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学习辅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④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自三烯等过敏介质。 ( 1)各种休克 如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等。 ( 2)急性肾衰竭。 ( 3)急性心功能不全。 多巴胺适合于各种休克,其机制如下: ① 激动 β 1受体,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增加 ② 激动 α 受体,血管收缩,维持 Bp③ 激动 D1受体,肾、冠脉、肠系膜血管扩张,保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 ④ 排 钠利尿 从上述机制可知,多巴胺对心肌收缩力减弱、肾血注量减少的休克特别适合。 (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2)房室传导阻滞。 ( 3)心脏骤停。 ( 4)感染性休克。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重点与难点 :掌握该类药物对受体及其亚型的选择性和分类、临床应用 受 本 药 物 3221. β..121 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苄明 吡唑嗪 育享宾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 美托洛尔、阿替 洛尔、艾司洛尔、醋丁洛尔 拉贝洛尔 二、各类药物特点 (一) α 受体阻断药 熟悉各类 α 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α 2受体阻断药 该类药物以本酚妥拉明为代表,其主要临床应用为 ( 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 2)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术前准备。 ( 3)抗休克。 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主要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2受体阻断药 育亨宾,用于阳萎。 →血管收缩→ 黏膜水肿减轻 支气管分泌减少 →改善呼吸 (二) β 受体阻断药是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类药物。 ( 1) β 受体阻断作用 ① 阻断心脏 β 1受体,致心率减慢、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② 阻断 肾小球旁器细胞 β 1受体,抑制肾素释放。 ③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 β 1受体,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 2)内在拟交感活性 部分药物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主要表现在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和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作用较弱。 ( 3)膜稳定作用。 ( 4)其他 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眼压等。 ( 1)心律失常 过速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 ( 2)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但变异型心绞痛禁用。 ( 3)高血压 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 ( 4)充血性心力衰竭 但急性心衰不用。 ( 5)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中毒危象。 ( 1)心血管反应 可致重度心功能不全、房室完全阻滞甚至心脏骤停。 ( 2)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 ( 3)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可致原病情加重。 ( 4)其他 偶见失眠、幻觉和抑制症状。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自学) 第十一章 全身麻醉药(自学)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重点与难点 : 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一、药物分类 ( 1)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氟西泮、氯氮卓、 奥沙西泮、三唑仑。 ( 2)巴比妥类: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 ( 3)其他:水合氯醛、甲丙氨酯、格鲁米特、甲喹酮。 二、 苯二氮卓类 该类药物为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分为长、中、短效类。 (一)作用与临床应用 ( 1)抗焦虑作用 小于镇静剂量即具有该作用,主要用于焦虑症。 对持续性焦虑状态宜用长效者;对间断性严重患者宜用中、短效类。 ( 2)镇静、催眠作用 常用于镇静催眠,亦用于麻醉前给药。 ( 3)抗惊厥作用,为广谱抗惊药,用于: ① 各类惊厥:破伤风,癫痫、小儿高热、药物中毒等所致惊厥。 ②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其他类型癫痫选用硝西泮、氟硝西泮。 ( 4)中枢性肌松驰作用 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肌张力增高或局部病变所致肌痉挛。 (二)作用机制 增强 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促进 GABA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增加 GABA所致的 C1通道开放的频率,促使 C1内流增加,加强 GABA的抑制效应。 三、巴比妥类 该类药物依剂量的增加可出现镇静、催眠、抗惊、麻醉,过量可抑制呼吸甚至致死。 连续用药可出现耐受性和成瘾性,已很少用于镇静催眠。 临床应用: ① 癫痫持续状态; ② 抗惊厥; ③ 麻醉:如硫喷妥可用于诱导麻醉及短时麻醉。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重点与难点 :不同类型的癫痫的药物选用 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 一、作用机制 癫痫发作为脑神经元突 发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组织扩散而引起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为: ( 1)加强脑内 GABA 介导的抑制作用。 ( 2)干扰与动作电位有关的 Na+、 Ca2+、 K+等离子通道,抑制异常放电或阻止放电向周围扩散。 二、不同类型癫痫的药物选用 ( 1)癫痫大发作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钠 ( 2)小发作 乙琥胺、氯硝西泮、丙戊酸钠。 ( 3)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苯巴比妥。 ( 4)难治性癫痫辅助治疗 加巴喷丁、托吡酯。 三、苯妥英钠的临床用途 ( 1)抗癫痫 为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 首选药。 ( 2)中枢疼痛综合征 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 3)心律失常 主要为室性心律失常及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 四、抗惊厥药 ( 1)药物 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地西泮、硫酸镁等。 ( 2)应用 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癫痫大发作、中枢兴奋药中毒等所致惊厥。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重点与难点 :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分类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一、抗精神失常药分类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 ( 1)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等。 ( 2)硫杂蒽类:氯 普噻吨、氯哌噻吨等。 ( 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等。 ( 4)其他类:五氟利多、舒必利等。 抗抑郁药 ( 1)三环类:丙米嗪、地苷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 2)其他:马普替林、诺米芬新、氟西汀。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 抗焦虑药: 苯二氮卓类、 丁螺环硐等。 二、氯丙嗪 (一)药理作用及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 ( 1)抗精神病作用 与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一皮质多巴胺通路的 D2受体有关。 ( 2)镇吐作用 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 3)体温调节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 温调节失灵,体温可随外环境变化而升降。 (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氯丙嗪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的作用。 ( 5)内分泌系统 促进泌乳,抑制促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 6)锥体外系统 长期应用出现锥体外症状。 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 α 受体、 M受体作用,无治疗价值,多表现为副作用。 (二)临床应用 ( 1)精神病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 2)神经症 ( 3)止吐 ( 4)呃逆 ( 5)人工冬眠 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中毒性高热、惊厥、甲状腺危象、妊娠毒血症及用于低温麻醉等。 (三)不良反应 ( 1)一 般不良反应 嗜睡、无力、视力模糊、鼻塞、口干、心动过速、便秘等;静注可至直立性低血压;长期应用可致乳房肿大、溢乳、闭经及生长减慢等。 ( 2)锥体外反应 包括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 3)变态反应 皮疹、光敏性皮炎,肝损害,粒细胞减少等。 ( 4)急性中毒 大剂量可致急性中毒,昏睡甚至死亡。 三、丙咪嗪、碳酸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见统编教材) 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病(自学) 第十六章 中枢兴奋药(自学) 第十七章 镇痛药 重点与 难点 :阿片受体的分裂 阿片受体的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及拮抗药 吗啡的作用及临床作用、不良反应 该类药物属于中枢性镇痛药,通过激动中枢脑内、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灰质的阿片受体而发挥镇痛作用,同时因具有镇静作用而使病人“不痛不苦”,适于各种剧痛。 一、阿片受体的亚型及药物的选择性 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四种亚型,即 μ 、κ、δ和σ,药物对各种亚型受体的选择性不同,故镇痛效果不完全一致,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有喷他佐辛、烯丙吗啡、丁丙诺啡;拮抗药有纳洛酮、纳曲酮;其余为完全激动药。 二、吗啡 (一)药理作用 ( 1)镇痛作用 对阿片受体 μ 、δ和κ均有激动作用,并能消除由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 ( 2)镇静 ( 3)呼吸抑制 ( 4)镇咳 对多种原因所致咳嗽有效 ( 5)其他 致瞳孔缩小;可致恶心,呕吐 可致便秘、胆囊内压增高、诱发支气管哮喘、排尿困难等。 舒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可致直立性低血压。 (二)临床应用 其机制为: ( 1)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 2)镇静,消除患者恐惧情绪,减少心脏负荷,利于消除肺水肿。 ( 3)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 (三)不良反应 、呕吐、呼吸抑制、嗜睡、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 、成瘾性 ,昏迷、呼吸抑制、瞳孔极度缩小,紫绀等,最后可死于呼吸麻痹。 三、其他镇痛药 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等,在镇痛强度、维持时间、临床应用及成瘾性与吗啡进行比较。 四、阿片受体拮抗药 —— 纳洛酮、纳曲酮 临床应用: ① 对吗啡类镇痛药急性中毒的解救; ② 对吸毒成瘾者的诊断。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重点与难点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分类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一、药物分类 ( 1)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 2)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 ( 3)吡喹酮类 保泰松、羟布宗。 ( 4)其他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二、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下列共同药理作用。 ( 1)解热作用 能降低发热者体温,而对正常者无效。 ( 2)镇痛作用 对各种慢性持续性钝痛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如头痛、神经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 对内脏绞痛及剧痛无效。 ( 3)抗炎作用 能缓解炎症症状。 上述药理作用机制均与抑制 PG 合成有关。 阿司匹林 除上述作用外,还能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三、阿司匹林 (一)临床应用 ( 1)解热 ( 2)镇痛 ( 3)抗炎抗风湿 ( 4)防治血栓形成 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血栓形成,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等。 (二)不良反应 (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刺激胃黏膜,严重者可致胃出血。 ( 2)凝血障碍 ( 3)变态反应 可出现荨麻疗,血农牧民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阿司匹林哮喘”(支气管痉挛)甚至过敏性休克。 ( 4)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可出现水杨酸中毒的表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等,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可加速 水杨酸排泄而纠正之。 ( 5)瑞夷综合征 少见,表现为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 四、抗痛风药(略)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 重点与难点 :正常心肌电生理及心律失常产生机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备药的主要适应证 该类药物适用于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 一、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 在正常心肌电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 冲动形成障碍,包括 ( 1)自律性异常 主要表现为自律性增高。 ( 2)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障碍 ( 1)单纯性传导障碍 ( 2)折返激动 指一个冲动沿曲折的环形通路返回到其起源的部分,并可再次激动而继续传播的现象称折返激动。 二、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 ,终止或取消折返激动 ( 1)绝对延长 ERP。 ( 2)相对延长 ERP。 ( 3)使相邻细胞 ERP 趋向均一。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I 类 钠通道阻滞药,包括 IA、 IB和 IC 类。 IA 类:适度阻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IB 类:轻度阻钠,利多卡 因、苯妥英钠等。 Ic 类:重度阻钠,氟卡尼、青罗帕酮等。 I 类: β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II 类:选择性延长复极药,胺碘酮、索他洛尔等。 IV 类:钙拮抗药,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等。 其他类 腺苷。 四、临床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因应用不当亦可致心律失常,下列选药可提供参考。 广谱抗心律失常 治疗各种窒上性和窒性心律失常,可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氯卡尼、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 抗室上性心律失常 可选普蔡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维拉帕 米、地尔硫卓、 腺苷等。 抗窒 性心律失常 可选利多卡因、苯。药理学学习辅导(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人员的配备及技术力量、管理能力; ( 3) 安装使用的环境及设施条件; ( 4) 经费来源情况; ( 5) 投资效益预测; ( 6) 选型理由(国内外同类仪器的使用情况比较),技术指标; 申请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审批手续: ( 1) 根据建设计划,申请单位把定货申请和《菏泽医专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论证报告》一并交设备科审核汇总。 无可行性论证报告,不予受理。 ( 2) 根据可行性论证报告
,因为我们收到了,所以我们应该主动的联系我们收到的这个邮件上的联系方式,然后问一下, 能不能给予代理推广业务,然后问一下你们是通过什么邮件群发软件进行群发的。 我这里有功能更强大的软件群发软件,要不要换一下。 对方说了邮件群发的名字以后,马上去网上搜索这个名字,然后发现邮件群发软件以后,自己抓紧用一下试一下 ,就可以知道这个软件是否真实有效了。 其实软件群发软件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软件能否发出去
基因食品。 从理论上讲,通过这种手段,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所需要的食品。 例如,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就可以获 得具有相应基因的品种。 还可以缩短获得新品种的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作物的营养价值,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物质,如有药用价值的物质、维生素、工业上用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 发展转基因食品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所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生产成本。
转 率 资 本 年度销售额 ———— 100 3 周转率 ————— 100 净 资 产 4 固 定 比 率 净资产 ————。
售收入 5 亿元以上) 企业名称 2020 年销售 收入(亿元) 2020年销售收入(亿元) 2020年预期销售收入(亿元) 4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 12 15 20 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 12 15 1520 荆门众和纺织有限公司 8 10 12 湖北金龙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8 12 湖北兴农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5 10 12 钟祥盘龙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0 5 20
茶氨酸具有提高大脑功能、防癌抗癌作用。 ( 5)生物碱 茶叶中生物碱具有抗癌、兴奋大脑中枢神经、强心、利尿作用。 2 茶叶的保健防病功能 茶具有多方面的防病保健功能,营养学家于若木赞赏 “ 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天然的最佳中药 配方 ” ,下面我们分别从中医和西医角度探讨茶的防病保健功能。 从中医角度探讨茶的防病保健功能 中医对茶的利用历史已有数千年,《本草纲目》上描述: “ 茶,苦、甘、微寒,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