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信用卡大量营销与品牌营销战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信实业银行和工行为白金卡客户提供 “5 万 +n”① 的临时授信,来变相提高最高循环透支额;而最 为 “贵族化 ”的中国银行长城国际白金卡,其授信额度高达 10 万美元。 信用卡 5 万元的额度屡屡被突破,而由于全面掌握持卡人的财务信息和获得优质客户的困难,使得信用卡市场面临着透支额度的潜在风险。 同时,信用卡市场还面临着营销成本风险、盈利风险和技术安全风险等。 三、中国信用卡品牌营销的战略性选择 笔者认为正确的金融决策应是实行信用卡品牌营销,其战略性选择思考如下。 战略性选择之一:消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准确 对于信用卡发卡行来说,一个优质的信用卡客户的条件是:拥有稳定的职 业和收入,爱好消费并可以接受负债消费,愿意支付透支带来的利息。 也就是说,银行希望客户的信用卡上总是有欠款,以累积他们的循环信用,并给银行带来利润。 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中国普通百姓并没有负债消费的习惯,他们往往在信用卡的免息期内即全额还款。 这是因为,消费者的心理及其行为与传统消费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消费文化所促成的消费习惯反映了一种最为特殊的消费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讲究内心修炼和顿悟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敛性、和谐性的整体特征,其消费习 惯属于节制、内控和适量的消费类型,多数人的消费支出总是要小于收入存量的。 况且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还处于不富裕状态,以及转型市场时期的社会 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各种潜在的风险使得中国消费文化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结构性的转变,即消费在总体上会依然处于收敛方式,不可能出现循环性透支消费指数的急剧飙升。 发卡行应深入 研究 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按职业 、社会阶层、心理或顾客需求等因素,正确地细分市场并研究其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开发的客户群即目标市场,明确服务重点。 发卡行必须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个性化产品,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形成 “异质化 ”和 “特色化 ”的产品和品牌。 通过整体营销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顾客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