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思维能力(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个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老师,在课上总是引出颇有趣味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 有时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有时从实验现象中引出问题;有时从生活实践中引出问题等等。 面对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不要身在教室,心在课外,也不要采取等待的态度,消极地去听同学的解答或老师的说明,而要主动参与第 6 页 共 13 页 讨论并力求想得迅速,想得正确。 由于是上课,自己想得对或错都可以及时 得到老师的肯定或纠正,这对于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低,突出表现在课堂学习效率低,课外的负担重。 原因之一是上课时自己退出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成为思维活动的旁观者。 当然,有的学生也想回答问题,但缺乏信心,害怕答得不对让同学笑话,其实大可不必,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中答错问题本是正常现象。 答得不对,引起争论也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再说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正是培养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难得机会,不应轻易放过。 ( 3)敢提问,会提问 自己发现问题以后,经过独立思考,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时 怎么办。 只有请教别人,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明明有问题,却不敢问人,原因是虚荣心在作怪。 他们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己,这种现象在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比较多。 在他们看来,似乎在学习中从来不提问的人,才是好学生;就是下了决心问同学和老师时,也是别人一讲就懂,其实并没真懂,只是怕别人说自己脑筋反应太慢。 当然他们也就不会深入地追问,更不敢与人辩论了。 其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在请教别人时,别人不仅不会看不起自己,反而会另 眼相待。 从老师角度来讲,学生有问题不敢问,就不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因此,也很难给以针对性的帮助。 可以这么说: 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什么叫会问呢。 第 7 页 共 13 页 首先,要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发问。 敢问不等于依赖。 有一位优秀生给自己规定了 “ 五不问 ” :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教科书或主要的参考书没有看过不问,老师留的问题未经深入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问题的关键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 有时,有的学生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刚一问,就被老师 “ 顶 ” 了回来。 原因很简单,老师从他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做出判断:他一没有认真看书,二没有认真思考。 因此老师先不回答,而是让他自己先看书,自己去思考。 可以说,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没有资格提问的。 其次,在提问过程中,也要坚持独立思考,自己提问只是要求别人稍加启发,或点拨一下。 卢嘉锡说: “ 学习中总难免有些问题自己搞不懂,就要请教别人,有什么疑难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也是一件乐事。 不过还要提倡独立思考。 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透,请人在关键的地方点一下,然后自己思考,这样费力些但收获会大得多。 ” 懂得了上述 的道理,当再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却让你回去看书的某一部分内容时,你就不会反感或自卑了。 直接告诉现成答案的老师,不见得是高明的老师,而能给你指出门路,让你经过自己的思考求得答案的老师才是高明的。 第三,要认真分析自己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因,还要分析别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高明之处。 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使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从而使得以后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有价值。 (二)要坚持独立思考 有人谈到学习的独立性时说,小学阶段是老师扶着走,中学阶 段是老师牵着走,大学阶段是老师领着走。 第 8 页 共 13 页 这个看法说明了一点,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独立性是逐步加强的。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 “ 自己走了 ” ,也就是要靠自己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独立地去解决问题了。 因此,在校学习期间,特别要注意克服依赖性,坚持独立思考,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经过自己付出的脑力劳动,获得真知;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学校学习期间,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更应当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想得不对的话,也比较容易得到及时纠正,如果长期依赖别人,只能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一天天退化。 坚持独立思考,才可以使思维能力发展到创造的水平。 所谓创造或创造性的活动,指的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 科学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创造而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前人的创造。 创造或创造性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思维能力(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