略 的箴言: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让我们不断地学习,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八)布置作业 课文中作者提出的一些现象,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吗。 课后组织一个“自然现象研讨会”,全班一起解决自己发现的自然现象。 20 【板书设计】 知 夸 识→ 夸 举例:声音和乐音的发出 浅 其 薄 谈 人的知识 ↓ 是有限的 学 优 识→ 柔 类比:不知彗星成因不怪 丰 寡 富 断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领通过 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有又愈感无知这一典型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主要采用 以读促悟,设计整体感知、探究体验、拓展训练等环节,使学生能在各环节中充分感受作者的观点,并形成了共鸣,最后的导情即是共鸣的体现。 总结起来,本节课的环节比较合理,教学效果不错,将学生带出了课堂,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随堂练习 【基础储备】 ( ) A.颖慧( yǐn)惊诧( ch224。 )门枢( shū) B.牛犊( d)一幢( t239。 ng)匣子( xi225。 ) C.惊愕(226。 )嗣后( s236。 )窒息( zh236。 ) D.折断( zh227。 )厚薄( bǎo)笃信( d) ( ) 他喂养了许多鸟雀,( )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 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 ),借助( ),能( )地叫出各种声音,皆好听极了。 A.饶有情趣 巧妙之技 呼吸之气 随心所欲 B.随心所欲 呼吸之气 巧妙之技 饶有兴趣 C.饶有兴味 呼吸之气 巧妙之技 随心所欲 D.饶有兴味 巧妙之技 呼吸之气 随心所欲 ,正确的一项是( ) ( )说他的 好奇心越发强烈了,( )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 )他的全部阅历俱不足以使他理解或相信:蟋蟀( )不会飞,( )却能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出那般和谐而响亮的声音。 A.与其 因为 毋宁 不但 而且 B.与其 毋宁 但是 因为 所以 C.与其 毋宁 因为 尽管 但 D.与其 毋宁 可是 尽管 但 【综合提升】 1.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21 2.将文后句子回填文中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比如,早晨的露珠玲珑晶莹,不过,一旦把他们采集下来,那珍珠般的光泽就会立刻荡然无存。 _________________,比如,远山如黛,美丽而且神奇,可当你真的走近它,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大堆冷漠的石头。 ______________,比如,水中清亮的月影,你要伸手一碰,那美丽的明媚就会立刻碎 掉。 ( 1)美,有时是不能近观的( 2)美,有时是不能触摸的( 3)美,有时是不能采摘的 3.与其它三句意思不一样的是:( )( 4 分) A. 我是要去西双版纳的。 B. 我不得不去西双版纳 C. 谁也阻挡不了我去西双版纳 D. 我说过我去西双版纳吗。 【新颖考题集】 5 月下旬,我市举办了中国盐城首届茉莉花节暨经贸洽谈会。 假如你是兴盐中学的小记者郑成,在活动期间给你一次向下列对象提问的机会,你应当问什么。 ( 1)对象一: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九汉 ( 2)对象 二: 韩国客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 2.用“灯火 静悄悄 悦耳”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调换),扩展成一段话,不超过 60 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