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汝 鱼 乳 虞 煮 鱼 主 虞 厦门 5 6 2 2 6 6 3 3 3 它们的关系是: 10 文读层  (鱼虞相混层 ) 白读层  (鱼虞有别层 ) 既然属于不同的层次,就不能把两者放在一起作历时比较。 文白异读还能帮助我们处理和辨别那些相同读音但分属不同层次的情况。 厦门话虞韵的今韵母读音有一种是读 的。 表 按古音声母组排列这些读 韵母的虞韵常用字 (读音据北大中文系 1989,周长楫 1991, 1998,下 同 ): 表 非组 夫 麸 扶 斧 傅 脯 3 知组 厨 2 庄组 数 5 影组 雨 芋 盂 2 如果光按古音来源和今方言读音来看,表 里这些读 韵的虞韵字似乎同属一个层次。 可是我们仔细检查上述各字的文白异读情况,就发现庄组的 “数 ”读 韵是文读音,而其他各字读 韵都是白读音。 试比较这些字的文白异读情况。 见表 : 表 非组 夫 1/麸 1/扶 2/斧 3/傅 5/ 脯 3/3 知组 厨 2/2 庄组 数 5/5 影组 雨 5/芋 盂 2/2 “芋 ”字只有 6一读,出现在口语常用词 “芋头 ”里。 跟同属影组的 “雨 ”、 “盂 ”比较, “芋 ”读 6 当属白读无疑。 根据同韵文白异读的对当关系来看,虞韵庄组字 “数 ”的文读音韵母 ,只能跟同韵非组、知组、影组字的文读音韵母 对应,因为它们都是文读音;而不是跟其他字的 韵对应,因为其他字的 韵都是属于白读音。 见表 : 表 层次 A(白读层 ) 层次 B(文读层 ) 非组   知组   庄组  影组   层次 A 非组、知组、影组的韵母读音是 ;层次 B 非组、知组、影组的韵母读音是,庄组则是 。 如果联系鱼韵的文读情况更能证明上述的分层是正确的。 厦门话 11 鱼韵的文读也是庄组声母后读 ,其他声母组后读 。 见表 : 表 泥来组 女 吕 6 精组 蛆 絮 5 知组 除 储 3 庄组 初 楚 础 疏 梳 蔬 1 章组、日母 书 煮 鼠 如 2 见组 居 鱼 2 晓组 虚 许 3 影组 淤 余 2 鱼韵、虞韵的文读层韵母 /,其实就是晚近从官话借入的鱼虞相混层,它们以声母组为条件呈互补分布:   / 庄组声母 _______  / 其他声母 _______ 所以,我们根据文白异读的情形可以把厦门话虞韵今读 韵的分离出两个不同的层次。 庄组声母后的 韵跟其他声母组后的 韵不属同一层次。 闽南泉州话属古豪韵的许多字今韵母读音都有 /两读 (李如龙 1995)。 见表: 表 例字   草 ~索 甘 ~ 老 ~侬 陈 ~ 抱 怀 ~ 单音节动词 扫 ~帚 粪 ~ 牢 ~记 监 ~ 好 ~~先生 ~侬 从所列的例字来看,它们的古音 (韵 )来源是相同,都是古豪韵字,只是今韵母分成 和 两类。 如果我们不检查它们的文白异读情况就会轻易地把上述几个豪韵字的韵母分成两个层次: 和 。 但是如果仔细检查这几个字的文白异读情况,就会发现上述的分层是错的。 表 是这几个字的文白异读情况: 表 文读 白读 文 读 白读     12 抱 (怀 ~) 抱 (动词 ) 草 (甘 ~) 草 (~索 ) 扫 (~帚 ) 扫 (粪 ~) 老 (陈 ~) 老 (~侬 ) 牢 (~记 ) 牢 (监 ~) 好 (~~先生 ) 好 (~侬 ) 也就是说 既可以作文读韵母,也可以作白读韵母;同样, 也是既可以作文读韵母,又可以作白读韵母。 我们仔细核实文读 韵字的情况,发现这些字都是出现在新兴的词汇里,而且 作为文读韵并不出现在《汇音妙悟》这本最早记载泉州方言的地方韵书里,而《汇音妙悟》里对应于 的是 “刀韵 ”,对应于 的是 “郊 韵 ”,注有 “俗、土 ”或 “此一音俱从土解 ”的字样,说明它们都是可以作白读韵的。 借助文白异读的信息我们可以把上述六个豪韵字的韵母读音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可以作为 韵白读的 是第一层,也是最早一层;只能作 韵文读的 是第三层,这是最新的文读层; 韵只是中间的一层。 我们把 一分为二的理由就是基于 韵既可以作文读,又可以作白读这一特殊的文白异读情况,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文白异读的信息,我们无法作出上述层次的判断。 文白异读是分层的一个很好切入点,不过并 不是说一个字有多少文白异读就有多少个层次。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白异读所反映的层次是以一个字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为单位的,而不是整个字音。 杨秀芳先生对闽南话文白异读做过系统的研究 (杨秀芳 1982),并也用文白异读来给闽南话分层,不过她分层的标准跟本文的不同。 下面我们举一例来说明两者的区别。 杨先生认为潮州话肴韵 (包括 “肴、巧、效 ”三韵 )有三个层次 (杨秀芳 1982P449。 杨文所用的音标并非标准国际音标,本文根据北大中文系 1989《汉语方音字汇》所记潮州音对杨文的音标作了调整 )。 见表 : 表 韵目 本 字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肴 巢 2 (2) 效 效 6 校 4 教 5 5 貌 4 闹 4 这种分层的理由是: 1, “巢 ”为阳平字,厦门文读为 2(我加上括号以资区别 )。 潮州读送气音2为第三层浊母清化有条件的结果。 13 2, “教 ”的异读为 5 和 5,参考厦门的文白异读,判断 5 为第一层读音, 5为第二层读音。 3, “效、校 ”都是浊去字,韵母都为 ,读阳上调为第三层读音,读阳去调为第二 层读音。 4, “貌、闹 ”皆浊去字,读阳上调为第三层现象。 我们认为上述分层是有缺陷的。 第一,分层次的标准缺乏一致性。 “巢 ”分为第三层的标准是古浊声母清化是否送气。 “效、校 ”分为第三、第二层的标准是声调的不同分化。 “教 ”分为第一、第二层的标准是韵母不同。 我们不明白如果分层的标准不一,为什么要把这些字放在一起分为三个层次。 把这些字放在一起的原因无非是它们都来源於肴韵。 所以韵母的差异才有可比性。 第二,如前所述,文白异读最小的对立单位应该是一个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声调,而不是整个音节。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因为一个 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中的某一项有差异就把这个字音 (音节 )整个地归为某一个层次。 第三,如我们前面所说,一个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所处的层次可以不同步。 有的字声母是白读层的音,韵母、声调却属于文读层;或者声母、韵母属于白读层,声调却是属于文读层等等。 我们更不应该把这些不同层次的结合体简单地放在一个相同的层次里。 下面我们按声韵调为基本单位分析上面六个肴韵字的层次。 “闹 ”在潮阳话里声母有 /文白异读 (张盛裕 1979),所以我们补入白读声母 。 见表 : 表 例字 声母 韵母 声调 层次 1 层次 2 层次 1 层次 2 层次 1 层次 2 巢 ()   阳平 效   阳去 校   阳上 教    阴去 貌   阳上 闹    阳上 从声母来看,古浊声母平声字今读不送气清音的是早期层次,晚期层次为送气清音,同如普通话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 所以 “巢 ”声母读 (厦门话 )是声母第一层次;读 (潮州话 )是声母第二层次。 “效、校 ”都是匣母字,今读零声母或 是白读层,读 是文读层,所以 “效、校 ”读 放在声母 第二层次里。 古明母今读 是白读层,读 是文读层,所以 “貌 ”的声母 放在声母第二层次里。 古泥母今读 是白读层,读是文读层,所以 “闹 ”的声母 放在声母第一层次里, 放在声母第二层次里。 古见母今潮州话文读、白读都是 ,所以 “教 ”的声母 不分第一、第二层次。 再看韵母,肴韵今读 是白读,今读 是文读,所以 放在韵母第一层里; 放在韵母第二层里。 最后是声调的层次,潮州话里古全浊和次浊声母去声字今白读是阳去调,今文读是阳上调,所以上述四个古浊声母去声字中 “效 ”读阳去调,我们把它放在声调第一 层次里, “校、貌、闹 ”今都是阳上调,我们把它们放在声调第二层次里。 阳 14 平、阴去不分文白读,所以它们也不分第一、第二层。 上述两种层次分析所依据的信息都是文白异读,但是后者更明了、科学,也更具有系统性。 主要原因是本文层次分析依据造成文白异读的最小对立元 一个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声调,而不是整个字音 (音节 )。 第二,用文白异读来确定层次的时间先後。 通常在方言里,来源于权威方言的文读层要比白读层来得晚。 所以我们可以凭借文白异读这一个特点来确定读音层次的时间先后。 下面是福州话的一个例子。 福州话虞 韵的读音有两种: 和 。 下面列出这两韵母的常用字读音,它们的文读音列於 “/”的右边:  须(胡须) 1/柱 6/住 6/ 蛀 5/树 6/拄 3/ 珠(目珠) 1/1  夫 1/麸 1/斧 3/扶 2/雾 6 主 3/注 5/输 1/乳(豆乳) 3/ 雨 6/芋 6/厨 朱珠 1/铸 句 5 文读音 //是同一层次的条件变异:  /___  /(阴去、阳去 ) /(其他声调 ) 虽然我们知道文读层 //是最晚近的一个层次,但是仍然无法知道 和韵孰先孰後。 只有我们逐字检察虞韵的文白异读情况后才能知道。 我们来比较福州话虞韵常用字的文白异读。 见表 : 表 文读层 白读层 须 1 1 柱 6 6 住 6 6 珠 1 1 主 3 3 注 5 5 蛀 5 5 树 6 6 15 输 1 1 乳 3 3 雨 3 6 芋 3 6 在上述的字音里, //这一层次只能作为文读音, 韵母也只能作为白读音,只有 韵母既可作白读音,又可作文读音。 当 作 白读音的时候,它对应的文读音是 //;当 作文读音的时候,它对应的白读音 。 请看表 “珠 ”“主 ”的文白读音的对比: 表 文读音 白读音 珠 1 1 主 3 3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表表示: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白读层 1 文读层 1   白读层 2 文读层 2   很明显,通过文白异读的双重关系我们可以将福州话虞韵的三个层次按时间的先後顺序排列 为: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 前面我们说过泉州话古豪韵一些字今韵母有三个层次: //。 其实,泉州话豪韵字的今韵母读音远比三个层次复杂。 表 是根据李如龙 199林连通主编 1993 排列出豪韵常用字的文白异读分布情况: 表 文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