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说”。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差异。 (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③、你爱读《琵琶行》和《夜闻歌者》两首诗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说明:知识的海洋是无穷的,必须培养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能力。 “课外拓展”设计的题目,给了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同时又能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研究性阅读。 】 《锦瑟》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理解内部结构;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育星教 育网 —— 中学语文资源站( )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 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 “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饮冰室文集 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 解说: 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 “斯芬克思之谜 ”。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 (约 813— 约 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 )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 (837 年 ),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 (僧儒 )李 (德裕 )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858 年 ),这年诗人 46 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亡妻的深情悼念; 作者的自伤。 五、 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 大意是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 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 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 ?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 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育星教 育网 —— 中学语文资源站( )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 (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 )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 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 “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 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 !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 是够美的了。 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 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 (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 )。 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 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 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书设计] 六、 分析其他几种理解 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 “此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 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 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 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直抒胸臆)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育星教 育网 —— 中学语文资源站( )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 ?(摘自张中行著《诗词 读写丛话》 ) 七、 教后记: 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 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习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 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 :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清代赵翼《论诗》 )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 ) 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 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分段投影显示 ):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 58 字以内为小令, 59— 90 字为中调, 91 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 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 主要风 格 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约艳丽 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南渡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 壮怀高唱 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 哀感低吟 姜夔、张炎 三、研习《虞美人》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育星教 育网 —— 中学语文资源站( )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 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 \39。 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 2.具体研习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 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 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 挖掘词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 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 (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人的感受 (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 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 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 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育星教 育网 —— 中学语文资源站( )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