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和亲政策的历史作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安静” 11。 唐太宗的和亲政策为武则天、 唐玄宗继承,然而到了玄宗时物质财富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府兵制逐渐遭到破坏,唐失去了武力统治边疆的充足力量,而武则天统治时期兴盛的后突厥和高丽,此时对于唐王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边境的安宁,唐先后遣固安县主,东光公主,宜芳公主嫁与奚国酋长;以永乐公主,静乐公主,东华公主,燕郡公主嫁与契丹首领,企图使它们臣服于 唐,这就形成了唐玄宗时期唐王朝的和亲高峰,然而由于边将安禄山等为了邀功,滥杀无辜,激成祸患,天宝四年( 745 年),“契丹及奚酋长各杀公主,举部落叛” 12, 和亲目的并没有达到。 唐代后期的和亲 唐代后期的和亲多集中在安史之乱爆发到唐穆宗执政的这一时期。 而按照和亲次数分,与回纥的和亲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和亲活动,和亲公主达到了七位之多。 这时候的唐王朝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强大实力,国家日益衰败,大国威风不再。 天宝十四年( 755 年)十一月,“安史之乱”发生,唐肃宗借回纥兵镇压叛乱。 至德元年( 756)年,唐肃宗封葛勒可汗 之妹为毗伽公主。 葛勒可汗在平叛叛军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乾元元年( 758 年),回纥向唐请婚,肃宗遂以宁国公主许嫁,而宁国公主也成为实际嫁到少数民族中去的第一位皇女,开了皇帝亲生女儿和亲的先例。 一. 唐代和亲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方面的影响 和亲对于唐以及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建中四年( 784),唐蕃盟约中说,唐与吐蕃‘代为婚姻 , 固结邻好,安危同体’ 13。 和亲对政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唐太宗曾说:“北狄风俗,多出内政,亦即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 三十年来无事” 14。 通过和亲之后的血缘关系 ,以达到其稳定边防的政治目的。 和亲之策,不同于武力扩张,“实为天 下幸甚” 15。 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唐太宗对待周围民族的方略是“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 ” 16 他的包括“和亲”在内的一切决策,都是围绕着这一方略进行的, “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 17。 经济方面的影响 和亲一方面是公主的出塞,另一方面则是财物的相互赠送。 在和亲过程,财物交易额 非常大。 如唐太宗拟将新兴公主嫁与薛延陀首领夷 男时,曾“征夷男备亲迎之礼。 ”于是夷男便“税诸部羊马以为聘礼”。 但是,“夷男先无府藏,调敛其国,往返且万里,即涉沙 ,无水草,羊马多死,遂后期。 太宗于是停幸灵州。 既而其聘羊马来至,所耗将半。 议者以为夷狄不可礼仪畜,若聘财未至而与之婚,或轻中国,当须要其备礼,于是下诏拒其婚。 ” 19夷男需要“税诸部”和“调敛其国”,说明需要的“聘礼”数目是相当惊人的。 而作为唐王朝来说,出嫁公主的“婚资”也是惊人的。 《旧唐书 》记载,唐朝时候每出嫁一位公主仅礼费就要 500 万贯。 在正常的年份下,唐朝政府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政府的负担过重,无力承受,最后导致婚资太高而拖延婚期。 元和八 年( 813 年)礼 部尚书李绛提出了筹集出嫁公主婚资的办法:“我三分天下赋,以一事 边。 今东南大县岁赋二十缗,以一县赋为婚赀。 ”圣历元年( 698 年),默啜可汗在要求与唐和亲的同时,向唐索取农具 3000 具,谷种 10 万 和铁数十万斤。 而据《册府元龟》卷 999《外臣部 .互市》记载,开元十五年( 727 年)唐玄宗在宴请突厥酋长 时,“仍许于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之所”。 可见唐与突厥的互市传统一直延续 下来,并对双方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唐太宗曾说:“昔国家与突厥和亲,华夷安逸,甲兵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