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强制性条文摘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已有建筑物 2. 0 规划建筑物红线 1. 5 给水管 d≤ 300mm 0. 5 0. 15 300mm d≤ 500mm 1. 0 d500mm 1. 5 污水、排水管 1. 0 *1 0. 15 *2 热力管 1. 0 0. 25 烯气管 压力 ≤ 300kpa(压力 ≤ 3kg/cm2) 1. 0 0. 3 *3 300kpa压力 ≤ 800kpa ( 3kg/cm2压力 ≤ 8kg/cm2) 2. 0 电力电缆 35kv 以下 0. 5 0. 5 *4 35kv 以上 2. 0 高压铁塔基础边 2. 5 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 0. 5 0. 25 绿化 乔木 1. 5 灌木 1. 0 地上杆柱 0. 5=1。 0 马路边石边缘 1. 0 铁路钢轨(或坡脚) 2. 0 沟渠(基础底) 0. 5 涵洞(基础底) 0. 25 电车轨底 1. 0 铁路轨底 1. 0 *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 1. 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 0. 4m, 通信管道应作包封; *3:在交越处 2m 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作包封;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 0. 15m。 3. 0. 4 人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3. 0. 5 通信管道与铁道及有轨电车道的交越角不宜小于 60 度。 交越时,与道岔及回归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与有轨电车道或电气铁道交越处如采用钢管时,应有安全措施。 9. 3 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4. 0. 1 管孔需要量应按业务预测及具体情况计算,各段管孔数可参考表 4. 0. 1 的规定估算。 管孔数量表 表 4. 0. 1 期别 本 期 远 期 使用性质 用户电缆管孔 根据规划的电缆条数 馈线管道平均每 800 对占用不 1孔,配线管道平均每 400 对占用1 孔 中继电缆管孔 根据规划的光缆或电缆条数 视需要估算 过路进局电缆 根据需要计算 根据发展需要估算 租用管孔及其他 按业务预测及具体情况计算 视需要估算 备用管孔 23 孔 视具体情况估算 4. 0. 2 管道容量应按远期需要和合理的管群组合类型取定,并应留有适当的备用孔。 为便于维护和施工,水泥管道管群组合宜组成矩形体,高度宜大于其宽度,但不宜超过一倍。 塑料管、钢管等宜组成形状整齐的群体,形体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4. 0. 3 在一条路由上,为避免多次挖掘马路,管道应按远期容量一次敷设。 在远期管孔需要量过大的宽阔马路上,可将管道建在马路的两侧或建通道。 4. 0. 4 进局管道应根据终局需要量一次建成。 管孔大于 48 孔时,可做通道,由地下室接出。 9. 4 通信管道材料及选择 5. 0. 1 通信管道常采用的材料 主要有:水泥管块、硬质或半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管以及钢管等。 5. 0. 2 水泥管道:由于水泥管块一直是通信管道建设采用的主要管块,且技术成熟,价格低廉,水泥管块被广泛用在城区的主干和配线管道建设上。 水泥管块的规格和使用范围应符合表 5. 0. 2 的要求。 水泥管材 表 5. 0. 2 孔数 х 孔径 ( mm) 标称 外形尺寸 长 х 宽 х 高( mm) 适用范围 3х 90 三孔管块 600х 360х 140 城区主干管道、配线管道 4х 90 四孔管块 600х 250х 250 城区主干管道、配线管 6х 90 六孔管块 600х 360х 250 城区主干管道、配线管 5. 0. 3 塑料管道:由于塑料管道较水泥管道施工方便,并伴随塑料管材的价格降低,已逐步广泛用在通信管道的建设上。 5. 0. 4 通信用塑料管的材料主要有两种,聚氯乙烯( PVCU)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管,由于聚氯乙烯( PVCU)管的耐低温性不如聚乙烯管,在低于 70 度的特殊环境不宜采用聚氯乙烯( PVCU)管。 5. 0. 5 塑料管道结构有:单孔双壁波纹式塑料管、硅芯式塑料管、多孔式塑料管(包括蜂窝式塑料管和棚格式塑料管等)。 工程中使用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1. 双壁波纹式塑料管,其管道外径一般在 100—— 110mm 范围(也可按照需要生产),单根长 6m,可广泛用于城区内的主干、配线管道、桥梁上的主干管道建设等。 2.硅芯式塑料管,其内壁有硅芯层起润滑作用,磨擦系数小,被广泛用在光缆保护管。 硅芯管的外径在 32— 60mm 之间,每根长可达 2020m。 常用硅芯管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 5. 0. 51要求。 硅芯管的规格尺寸 表 5. 0. 51 序号 规格 外径 D( mm) 壁厚( mm) 适用范围 1 60/50mm 60 5. 0 光缆、配线管道 2 50/42 mm 50 4. 0 光缆、配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