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答案要点: ( 1) 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 2) 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②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 为无鱼可捞,就会丧失跟前利益。 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体渔,能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 ③运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辩证法,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 ①“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②“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 o ③“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 ( 2020上海卷 ) 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 读 “西亚地理简图 ”,回答: ( 1) 2020年,美国先发制 人 对西亚国家 (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 该国的 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 农业区。 ( 2) 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海上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 海峡扼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 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 3) 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 及其周围地区。 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唯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___ (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 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 和美国 ,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 ____ 和。 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 ,或 ,或 ,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桐庐县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 资源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 共 17 页 第 9 页 解析: 本题以 2020 年的世界重要时事热点为切口,综 合考查学生对重要区域地理知识的认知程度。 明确世界石油的产、销状况,以及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亚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区和输出区,西 亚石油的生产和输出对全球的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 ( 1) C 美索不达米亚(或两河) 灌溉 ( 2) 霍尔木兹 红 ( 3) 波斯湾 E 日本 海运 输油管 收取油管过境费、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向产油国输出劳务 ( 2020全国卷) 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 106988 万吨标准煤、 130297 万吨标准煤。 读图 3 回答 下列各 题。 ( 1) 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A 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 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 1995 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D 1994 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 2) 2020 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 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 A 煤炭、石油 B 石油、水电 C 水电、天然气 D 天然气、煤炭 ( 3) 我国目前 A 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 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 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 D 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解 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学生对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及题意理解 能力 是影响本题解 题的关键 ,尤其是对第( 2)小题的解题。 (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的比重计算方法: A=。 以石油为例: A= = 45%) 答案: ( 1) D ( 2) A ( 3) D 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该 能 源 占 消 费 总 量 百 分 比 - 能 源 生 产 总 量 该 能 源 占 生 产 总 量 百 分 比能 源 生 产 总 量 该 能 源 占 生 产 总 量 百 分 比1 3 0 2 9 7 2 5 % 1 0 6 9 8 8 2 1 %1 0 6 9 8 8 2 1 %   桐庐县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 资源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 共 17 页 第 10 页 【 60 分钟能力训练 】 专题能力突破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状况与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东部耕地多,西部草原多 —— 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B.北方多煤,南方多磷 —— 地质史上植被覆盖情况不同 C.西南湿润,光照少,垂直地域差异大 —— 降水多,地形复杂 D.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田 —— 灌溉水源的丰富程度不同 2.关于图 1 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储量丰富的矿物性能源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 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 要原因 3.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因素 B.城市因素 C.人口因素 D.自然因素 图 9 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 4~5 题。 4.有关图 9 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地貌是黄土丘陵 B.该地盛行东北风 C.图示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 D.该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5.关于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大风日数较多而且集中 ⑤改良土壤,引水灌溉 ⑥植树种草,保持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⑤ 读下图,完成 6~ 7 题。 6. M 河谷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 制性因素是 (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热量 7.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 N 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 区位优势 ( ) A.接近市场 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交通运输方便 D.接近原料产地 桐庐县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 资源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 共 17 页 第 11 页 读‚京津唐城市群示意图‛(图 4),做 8~ 10 题 : 8.图中的特大城市有 ( ) A.①天津,②北京,③唐山,④秦皇岛 B.①北京,②天津,③秦皇岛,④唐山 C.①天津,②北京,③唐山 D.①北京,②唐山,③天津 9.下列产业中,属于利用区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是 ( ) A.汽车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电子工业 D.毛纺织工业 10.制约京津唐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 A.地形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交通运输 11. 2020 年 3 月 17 日,河流在 P 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12. Q 地 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13. 2020 年该河流上游发生严重干旱,但下游连续多年出现的断流现象并未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 ) ( ) A.下游地区降水充沛 B.跨流域紧急调水补充 C.上游地区大力节水 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调度管理 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 2020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