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合了她们的这一心理。 因此,她们极易受到暗示,把网上朋友看成是精神恋人,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关心和爱护,以此使心灵得到寄托和慰藉。 一旦网上恋人消失或无故中断联系,便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陷 3 入单相思境地,严重者甚至产生抑郁症 或精神崩溃。 3.产生游戏成瘾症 一些 15— 20 岁的男中学生,由于精力旺盛,过剩精力无处排遣,于是迷恋于极富刺激性的网上游戏。 他们常到街头网吧聚从联机游戏,废寝忘食,完全沉迷于游戏世界。 这样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严重影响了身心发展,个别青少年甚至混淆游戏世界和现实社会,走向犯罪道路。 (三)互联网的隐蔽性和难以监控性,极易造成网上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觉察,不必担心因泄漏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而失面子或危及自身利 益。 通常有一句话,“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正说明了这一点。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造成管理上难以控制,使一些人为所欲为。 青少年本身自制力和责任感比较弱,这种隐蔽空间极易诱惑他们产生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 他们或者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或者非法进入个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或者制造电脑病毒,引起整个系统瘫痪。 如 1999年 6 月 30 日香港警方破获一“电脑童党”,该党由 7 名 13— 15 岁的中学生组成,主犯年龄仅 13 岁。 他们破解信用卡密码,上网疯狂购物、赌博,致使 20 多名受害者损失近百万元。 二 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面对当今网络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的危害,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据研究,网络综合症这种现代病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我国也发生多例因此自伤的患者。 其主要表现为无节制地长时间上网,造成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低、生物钟紊乱、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严重者产生自残意识和行为。 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它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