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低至一角”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②小心对待最后一个周期 ③分解思想的灵活应用 (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无约束轨道的运动 —— 常见的为圆周运动 1.常见运动 有约束轨道的运动 —— 沿轨道运动 2.处理技巧 圆轨道、圆心位置的确定 nTnmRvmqu B 22 )2( ( 1)无约束轨道 圆直径两端点间距离的应用  列式求解 的圆周运动 临界极值 磁场边界条件 几何关系 对称性,恰似中点射出的推论 ( 2)有约束轨道运动 运动过程分析(尤其 v 的变化导致 f 洛 的变化→ a的变化的动态过程,明确临界和极值的 位置条件) 瞬时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圆运动中的供需平衡条件) 过程:功能关系 (三)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时间上错开 1.电磁场错开  注意时空周期性 空间上错开 2.电磁场重叠(磁场为匀强磁场) 运动模型判断方法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卷第 14 页( 共 27 页) ( 1)带电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 —— F 合 =0 ( 2)带电粒子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 F 合 =恒量 v∥ B 即 f 洛 =0 匀强电场 除 f 洛 以外的其它的合力等于 0 ( 3)带电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 — — 点电荷的电场 f 洛 + F 电 =F 向 功能关系 ( 4)带电粒子作曲线运动 —— 运动分解 第八讲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一.知识网络 规律 理解要点 应用和现象 楞次定律 阻碍的含义 阻碍的表现(阻磁通变化、阻相对运动,阻电流变化) 1.自感现象及应用 2.交流电的产生和表征方法 3.变压器原理中的因果关系 及注意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φ、  、t的区别 2. E 决定因素 )(tm 3.平均值、瞬时值、有效值的区别 二.热点透析 1.关于电磁感应的判断 (发电机 —— 电动机模型、涡流的影响,磁悬浮列车,磁单极,超导体等) 等效电路(切割、磁变或均产生) 电容器的充、放电 2.电 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电量问题 电磁感应中tq  的理解 有效值、瞬时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正确使用 对一根金属棒,动能定理 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对回路:能量转化和守恒 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问题 第九讲 电学习题串透析 专题一 电容器问题 一.电容器 的变量分析 1.判 E、 v、 Q、 C 的变化:抓住UQC、kdsC 4、dUE三式讨论 2.判电流方向:关键判电量变化 3.判带电粒子运动:关键判电场强度变化 4.判电容器内某点电势变化 二.电容器的储电特征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卷第 15 页( 共 27 页) 关键: 1.充放电时形成电流,稳定后断路 单充单放 || 21 qqQ  2.在计算电量变化时需考虑 先放电后反充电 21 qqQ  三.电容器中电场对运动电荷的控制作用 专题二 电磁导轨运动问题 电磁导轨的运动研究可以分别从电路特点,安培力的特点加速度特点,两个极值规律( a=0 和 v=0)及收尾时能量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单个金属棒问题 1.力 +电阻 2.力 +电容 3.初速 +电阻 4.初速 +电容 二.双金属棒问题 1.动量守恒系统:初速 +电阻(  0外F ) 初速 +电阻  0外F 2.动量不守恒系统: 力 +电阻:共加速运动 第十讲 热、光、原“踩点”复习(略) 第十一讲 物理实验 学会正确选用仪器 熟练掌握实验原理 迅速提高解设计类物理实验的能力 概述 物理考纲对实验有下述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19 个学生分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 会正确使用 13 种常用仪器 —— 包括选器材、选电 路、选量程; 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会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出最优的测量电路,并安排相应的实验步骤。 近年高考对实验要求越来越高,占分达 20 分,除了在 II 卷中专设二道实验作图、填空、计算、连实物等题目外,在 I 卷或在 II 卷计算题中有时还有与课本上演示实验相关或与高科技信息相关的选择题及计算题出现。 实验题的难度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了对实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 —— 即频频出现设计类实验题。 第一 章 实验基础知识 一.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分类 1.验证性实验 (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研究性实验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卷第 16 页( 共 27 页) (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观察也描绘类实验 ( 1)描述小电球的伏安特性曲线 ( 2)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 4.测定物理量的实验 (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3)测金属电阻率 ( 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 5)测玻璃砖的折射率 ( 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 7)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5.仪器使用、组装类实验 ( 1)长度的测量 ( 2)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 3)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 4)练习使用示波器 ( 5)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附: 测量对象:长度、时间、质量、力、电流 对基本仪器归纳 仪器功能:放大、间接、组合 也可以这样归类 斜槽类 对实验的主要实验装置归纳 打点计时器 其它类 三.演示实验 鉴于演示实验数量较多(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 106 个)。 实验本身比较简单,因此,高考对演示实验的考查以选择、填充题出现。 在对演示实验复习应特别注意( 1)重视物理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 如紫外线照射锌板、扬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的衍射中的旧松亮 、α粒子散射实验、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实验等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内容及其在物理学发 展中的作用。 ( 2)把握实验中的关键要素。 四.题型研究 基本仪器使用和读数类、选择器材和连图类、实验操作类、实验原理类、实验数据处理类、误差分析类、设计实验类 第二章 实验疑难问题选析 一、测量仪器的使用。 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 1)一般情况下应估读一位 —— 估计到最小刻度(精确度)的下一位。 ( 2)不估读的测量仪器有:数字显示的仪表,机械秒表,游标卡尺,水银气压计等。 测量仪器的分类。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卷第 17 页( 共 27 页) 类型 仪器 名称 精确度 确定 精确度 读数方法 记录结果 (mm) (小数点后的位数 ) 注意 事项 测 长 度 刻度尺 最小 分度值 1mm 估读一位 1 测量起点及单位 游标卡尺 ( 差分法 ) n1mm (n为游标上的总格数 n=10 L=L 主 +kn1 不估读 1 游标边界线与零刻度的区别。 主天上的单位为 cm(ncm12cm) 记录的有效数字。 n=20 2 n=50 2 螺旋测微器 nd mm(n 为可 动 刻 度上 的 总 格数 n=50 d=m m L=L 固 +knd 估读一位 3 半毫米刻度是否 露出(①直接看 ②推理) 记录的有效数字 测时间 秒表 最 小 分 度值 0. 1 秒 t 分针 + t 秒针 1( 秒为单位 ) 不估读 打点计时器 t=n 秒 接低压交流电源 闪光照相 t=nT 电学仪表 安培表 最 小 分 度值 略 估读一位 略 交直流表的区别 ( 刻 度 均 匀情况) 优特表 读数不忘乘倍年 选档方法 欧姆表 其它 测力 —— 弹簧称 测温度 —— 温度计 测气压 —— 气压计 二、难点分析: (一)打点计时器 计算方法:TSSV nnn 2 1, V0=2V1–V2 )(33 2 142536 逐差法T SSSSSSa n   纸带分析 加速: a 与 V一致 有关方向判断:运动方向: n→ 0 加速度方向 减速: a 与 V相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