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自然灾害及影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833~834页 996年 关西、灵、夏、环等地 潼关,西至灵州、夏州、环庆等地震,城廓庐舍多坏。 《宋史五行志》卷六六第 1483页 1007年 宁夏固原瓦亭寨 乙丑,渭州瓦亭寨在、早霜杀稼,地震者四。 《宋史五行志》卷六六第 1484页 1010年 灵州 冬十月,灵州地震,坏庐舍,压人甚多。 《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二 1054年 镇戎军(固原) 知制诰刘敞言:“„„今臣窃闻镇戎军地震,一夕三发,去臣所言,五日之内耳。 ” 《长编》卷一七七第 4294页 1092年 环州,镇戎军 十月庚戌,环州,镇戎军地再震。 《甘肃通志 》卷二四 1117年 熙河路、环庆路、泾原路 政和七年六月,诏曰:“熙河、环庆、泾原路地震径旬,关堡、城壁、官私庐舍并皆催塌,居民复压伤甚众,而有司不得闻。 《宋史五行志》卷六七部第 1486页 1143年 银川附近 十三年三月,(兴州)地震,逾月不止。 《宋史夏国传》卷四六八第14024页 1143年 夏州地区 夏四月,出黑沙,阜高数丈,广若长堤,林木皆没,陷居民数千。 《西夏书事》卷三五 1219 年 镇戎军 „„掘出方砖一块,上刻大金兴定三年六月十八日巳时地动,将镇戎军屋宇推塌 见固原的“明 代砖刻” ` 1227年 银川地区 六月,太白入东井,地大震,宫室多坏,王城夜哭。 《西夏书事》卷四二 地震的发生,尚无明显的规律可寻,并具有着不可预见的破坏性,其破坏程度之大,往往是其他一些自然灾害所不能及的。 银川平原是地震多发地带,历史上地震留下的痕迹依然存在。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西夏三号凌西北碑亭基址的过程中,发现在圆形的台基面上,出现有无规则的裂缝,且分布甚广,并延伸贯穿于圆形基址外,裂缝宽 1~4厘米不等,深可通底,初步认定为地震所致。 4. 其他种类的自然灾害 除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外 ,蝗灾也是西夏境内具有一定危害的自然灾害,并有早蝗相连的趋势。 如公元 1027年、 1033年、 1076年陕西境内就发生了旱蝗之灾。 由于蝗虫繁殖快,食性杂,且具有飞翔能力,所以危害甚大,往往在蝗群过后,草、皆稼空,土地一片荒芜,对农牧业生产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历史上西北地区的蝗灾多发生于关中地区,其次为陕北、陇东、宁夏等地区。 西夏东部也可能受此次蝗灾的影响。 西夏是一个农牧并举的王朝,蝗灾不仅危害农业,而且对牧业的危害更大,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曾经有过因蝗灾而大规模迁徙的例子。 此外,还有鼠灾,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公 元 1042年),史载:“有黄鼠数万,食稼且尽 ,国中大饥。 ”知延州庞籍也曾上言:“下境鼠食稼,且旱。 ”这是西夏遭受鼠灾的明确记载,但西夏所遭受的鼠灾应不止于此。 西夏王朝所处的西北地区由于受冬季季风的强烈影响,加上干燥的气候,所以容易诱发风尘天气,严重时发展为大风和沙尘暴。 在文献中尚未见到沙尘天气的明确记载,但在西夏文献中有一种“灰风”,“天边灰风一起,地边黑草不植”。 讲的是能将地上草刮起的大风。 此外西夏也有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史籍中有零星的记载,在此恕不详述。 通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