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数字推理题十大规律详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答案】 A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 题中第二个数字为 4,第一个数字为 2,“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 2,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 3;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 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 4。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 X 我们发现“倍数”分别为 2, 3, 4, X。 很明显“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但他们之间的正负号是交叉错位的,由此戴老师认为我们可以推出 X=5,即第五个数为 485=240,即答案为 A选项。 备考规律三:求和相加式的数列 规律点拨:在国考中经常看到有“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这种规律的数列,以下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该类型的数列 【例题】 56, 63, 119, 182, () A. 301 B. 245 C. 63 D. 364 【答案】 A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求和相加式的数列,即“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 于第三项”,我们看题目中的第一项是 56,第二项是 63,两者相加等于第三项 119。 同理,第二项 63与第三项 119相加等于第 182,则我们可以推敲第五项数字等于第三项 119与第四项 182相加的和,即第五项等于 301,所以 A选项正确。 备考规律四:求积相乘式的数列 规律点拨:在国考及地方公考中也经常看到有“第一项与第二项相乘等于第三项”这种规律的数列,以下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该类型的数列 【例题】 3, 6, 18, 108, () A. 1944 B. 648 C. 648 D. 198 【答案】 A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求积相乘式的数列,即“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我们看题目中的第一项是 3,第二项是 6,两者相乘等于第三项 18。 同理,第二项 6与第三项 18相乘等于第 108,则我们可以推敲第五项数字等于第三项 18 与第四项 108 相乘的积,即第五项等于 1944,所以 A选项正确。 备考规律五:求商相除式数列 规律点拨:在国考及地方公考中也经常看到有“第一项除以第二项等于第三项”这种规律的数列,以下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该类型的数列 【例题】 800, 40, 20, 2, () A. 10 B. 2 C. 1 D. 4 【答案】 A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求商相除式的数列,即“第一项除以第二项等于第三项”,我们看题目中的第一项是 800,第二项是 40,第一项除以第二项等于第三项 20。 同理,第二项 40除以第三项 20 等于第四项 2,则我们可以推敲第五项数字等于第三项 20 除以第四项 2,即第五项等于 10,所以 A选项正 确。 备考规律六:立方数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 8, 27, 64, ( ) A. 125 B. 128 C. 68 D. 101 【答案】 A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立方数”的数列,即第一项是 2的立方,第二项是 3的立方,第三项是 4的立方,同理我们推出第四项应是 5的立方。 所以 A选项正确。 (一)“立方数”数列的变形一: 【例题】 7, 26, 63, ( ) A. 124 B. 128 C. 125 D. 101 【答案】 A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立方数”的数列,其规律是每一个立方 数减去一个常数,即第一项是 2的立方减去 1,第二项是 3的立方减去 1,第三项是 4 的立方减去 1,同理我们推出第四项应是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