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文化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四个字为班级的班训,又亲 自动手做成艺术字贴在教室的正前方,与国旗交相辉映。 “净”是提示每一个同学都要养成良好 4 的卫生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营造一个洁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敬”提醒同学要尊敬师长,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同学之间更要团结友爱;“竞”就是要在班中养成积极友好的竞争意识,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进”希望同学们都有一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上进心,为班级和自己的进步而不断奋进。 再比如,在前面黑板的左下角,班级特地开辟了一个“名言角”。 按学号,每天由一名学生将自己寻找到的认为有意义的名言警句工整地书写在“名言角”内,利用每天晨会课的 2 分钟时间,由摘选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句名言,并要求每人准备一本名言簿 ,逐日将每日一名言摘录在本子上。 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校首届“读书节”比赛中,我班没有获得“书香班级”的称号,同学们都很难过。 但是是首届“读书节”,学校本着鼓励的原则,给每个班都发了奖状。 宣传委员拿到奖状后,把本来贴在后面黑板上奖状贴到了前面的黑板上方,并且提醒大家要不断警示自己,尽最大努力使班级的各方面都走 在年级前列。 教室文化建设的功能就在此就完全呈现出来了。 此外,班级还可以开辟“七色花”(就是将每位学生的照片当作花蕊,一个进步或者一个优点可获得一个花瓣,贴在花蕊外围,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灿烂)、图书角,摆放一些小盆景等等。 这些小而新的设计,对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 除了教室,学生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走廊了。 我们学校是一个全新的学校,走廊宽大,而且两边都贴着瓷砖。 我觉得这是一块宝地,便开始了每月一期的主题墙布置。 有时候粘贴学生的书画作品,有时候是手工制作、学生习作,有时候是手抄报、剪报,有 时绘画高手干脆用水粉颜料直接在墙上潇洒露一手。 一块小小的墙,就是一片大大的天。 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相互沟通了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在,你走进我们学校,你会发现我们学校的“每一条走廊都会说话”。 二、以多彩的行为文化丰富人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 在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时,我主要依据 三个原则:一是教育性,活动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是趣味性,班级活动要精心设计,力求生动形象,丰富多样,新颖独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 三是自主性,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订计划、组织活动,教师能善于在关键处帮助他们,把合理辅导与独立自主统一起来。 5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我尝试了的“作文教育”法。 在小学,很多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 或许很多老师只是把写作文单纯地 当作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而没有意识到写作文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其实这两者是完全可以紧密结合的。 开学初,我会让每个学生准备好一本硬抄本,坚持每周完成两至三篇的小作文。 不一定每篇都要求很长,但每篇都必须写真人真事,每月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作文是在写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要写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这些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