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达标或者超标,提前 5 年国内生产总产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产值比 2020 年翻两番,到 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作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围绕一个目标‛。 通过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发挥西安的科技优势,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提升科技竞争力,加速原始性创新研究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壮大创新源头,加强创业孵化,推进科技产业化,使西安成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区、西北经济的带动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为提高西安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建强创佳‛ 和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15 —— ‚激活一个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经济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 必须以激活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使企业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产业技术的主要引领者。 —— ‚突出两条主线‛。 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在西安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突出创新环境建设在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将环境建设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主线。 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把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相关部门、中介服务机构、公共创新平台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化的融合与促进,形成开放、竞争、合作、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 —— ‚构筑三个平台‛。 坚持市场导向,集成创新资源,重点加强科技创新条件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创新项目不断涌现,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初创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 ‚建设四大体系‛。 构建和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管理调控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政策环境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 好的生态环境和肥沃的土地。 —— ‚实现五流畅通‛。 逐步走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地方、部门所有和创新资源封闭的僵局,构建开放式、网络化的资源合作共享体系,实现信息、人才、知识、技术、资金五位一体的畅通流动。 —— ‚做强六大产业‛。 以西安高新技术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软件加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16 工产业集群、航空航天制造业产业集群、环保及新材料技术产业集群,造就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再造西安科技发展的新优势。 今后 3— 5 年,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 控的引导作用,以市场为主导,加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成整合,按照项目牵引、政策推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程、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工程、军民两用技术融合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工程、重大科技产业化推进工程、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程,构筑西安科技创新主框架,打造西安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开放、融通、竞争、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四、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任务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是产业经济的基础、社会财富的源泉、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这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要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继续深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企业化转制步伐,鼓励科研机构转制建立一批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为企业技 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坚持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在重点行业和产业密集的地区建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17 立专业创新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使其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产业未来技术的主要引领者。 要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 2%,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 5%以上。 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纳入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在企业创办、融 资担保、财政贴息、技术资产入股比例、基础条件共享、中介服务、科技计划立项、成果评审、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与国有组织一视同仁。 扶持和培育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到 2020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达到 60家,过千万元的达到 500 家,民营科技企业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的 60%。 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外资企业在西安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开展本土化创新活动。 按照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企业探索建立多种多样的激励和约束 模式,如创业股、劳动积累股、技术入股、年薪制、股票期权、期股、收益分享制、利润分享制等。 进一步探索创新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模式,发展国内外的合作创新、虚拟创新、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各种创新组织到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设立创新组织。 处理好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引进的评估、评价制度,确保技术引进的高起点、高水平,避免重复。 尤其要重视引进高新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主技术配套和创新能力。 企业应围绕技术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18 果知识产权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引导企 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进一步加强集成创新 西安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密集,创新实力雄厚。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挖掘潜在能力,壮大创新源头,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为区域发展服务。 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与企业共建技术开发实体;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共同攻关,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技术 难题;围绕产品,面向市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其参与实施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帮助示范企业提高吸引和培养各类创新人才的能力。 以西安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关键技术开发项目为核心,与国家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创新,如合同创新、项目合伙创新、基地合作创新、基金合作创新、研究合作创新。 利用国家属科研机构属地化的机遇,把高等院校、部省属科研院所、军工企事业单位纳入西安科技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给予必要的政 策倾斜,使他们 在西安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是西安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安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重点实验室要根据西安市科技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发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19 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到 2020 年组建 5— 10 个重点实验室。 要按照‚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对符合产业调整方向和西安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的国家和省部属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采取挂牌子的方式 , 或由地方财政投资, 以项目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 与国家科研机构、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或者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 要在高等院校和部省属科研机构中,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依靠政府、科研院所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到 2020 年组建 3050个在国内有优势和特色的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使他们成为构建西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 依托行业领域具有比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研究条件,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批能够提供多种综 合性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支持建立民间研究开发机构,在降低设立条件、自主选择组织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真正实行国民待遇。 支持和引导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科研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把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纳入西安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孵化器的专项发展计划,设立支持孵化器建设与运作的专项资金,支持在孵企业,促进孵化器建设朝产业化方向发展。 根据西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要,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建设计划,推进孵化器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积极探索新 的孵化器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使科技企业孵化器向形式多样化、投资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作企业化、组织网 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 络化发展。 到 2020 年,建成 10大孵化基地: 863软件产业孵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基地,光电子产业孵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信息安全产业孵化基地,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孵化基地。 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创建孵化器,特别是组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 推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成立国家级或省、市级技术 转移中心,创办科技园和科技型企业。 到 2020 年建成 3— 5 个比较完善、成效明显的大学科技园。 建设国际软件园,进一步做好软件创业企业孵化,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软件研究开发基地、最有竞争力的软件出口基地和软件人才培养和软件人员劳务输出基地。 到 2020 年,软件销售收入达到 60亿元, GDP22 亿元,出口 1亿美元,就业 3万人;到 2020 年,软件销售收入达到 240亿元, GDP100亿元,出口 7 亿美元。 进一步做好软件创业企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