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工作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查处森林案件 755 起,其中刑事案件 56 起,严厉地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有效地防止了国家育林金的流失。 自 20xx 年起,县林业局协同市林业局每年在县城举办了“爱 鸟周”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10000 多份,群众受宣传人数达一万多人,通过开展“爱鸟周”活动对保护鸟类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每年春、夏、秋季,县林业局组织森林公安和林政人员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联合行动,仅 20xx 年以来,清查宾馆、饭店 80 多家,清理市场多次,收缴放生蛙类 5000 斤、蛇类 500 斤、鸟类 530 只等一大批保护野生动物,并通过报纸、电视宣传,既震慑了犯罪分子,又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意识。 加强林地管理,保护 林地资源,仅 20xx 年以来林政查处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 8 起。 同时 ,加强活立木流通管理,严格执行活立木外运审批制度。 对采挖胸径 20 厘米以上的银杏、桂花树等活立木,各林业站严格把关,做到实地察看核实,并经县、市林业局逐级审批方可外运。 对国家和自治区明文确定的一级、二级珍贵植物,一律禁止采挖。 森林公安协同林政人员严厉打击无证运输活立木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我县古树名木资源。 三、生态旅游建设工程 合理规划,严格保护,确保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生态旅游发展基本指导原则。 根据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需要, 20xx 年我县委托桂林工 学院编制了《兴安县旅游总体规划》,从而确保了我县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立旅游环境综合专项执法队伍,负责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的日常管理,经常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景区专项执法工作, 20xx 年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兴安县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旅游公路沿线的荒山、荒坡进行绿化,对污染企业实施关闭和停产整治,对违章建筑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挖沙取土场所和乱葬坟墓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执法整治,同时还对桂黄公路沿线实施了百里生态长廊建设,使生态旅游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精品 线。 近几年来,兴安县 加快了旅游通道和城市建设步伐,大力挖掘沉淀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完成了桂黄公路的改造,村村通等旅游通道建设,新建了秦文流觞、水街等景点,开发了秦家大院古村、天生桥、世纪冰川大溶洞、超然派、十里大峡谷等新的生态旅游资源;当前,红色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人民热衷的旅游方式,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兴安县凭借当年红军长征途径兴安、突破湘江、翻越老山界改写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资源,认真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和扩大界首“红军堂”、华江红军标语楼、老山界红军亭、红军长征突破湘 江烈士纪念碑园等一批“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档次和规模。 并积极向上争取,把更多的红色景点并入到全国红色旅游路线精品中去,实现红色旅游由“跟进工程”向“领跑工程”的转变。 同时,我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旅游资源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并根据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帮助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满足游客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态,吸引更多游客,打造我县新的旅游品牌,形成一个四面呼应、涵盖八方,交通发达的旅游网络。 加大旅游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我县紧紧围绕“文化名县、旅游新县”的奋斗目标 ,狠抓旅游宣传促销,通过举办中国国内旅交会、国际茶花博览会、水街开街、重溯湘江源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全国一百多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兴安,更吸引了著名学者余秋雨、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等一批名人宣传推介兴安,由于创新宣传手段, 加大宣传力度,兴安的知名度得到极大提高。 20xx 年兴安镇荣获全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来兴安旅游人数达 19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8%,旅游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86%。 随着旅游发展,县城事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县内的交通运输、食宿服务、旅游工艺品加工等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全县已建成宾 馆、旅社 60 多家,床位 5000 多个,星级宾馆 8 家(其中桂林乐满地酒店、灵渠饭店获区级绿色酒店命名),从事旅游营运中巴车 200 余辆,旅游公交车近 100 辆,娱乐业 30 家,旅游专用舟船 100 余艘,旅游工艺品厂 10 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期 1500 多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网络;此外,通过生态旅游发展还有力地带动了全县 4 个乡镇 40 多个村的经济发展,其中有 10 个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建成了小康村。 生态旅游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中获得收入,从而也使广大群众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群众的生态保护行为从被动 转变为主动,自觉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四、城镇景观生态体系建设及工程 以生态旅游城镇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布局。 为确保县城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突出生态旅游城镇建设标准,我县于 20xx 年完成了《兴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对《兴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这次修编的主导思想就是突出地方文化风格,把城镇景观列入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实施,建设一个 更有特色、更美丽和可持续发展的兴安,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景观规划,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有机 统一。 同时也对兴安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均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坚持“以市场筹集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走“社会集资、农民带领、招商引资、综合开发、流动发展”的开发建设路子,加快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20xx 年至 20xx 年政府投入近 2 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着力加强道路、绿化、照明、环卫、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000 多万元用以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目前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也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预计 20xx 年 10月底左右可投入 运营,使城市品味跃上一个新档次。 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县城面貌有了极大改观,道路、绿化等建设较为规范,形成了兴安城市发展的特色。 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县城环境质量。 为了使生态示范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人民政府专门组织力量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环境卫生、市容市貌进行了专项整治,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四化”达标。 建成县城烟尘控制区 平方公里,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实施绿化工程,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城市建 设水平,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建设一个更为清新舒适的城市环境,在县委、 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县人民的积极努力下,兴安县城区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不断迈上新台阶。 如果说,银杏广场绿化工程、迎宾路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建成,使兴安县城市绿化在“量”上得到了极大提高的话,那么以灵渠水街绿化建设为代表的一批高档次精品绿化工程的建成,则标志着兴安县城市园林绿化由粗放低档型向精细高档型转变,标志着兴安园林绿化的质量、档次有质的飞跃。 目前,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注重点面结合,在抓好精品项目建设的同时,亦致力于不断提高城区绿化面积。 20xx 年,县城绿化覆盖总面积达到 公顷,绿化覆盖率达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兴安县城已是花团锦簇,处处透出一股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浓浓绿意,不仅极大地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建设的档次水平,而且也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生态工业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发展循环经 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待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强化节约意识,倡导资源节约,努力探索低投入,低消耗,污染少,高产出,高效益,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路子,发展节能型工业。 另一方面,循环利用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近几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安徽海螺集团落户兴安,充分发挥当地石灰石资源优势,投资建设年产 150 万吨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基地建成后,达到国家二级清洁生产标准,调整了桂北水泥行业产业结构,淘汰了高投入、高能源、高污染、低产出的小水泥,削减了污物排放总量,保护了环境。 同时还引进了莱茵生物提取、生物农药等一批具有高科技的生态工业项目。 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通过加强领导,层层签定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企业和个人。 主要是:实施总量控制工作,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污染源,落实企 业排污许可制度,抓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与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纳入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凡是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生态工艺落后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或补办环保手续;对采矿行业企业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对一些污染严重或敏感区域污染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三区”环境执法检查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大“三同时”等专项执法检查;加大排污收费征收力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资金 保障。 根据 20xx 年环境统计年报、专业报表统计数据,我县 20xx 年环保投资 万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7458 万元,建成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 6935 万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 1120 万元,其中完成污水处理厂投入 1000 多万元,按当年全县 GDP 为 亿元计算,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 %。 强化执法,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几年来,我县强化日常的环境执法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和“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等专项活动,对辖区内的排污单位及有放射源的单位进行了全面清 理检查,制定了污染事故发生应急预案,要求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抓好各个环节的环境管理,维护保养好治理设施,不断投入资金完善治理设施,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实行“一控双达标”,工业企业污。兴安县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工作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