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 1)竹藤提取物杀虫及抗菌活性组分的高通量筛选及高效制备新技术 通过建立昆虫、微生物等活体及离体筛选模型,对竹藤提取物的杀虫及抗菌活性进行高通量筛选,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对竹藤活性组分进行高效制备,开展竹藤 提取物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增效技术及可适剂型开发。 ( 2)重要竹种竹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分析研究 开展重要竹种竹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结构鉴定的研究;研究重要竹叶化学成分的构效关系;建立我国重要竹种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库。 ( 3)竹叶多糖、黄酮活性组分的筛选及高效制备新技术 以多糖、黄酮等含量较高的竹种为研究对象,研究竹叶多糖、黄酮等活性内含物的高效提取与制备的新技术,制定相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 19 ( 4)农用竹醋液高效制剂制备技术 开展竹醋液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竹醋液高效无害化制剂制备技术研究 ,并进行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 ( 5)竹林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物中活性组分的筛选与制备技术 分离、培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的竹林 (竹基 )微生物,筛选出竹林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物中活性组分,研究其高效制备技术。 二、技术指标 ( 1)建立竹藤资源的杀虫及抗菌活性组分的高通量筛选和高效制备技术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3~ 5 种。 ( 2)开发出植物源农药制剂 2~ 3 种。 ( 3)申请专利 3~ 5 项。 ( 4)发表论文 20 篇(其中被 SCI、 EI 等权威检索收录的 10 篇)。 三、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 300万元。 课题 9 棕榈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关键 技术研究和示范 一、 研究内容 以棕榈藤资源高效培育,缓解藤材供需矛盾,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的工业化利用整体水平,带动棕榈藤种植和加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总体目标。 通过对棕榈藤种质资源选育、栽培经营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突破传统棕榈藤经营和加工理念,为解决棕榈藤资源大规模发展与工业化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 1) 研究棕榈藤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选择高产、优质的棕榈藤无性系,营建第一代种子园,构建优20 良无性系的分子指纹图谱,开展种间杂交育种研究。 ( 2) 棕榈藤无性快繁工艺研究 萌蘖芽外植体的高丛芽率配方以 及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配方。 ( 3) 藤笋无公害培育、藤笋储藏保鲜技术研究 调查国内主要食用棕榈藤资源和分析其营养成分及可食性,引种和驯化优良食用藤种并进行区域性种植试验,研究食用藤人工林的无公害培育技术,建立食用藤种最佳栽培和经营模式;研究藤笋纤维化程度和呼吸作用,开发藤笋储藏保鲜技术。 ( 4) 藤材速生丰产技术研究 针对棕榈藤传统培育上早期生长极为缓慢和需要遮荫的局限,研究种植材料选择、密度调控、施肥与水分调控等培育措施,实现全光照纯藤速生、丰产、高效和优质目标。 ( 5) 棕榈藤采割技术研究 开展棕榈藤采 割过程中藤茎、叶轴、轴鞭和鞘鞭与支撑林木的作用力分析研究;采割机械的设计、试制与采割试验以及采割效果的评估。 ( 6) 藤材材性与着色技术研究 开展主要藤种物理、化学、力学特性及解剖特征的系统研究,为藤材定向培育与高效利用提供系统的基础数据;开展藤材材色测试和表征、漂白与染色、染色藤材的光变色性能,以及计算机自动测色与配色工艺的研究。 ( 7) 藤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开展藤材重组材料制造技术、藤材与其他生物质材料复合利用技术以及藤材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提高藤材利用率。 21 二、技术指标 ( 1) 解决棕榈藤 选育和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提供适合工业化利用的优良家系材料 8~ 10 份和高效培育新技术; ( 2) 开发棕榈藤藤材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和藤材重组制造技术2~ 3 项; ( 3) 研发棕榈藤采割、藤材漂白和着色、藤笋保鲜等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 1~ 2 项; ( 4) 申请棕榈藤高效利用发明专利 1~ 2 件;制修订棕榈藤培育与产品标准 2~ 3 项。 三、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 250万元;地方和企业配套经费 50万元。 课题 10 竹藤工业化利用资源监测及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一、 研究内容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我国竹藤资源本底和开发利用状况,解决我国竹 资源在监测、管理及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竹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工业化生产对竹资源的需求与管理需要。 提出我国竹藤工业化利用的资源绿色核算途径,构建竹藤供需预警框架,设计竹藤绿色发展政策。 为将竹藤资源价值纳入绿色 GDP 核算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 1)工业用竹资源遥感动态监测 开展竹资源遥感监测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行重点产区工业用竹资源动态监测;并结合竹产业发展,定量预测我国主要竹产区竹资源的变化趋势。 22 ( 2)竹林生长动态监测及更新预测 研制监测、更新和预测反映竹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现存株 数、采伐株数、新竹株数、笋利用量等)的数学模型。 实现竹资源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的了解,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决策。 ( 3)竹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建 在遥感监测、外业调查和各项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研建竹林资源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决策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竹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 ( 4)竹资源工业化利用资源绿色核算 基于资源结构、市场定价、价值贴现率确定的成本价值法和收益价值法,开展竹藤工业化利用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核算研究,研究竹藤资源核算要素、表式及算法,为今后将竹藤资源价值纳入绿色 GDP 核算体系提供 技术支撑。 ( 5)竹藤资源市场供需预警供需平衡调节政策研究 根据国内外竹藤资源市场供给潜力和需求态势,运用市场规律、物流取向、贸易机制和计量经济等工具,研究竹藤资源、产品的供需预警技术,建立竹藤产品市场预警体系,开展市场供需平衡调节政策设计。 ( 6)竹藤资源三大效益评价 开展竹藤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分类、效益边界和计量模式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构建竹藤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系统动力学模型,估算我国竹藤资源综合效益,体现竹藤资源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二、技术指标 ( 1) 提出竹资源遥感动 态监测方法,建立示范县 2~ 4 个。 23 ( 2) 建立竹资源基础数据库平台。 ( 3) 建立 1~ 2 个竹种的株数现状、生长、消耗及笋消耗的数学模型。 ( 4) 筛选 2~ 3 种发展竹藤资源价值的核算方法; ( 5) 核算出竹藤资源实物量、价值量及竹林游憩的货币价值; ( 6) 建立竹藤资源供需预警机制与框架; ( 7) 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竹藤资源工业利用决策支持系统。 三、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 200万元;地方和企业配套经费 50万元。 24 第三章 申请文件编制 一、申请函 根据 课题 申请 指南 ,我单位 (全称及地址)授权 (姓名) (职务、职称)作为全权代表,提报下述内容: 1.我方愿意按照《申请指南》中规定的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下列文件 15 份,其中正本 1 份,副本 14 份。 ( 1) 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 2) 申请书 ( 3) 附件 2.我 方愿意向申请主持部门提供任何与该项申请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3.有关本申请的所有正式通讯应致: 地址: 邮编: 电话: 手机: 传真: 申请人名称:(公章) 25 法人(或授权代表)姓名: 签字: 年 月 日 二、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一)申请单位概况 名称: 电 话: 地址: 邮政编码: 开户银行及帐号: 单位负责人姓名: 职务: 技术职称: (二)申请单位简况 (联合申请单位在此处须分别对所有规定内容进行详述) 1.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 (历史沿革、批准成立部门等); 2. 课题负责人的姓名、职称、技术简历、学 术水平; 3. 参加课题工作的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 4. 近期从事同类研究或开发项目的名称及成果; 5. 承担该课题的主要物质条件和经济状况(包括上年度财务经营状况)。 26 三、申请书格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20 年 月至 20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 年 月 27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 ]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 2.编写要求: ( 1)课题目标符 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 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 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 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 3.课题申报书 A4 打印,正本 1 份副本 14 份。 28 课题信息表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申报形式 □投标 □有限择优 □指定 □其它 课题申报单位 名 称 单位所在地 省(市、区) 代码 通讯地址 邮编 单位类别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 □其他 代码 单位主管部门 代码 其他主要参加单 位 序号 单 位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姓 名 性别□男 □女 出生年 年 学 历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中专□其他 职 称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联系电话 Email 课题组人数 人 高级 人 中级 人 初级 人 其他 人 起始时间 年 月 终止时间 年 月 课题活动类型 □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产业化开发 □其它 所属技术领域 □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 □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 创新类型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100 字以内 ) 预期成果 □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 □新装置 □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 □其他 预期 知识产权 获得国外发明专利 项,国内发明专利 项,其他 项。 预期技术标准制定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产学研联合 □ 是 □ 否 经费预算 万元,其中国拨 万元。 29 课题申报书提纲 一 、 课题概述 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 1.项目确定的课题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课题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课题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 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 四、任务分解与考核。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