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了解学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需要相联系。 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例如,一个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笑。 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社会性的。 该研究所得 1岁半和 3 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次数比较见下表: 表 1 1 岁半和 3 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年龄 自己笑 对教师笑 对小朋友笑 总数 次数 % 次数 % 次数 % 次数 % 1 岁半 67 47 7 121 100 3 岁 117 334 298 749 10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 1 岁半到 3 岁,儿童非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 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 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 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喝足、尿布干净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 1~ 3 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 但总的来说,在 3 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3~ 4 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 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 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 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和性质。 成人对幼儿不理睬,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幼儿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幼儿的情绪情感正日益摆脱同生理需要的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儿童情绪影响很大,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最主要动因。 (三)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有些 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 1 岁的婴儿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 例如对他微笑,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婴儿会马上哭起来。 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 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富切尔对对 5~ 20 岁先天盲人和正常人面部表情后天习得性的研究发现,最年幼的盲童和正常儿童相比,无论是面部表情动作的数量,还是表达表情的适当程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正常儿童的表情动作数量和表达表情的逼真性,都随着年龄增长有进步,而盲童则相反。 这说明,先天的表情能力只能保持一定水平,如果缺乏后天的学习,先天的表情能力会下降。 盲童由于缺乏对表情的人际知觉条件,其表情的社会化受到了障碍。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 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一)丰富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其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这一点在前面的情绪的分化中已经涉及,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少数的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分化、增加。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有 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 例如, 2~ 3 岁年幼的儿童,不太在意小朋友是否和他共玩,而对幼儿,小朋友的孤立、不和他玩,以及成人的不理,特别是误会、不公正对待、批评等,会使幼儿非常伤心。 (二)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如,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而年长儿童则已包含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学前儿童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根据与认知过程的联系,情绪情 感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水平: 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与生理性刺激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 例如,婴儿听到刺耳的声音或身体突然失持,都会引起痛苦和恐惧。 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陌生人表示友好的面孔,可以引起 3~ 4 个月婴儿的微笑,但对于 7~ 8 个月的婴儿,则可能引起惊奇或恐惧。 这是因为前者的情绪尚未和记忆相联系,而后者则已有记忆的作用。 没有被火烧灼过的婴儿,对火不产生害怕情绪,而被火烧灼过的儿童,则会产生害怕情绪。 儿童的许多情绪都是条件反射性质的,也就是和记忆相关联的情绪。 3.与 想象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两三岁以后的儿童,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而产生怕蛇、怕黑等情绪,这些都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5~ 6 岁幼儿理解到病菌能使人生病,从而害怕病菌;理解苍蝇能带病菌,于是讨厌苍蝇。 这些惧怕、厌恶的情绪,是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 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3 岁儿童看到鼻子很长的人,眼睛在头后面的娃娃都报之以微笑。 这是儿童理解到“滑稽”状态,即不正常状态而产生的情绪表现。 幼儿会开玩笑,即。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了解学前(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佛 【点睛 ]首先要明确句子的逻辑关系 —— 连环因果复句,即儒、道、佛的影响一思想比较复杂一生活创作充满矛盾。 [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矛盾。 考向预测 1.特点 纵观近 10 年的高考题,句式变换的题型有以下特点: ‘ ①题型分为两类:出现在第 1 卷中的客观题和第Ⅱ卷中的主观题。 ②难度适中。 客观题难度更大点,近几年以主观题型为主
整性) ① 目的 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业务的 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 . . . . . . . . . . . . 应计入 5 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迟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 ② 三个与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期: A 发票开具日期或者 收款日期; B 记账日期; C 发货日期(服务业则是提供劳务的日期)。
选择 m , 则定理的条件 (1)满足不了 , 因而不可能得到满周期。 是否存在一个大缺口亦难以确 定。 素数取模乘同余法 (PMMLCG): m 是小于 2b 的最大素数 , 而 a 的选择满足 al 1 被 m 整除的最小整数 l m 1 , 也就说能被 m 整除的 ( )al 1 的最小整数为 am 1 1 , 那么得到的 Zi 的周期为 m1 , 且在每个周期内 , 1,
n39。 t 的语气则不十分绝对化,故为答案。 ) (三)选项中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项,而同义替换的一般是选项。 例( 1) According to Dr. David, Americans .(1993年 6月六级题 32) A. are ideally vigorous even under the pressure of life B. often neglect the
钻 石 冠 名 赞 助 商 一、使用会徽权 赞助企业标志与第十七届中国(武汉)兰花博览博会会标组合并用于产品及包装; 二、新闻发布会权 召开冠名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政府领导参加。 国家、地方 20 余家媒体参与新闻报道。 新闻发布会上将安排冠名赞助商代表发言和媒体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背景均体现活动全称 —— “ XX 第十七届中国(武汉)兰花博览 会”。 三、媒体宣传权 1.网络宣传
思想方法是:在给定的命题背景下,先判断事件之间是否互斥,并理解“和事件”的意义,计算出每个简单事件的概率,然后再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进行加法运算 奎屯王新敞 新疆特别要注意的是,若事件 A与 B不是互斥事件而是相互独立事件,那么在计算 P( A+B)的值时绝对不可以使用 P( A+B)=P( A) +P( B)这个公式,只能从对立事件的角度出发,运用 P( A+B) =1P(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