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裂解事件、扬子区地史与古生物演化事件相关的遗迹专题调研,重现浙江晚前寒武纪 — 古生代的地史过程,围绕这一主题的博物馆网络和科普宣传活动形成鲜明特色。 成为扬子区 地史的国内国际学术考察和科普活动中心。 开展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各种花岗岩地貌与岩溶现象的专题研究,为这一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普材料。 (三) 浙中区 本区行政范围主要涉及嵊州市、新昌县、金华市各区、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磐安县、衢州市各区、江山市、龙游县、丽水市莲都区、天台县、兰溪市、缙云县,共 17 个县(市、区),面积约 万平方公里。 本区是省内最大的丘陵、盆地分布区,丘岗平缓起伏,盆地开阔平坦,由河谷向两侧呈阶梯状分布。 盆地内广布陆相红色碎屑岩,其周边主要为中生代火山岩系构成的低山丘陵。 本区 经济较发达,盆地中心区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省重要的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商品基地。 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是浙江重要的丹霞地貌旅游区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区。 本区已知遗迹 153 处,其中国家级 5 处、省级 35 处、市县级 113处。 主要遗迹为中生代盆地及其中的丹霞地貌、古生物化石,以及著名的非金属矿床。 遗迹的价值主要在于丹霞地貌的优美性,以及遗迹所蕴含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古生物演化、火山活动与矿化的地史价值。 主要丹霞地貌景点有江山江郎山、永康方 20 岩、天台赤城山、新昌穿岩十九峰、衢州烂柯山等;天台盆地是我国恐龙蛋化石主要产地,新昌王 家坪硅化木化石群规模居华东地区之首;赋存于盆地内或边部的萤石、硅藻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国内占重要地位。 区内已建地质公园 2处,恐龙蛋、硅化木受人类活动破坏严重(工程建设、盗挖),白垩纪丹霞地貌易遭风化剥蚀,地质遗迹保护形势较严峻。 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 5 处: 衢州烂柯山 — 湖南镇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衢州柯城区 — 衢江区湖南镇一带,面积约 138平方公里。 区内有烂柯山 — 乌溪江省级风景名胜、南宋孔氏家庙等多处旅游景点。 以火山岩地貌、丹霞地貌为特征。 区内共有省级遗迹 3处(衢江湖南镇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衢江烂柯山丹霞地貌、衢 江叠石村火山岩叠石景观);市县级遗迹 2处。 龙游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龙游县北部,包括龙游石窟风景区、“龙游硅化木”化石点、“乌石寺”风景区和白佛岩风景区,面积约 170平方公里。 龙游石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区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涉及采石遗迹、火山岩地貌、火山构造、化石、地层等多种类型,共有省级遗迹 4处(龙游石窟古采矿遗址、虎头山火山岩筒、中埠超基性火山岩筒、小南海衢县组剖面);市县级遗迹 7 处。 永康方岩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永康市方岩镇、芝英镇,面积约 54 平方公里。 方岩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区内丹霞地貌特征典型, 共有国家级遗迹 1 处(方岩丹霞地貌);省级遗迹 3处(方岩组剖面、溪坦朝川组剖面、馆头组剖面);市县级遗迹 21 2 处。 方岩丹霞地貌包括方岩山、五峰、南岩、石鼓寮等景区,以雄奇险峻著称,是丹霞地貌特征最明显、发育最完全的区域。 新昌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新昌县境内,面积 ,2020年建立,主要地质遗迹为安溪 王家坪硅化木化石(国家级),穿岩十九峰丹霞地貌(省级)、倒脱靴奇石群丹霞地貌(省级)等。 天台省级地质公园。 位于浙江省天台县, 2020 年建立。 主要保护对象为天台恐龙蛋化石、骨骼化石及产地(国家级遗迹)。 周边尚有 6处省级遗迹,分别为石梁飞瀑、天台“人字型”断陷盆地、鼻下许锥火山、百丈坑、磨石山群剖面、天台群剖面。 建设方向: 围绕中生代的主要(火山)盆地、古生物化石产地和丹霞地貌景观,重点开展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普,严格保护中生代古生物化石遗迹。 建成中生代盆地演化史与古生物化石、丹霞地貌二大主题的博物馆网络。 近期重点: 加强已有地质公园的建设,确保公园内地质遗迹的严格保护和适度开发。 加强硅化木与恐龙(蛋)化石的保护,开展古生物化石遗迹的专题调研与监测方法探索。 开展磐安县等区域的地质遗迹 调查评价,新完成 6处地质遗迹的详查,新建 1处地质遗迹保护点。 新建丽水东西岩 、磐安大峡谷等 地质公园。 新建东西岩地质博物馆,突出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与过程;新建天台地质博物馆,重点建设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展览内容。 22 全省恐龙 (蛋)化石特征与分布规律调查研究重点在本区天台盆地、金衢盆地等中生代红盆中开展。 远期展望: 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的调查评价和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和保护点建设,新建 23个地质公园。 开展中生代盆地史与古生物群落专题研究,突出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古生物群落和萤石矿形成过程。 开展丹 霞地貌特征与形成过程的专题调研,开展广泛的地学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四) 浙东南区 本区行政范围涉及奉化市、宁海县、上虞市、余姚市、鄞州区、嵊州市、新昌县、象山县、衢江区、江山市、温州市、丽水市、台州市,共 35个县(市、区),面积约 万平方公里。 本区是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众多水系的发源地,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 岩浆岩 类广泛分布。 除沿海地区外,其它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较小。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是今后该区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区已知遗迹 327处,其中国家级 15 处 、省级 69处、市县级 243处,遗迹数量居各大区之首。 本区是环太平洋火山带最典型的地区之一,遗留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记录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过程的地质遗迹;形成于酸性熔岩中的地貌和水体景观奇特、优美、壮观,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缙云仙都和仙居神仙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即是杰出代表;火山作用形成的重要矿产有举世闻名的青田叶腊石矿和苍南明矾石矿;南部的 23 遂昌、龙泉、景宁等地,唐、宋、元、明、清采冶银矿,保留有大量的采矿遗迹,记录了中国古代先进的采冶技术。 区内地质遗迹工作程度较高,已建地质公园 2处,矿山公园 1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1 处。 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 10处: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临海县桃渚镇,面积 平方公里, 2020 年建立。 主要有 1 处国家级和 3 处省级遗迹,分别为大墈头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白岩山穹状火山地貌、武坑层状流纹岩地貌、上盘恐龙化石。 缙云仙都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缙云县城北,面积约 98 平方公里。 仙都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以酸性熔岩地貌为特征。 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 1处(仙都火山岩地貌);省级遗迹 3处(靖岳沸石珍珠岩矿、马鞍山破火山口、凌虚洞火山通道);市县级遗迹 3 处。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位于 遂昌县,面积 ,2020 年建立。 主要地质遗迹为治岭头金矿矿床遗迹和与古代银矿采冶遗迹(国家级)。 遂昌金矿保存了我国唐代至明代丰富的采矿与冶银遗迹,对我国矿业科技史具有重要意义。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楠溪江 北雁荡 长屿一带,跨越乐清、温岭、永嘉三县(市),面积 , 2020年建立。 主要有 5处国家级和 6处省级遗迹,分别为:智仁基底涌流相火山岩、大龙湫球泡流纹岩、长屿硐天古采矿遗址、楠溪江风景河段、大龙湫瀑布、方洞火山碎屑流相火山岩、镇安火山岩柱状节理、方山火山岩台地地貌、大箬岩火山 岩地貌、石桅岩火山岩地貌、 24 枫林震旦系剖面。 雁荡山白垩纪复活破火山及火山岩地貌是西太平洋中生代火山和火山岩地貌的典型与杰出代表。 青田山口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青田县山口镇,面积约 17平方公里。 以著名非金属矿产为特征。 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 1处(山口叶腊石矿);省级遗迹 3处(石平川钼矿、孙坑火山洼地、太鹤山花岗岩地貌);市县级遗迹 2处。 温州大罗山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温州以东的大罗山区,范围大致包括茶山省级森林公园、仙岩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瑶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 43 平方公里。 以花岗岩、火山岩地貌为特征。 区内共有省级 遗迹 2处(瓯海大罗山花岗岩地貌、瓯海仙岩火山岩地貌);市县级遗迹 1处(龙湾瑶溪泷峡谷)。 龙泉八宝山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龙泉市查田镇一带,面积约 76 平方公里。 以元古代变质岩、构造及产于其间的金银矿为特色,共有省级遗迹 9处(凤阳山火山岩地貌、八宝山金银矿、溪口-骆庄韧性剪切带、黄南韧性剪切带、花桥汤源组剖面、八都群剖面、淡竹花岗闪长岩体、骆庄花岗岩体、狮子坑橄榄岩);市县级遗迹 2 处。 景宁雪花 漈 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景宁县东南部雪花 漈 景区及其周边,面积约 31 平方公里。 以瀑布、古采矿遗址为特征。 区内共有省级遗迹 2 处(雪花 漈 、大祭银坑洞采矿遗址);市县级遗迹 2 处(标溪龙潭瀑布、标溪小三峡)。 文成百丈 漈 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文成县,包括百丈 漈 与飞云河国家风景名胜区,面积约 100平方公里。 主要有 2处山体地貌与水体景观,分别为百丈 漈 瀑布(国家级)和铜岭山“十二埕” 25 (省级)。 泰顺雅阳承天热矿泉地质遗迹保护区。 位于泰顺雅阳,面积, 1997年建立,主要地质遗迹为含氡硅氟复合型热矿泉(省级)及周边山体地貌景观。 建设方向: 围绕中生代火山地质遗迹、非金属矿床、矿业遗址和火山岩地貌,重点开展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 迹调查、保护与科普;充分利用旅游区位条件,推动地质公园的建设,促进雁荡山地质公园建设成为一流的世界地质公园。 建成中生代火山地质、新生代火山岩地貌和矿床矿业遗迹等三大主题的博物馆网络。 近期重点: 加强已有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建设,引导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 开展缙云县、遂昌县及重要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新完成 17 处地质遗迹的详查、新建 12 处地质遗迹保护点。 新建 文成百丈 漈 、 遂昌湖山和缙云仙都 3 处地质公园。 完善雁荡山博物馆的火山类型展厅,新建遂昌金矿地质博物馆,着重建设古代银矿采 治科技展览内容。 开展浙东南火山岩景观地貌分类与演育模式的专题调研,整合资源,提升遗迹价值,加强科普宣传。 远期展望: 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或县(市、区)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完成国家级与重要的省级地质遗迹详查和保护点建设。 开展与中生代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火山地质演化密切相关的遗迹专 26 题调研,重现地史过程,加强与之相关的地质博物馆建设。 开展古代矿业活动遗迹的专题调研。 在温州 丽水地区形成中生代古火山、矿产类遗迹和火山岩地貌景观突出的地质公园群。 (五) 海岸岛屿区 本区行政范围涉及象山县、洞头县、舟山市、玉环县、宁海县、温岭市、瑞安市、平阳县、椒江区、临海市等 14 个县(市),面积约。 区内海岛礁石众多,主要由中生代火山碎屑岩及花岗岩构成。 本区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是浙江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和海洋旅游的主要区域。 本区已知遗迹 43 处,其中国家级 3处、省级 13处、市县级27 处。 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地貌遗迹是本区的主要特色,此外全新世海滩岩、燕山晚期晶洞花岗岩、火山地质遗迹亦具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 2 处: 普陀地质遗迹集中区。 由普 陀区的普陀山岛、朱家尖岛和桃花岛组成,面积近 228 平方公里(含水域)。 区内的普陀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桃花岛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 2处(普陀山花岗岩地貌及海蚀景观、普陀桃花岛晶洞花岗岩);省级遗迹 5 处(朱家尖海蚀海积地貌、白山 — 月岙花岗岩地貌、百步沙、千步沙海蚀沙、潮音洞海蚀洞穴、飞沙岙海岸地貌),以奇特的花岗岩地貌和优美的海蚀海积景观闻名于世。 象山东海岸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象山县东部海岸带,北起 27 爵溪,南至花岙岛石林,总面积约 342平方公里。 以海蚀海积地貌、 火山岩原生地貌为特征。 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共有省级遗迹 4处(象岩海岸地貌、石浦灰岩、花岙柱状节理景观、高塘珍珠岩矿);市县级遗迹 8处,主要为一系列海滩岩。 建设方向: 突出调查、保护与科普宣传海蚀海积遗迹,重点在地质遗迹集中区内推动建立反映海岸景观和海洋动力地质作用的地质公园,同时建成这一主题的地质博物馆网络。 近期重点: 开展舟山市各县(区)和象山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新完成10 个地质遗迹的详查,新建 6 处地质遗迹保护点。 新建普陀山和平阳南麂岛等 2 处地质公园。 远期展望: 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的调查 评价工作,完成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与保护点建设。 开展与海洋地质作用机理与过程相关的遗迹专题调研,促进地质博物馆的建设与科普宣传活动。 在普陀山 三门湾及南麂列岛 洞头一带建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地质公园 2— 3 处,为建设普陀山世界地质公园作好准备。 四、 地质遗迹保护重点工程 (一)地质遗迹的调查评价 在全省地质遗迹资源概查的基础上,分三类开展不同精度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 三类工作相辅相成,重点突出、兼顾全面, 28 逐步加深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程度,为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遗迹集中区或县(市、区)域地质 遗迹调查与评价 对地质遗迹资源状况已掌握的县域开展遗迹集中区的调查评价,对资源状况欠掌握或资源集中度不明显的县域开展整个行政区的调查评价。 主要工作包括:查明并登录工作区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和保护利用现状;科学阐明其形成条件与过程;评价地质遗迹资源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