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珠宝企业的组织人事关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明确的价值观 —— 想要什么。 什么重要。 3. 良好的自我状态 —— 朝 气蓬勃,奋发向上 二.领导者应具备其他素质 1.自信; 2.对人对事做到诚实; 3.坚韧但不固执; 4. 勇于创新,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接受新事物; 5. 爱岗敬业,具有责任感; 6. 虚怀若谷; 7. 身先士卒,平等待人。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讲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策划; 2.善于扮演名誉领袖,即能代表企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企业知名度; 3.善于领导; 4.善于交友; 5.善于接收信息; 6.善于沟通; 7.善于谈判; 8. 善于处理危机; 9. 善于分配企业资源; 10.善于利用时间。 二. 领导者应掌握的基本理论 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除了掌握管理科学之外,还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理论。 同时还要知道如何在实践中摸索、积累、总结经验。 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的是激励理论。 激励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鼓励人们朝着所期待的目标采取行动。 激励是一个心理过程,通俗的说就是激发员工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满足需要是激励的手段。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 William James研究发现,一次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而受到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到 80%~90%。 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 3~4倍。 以下几种理论非常重要: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所谓“七情六欲”,人活着都有需要,从广义上分为两类,即生理需要(六欲)和心理需要(七情)。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如下图所示: 自我实现需要 (成就、胜利、自我实现) 尊重需要(赏识、提升、地位) 社交需要(友谊、归属、接受) 安全需要(工作安全、医疗保险、退休福利) 生理需要(衣食住行) 该理论并非说每个人的需要都按此顺序从低向高发展, 据统计,美国社会中近20%的人处于生理和安全需要中,近 80%的人处于社交需要中,不足 1%的人处于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 该理论告诉管理者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需要采用的激励手段也应不同。 2.双因素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论阐述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环境中,这些因素可以转换。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金钱、监督、地位、安全、 工作环境 、政策、人际关系 工作本身、赏识、提升、 前途、责任、成就、荣誉 重要的是,该理论告诉管理者: 若企业只注重提供保健因素,而忽视激励因素,那么这个企业将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反之亦然,保健因素未得到满足的员工会产生不满,企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两种因素若都得不到满足,员工会离职。 在珠宝行业中,就如其它行业一样,由于就业的压力 ,许多人虽不能满意企业提供的保健因素(可能激励因素更少),迫于生计,仍留在企业中。 事实上这对企业是相当不利的。 因为,当员工一有更好的机会,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跳槽,即使在职期间,他们也无法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一点是许多管理者应该重视的。 问题是许多管理者认为“你不干,自然有别人愿意干”,实质上,这种人事的频繁变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