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程项目投资组成4学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辅助工资 +日职工福利费 +日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 职工福利 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ⅱ .是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 材料费 包括 材料原价 、 材料运杂费 、 运输损耗费 、 采购及保管费 、 检验及实验费。 )  材 料 费 = ( 材 料 消 耗 量 材 料 基 价 检 验 试 验 费 单位工程量材料费的计算公式 )  材 料 费 = ( 材 料 消 耗 量 材 料 基 价 检 验 试 验 费 材料基价 =[(供应价格 +运杂费)( 1+运输损耗率) ]( 1+采购保管费率) 检 验 试 验 费 = ( 单 位 材 料 量 检 验 试 验 费 材 料 消 耗 量 ) ⅲ .施工机械费 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 施工机械费 =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 机械台班单价 =台班折旧费 +台班大修费 +台班经常修理费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台班人工费 +台班燃料动力费 +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 1 机 械 预 算 价 格 残 值 率台 班 折 旧 费 耐 用 总 台 班 数  一 次 大 修 理 费 大 修 次 数台 班 大 修 理 费 耐 用 总 台 班 数 ② 措施费 : 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ⅰ .环境保护费 环境保护费 =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ⅱ .文明施工费 文明施工费 =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费率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 14 ⅲ .安全施工费 安全施工费 =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ⅳ .临时设施费 ) 1  临 时 设 施 费 = ( 周 转 使 用 临 建 费 一 次 性 使 用 临 建 费 ( 其 他 临 时 设 施 所 占 比 例 ) [ ( ) 365   临 时 面 积 每 平 方 米 造 价周 转 使 用 临 建 费 工 期 天 ] 一 次 性 拆 除 费使 用 年 限 利 用 率 [ 1 ]    一 次 性 使 用 临 建 费 临 建 面 积 每 平 方 米 造 价 - 残 值 率 一 次 性 拆 除 费 ⅴ .夜间施工增加费 1    每 工 日 夜 间 施 工 费 开 支合 同 工 期 直 接 工 程 费 中 的 人 工 费 合 计夜 间 施 工 增 加 费 = ( )定 额 工 期 平 均 日 工 资 单 价 ⅵ .二次搬运费 二 次 搬 运 费 直 接 工 程 费 二 次 搬 运 费 费 率 ⅶ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安拆费 ⅷ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模板及支架费 =模板摊销量模板价格 +支、拆、运输费 租赁费 =模板使用量使用日期租赁价格 +支、拆、运输费 ⅸ .脚手架费 已完 、 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施工排水、降水费 脚手架搭拆费 =脚手架摊销量脚手架价格 +搭、拆、运输费 ( 1 ) 单 位 一 次 使 用 量 - 残 值 率脚 手 架 摊 销 量 耐 用 期 一 次 使 用 期 租赁费 =脚手架每日租金搭设周期 +搭、拆、运输费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 护费 =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 + 材料费 +人工费 排水降水费 =Σ排水降水机械台班费排水降水周期 +排水降水使用材料费、人工费 间接费 由 规费 和 企业管理费 构成 ( 1)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包括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其中社会保障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①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规费=直接费规费费率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 15 ②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规费=(人工费+机械费)规费费率 ③ 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规费=人工费规费 费率 ( 2) 企业管理费 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 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及其他。 企业管理费的计算公式 ①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直接费企业管理费费率 ②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人工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费率 ③ 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人工费企业管理费费率 ( 3) 间接费的计算 ①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间 接 费 = 直 接 费 合 计 间 接 费 费 率 ( % ) 间 接 费 费 率 ( % ) = 规 费 费 率 ( % ) 企 业 管 理 费 费 率 ( % ) ②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间 接 费 = 人 工 费 和 机 械 费 合 计 间 接 费 费 率 ( % ) ③ 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间 接 费 = 人 工 费 合 计 间 接 费 费 率 ( % ) ( 1)定义: 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 2)特点: 按照不同的计价程序,利润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投标报价时企业可以根据工程的难易程度、市场竞争情况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自行确定合理的利润率 ( 1)定义: 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 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 2)标准:营业税的税额为营业额 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按营业税的 7%征收;所在地为县镇的,按营业税的 5%征收;所在地为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 16 农村的,按营业税的 1%征收。 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的 3%。 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计税系数 ) 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可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 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并在一起计算,以工程成本加利润为基数计算税金,取费标准如下图所示。 纳税地点 市区 县城、镇 其他 税率 (计税系数 ) % % % 根据建设部第 107 号部令《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发包与承包价的计算方法分为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 ( 1) 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 工料单价法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单价后的合计为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其相应价格确定。 直接工程费汇总后另加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生成工程发 、 承包价。 根据计算基础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方法。 ①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序号 费 用 项 目 计 算 方 法 备 注 1 直接工程费 按预算表 2 措施费 按规定标准计算 3 直接费小计 ⑴ +⑵ 4 间接费 ⑶相应费率 5 利润 (⑶+ (4))相应利润率 6 合计 ⑶ +⑷ +⑸ 7 含税造价 ⑹ (1+相应税率 ) ②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的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 序号 费 用 项 目 计 算 方 法 备 注 1 直接工程费 按预算表 2 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 按预算表 3 措施费 按规定标准计算 4 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 按规定标准计算 5 直接费小计 ⑴ +⑶ 6 人工费和机械费小计 ⑵ +⑷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 17 7 间接费 ⑹相应费率 8 利润 ⑹相应利润率 9 合计 ⑸ +⑺ +⑻ 10 含税造价 ⑼ (1+相应税率 ) ③ 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的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 序号 费 用 项 目 计 算 方 法 备 注 1 直接工程费 按预算表 2 直接工程费中人工费 按预算表 3 措施费 按规定标准计算 4 措施费中人工费 按规定标准计算 5 直接费小计 ⑴ +⑶ 6 人工费小计 ⑵ +⑷ 7 间接费 ⑹相应费率 8 利润 ⑹相应利润率 9 合计 ⑸ +⑺ +⑻ 10 含 税造价 ⑼ (1+相应税率 ) ( 2) 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 综合单价法是分部分项工程 , 单价为全费用单价,全费用单价经综合计算后生成,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措施费也可按此承包价 )。 由于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含量的比例不同,各分项工程可根据其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合计的比例(以字母“ C”代表该项比值 在以下三种计算程序中选择一种计算其综合单价 )。 C0为原费用定额测算所选 工程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合计的 比例。 ⅰ .当 C C0时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 ⅱ .当 C C0时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的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 ⅲ .如 该分项的直接工程费仅为人工费,无材料费和机械费时,以人工费为计算 基础的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 ①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 序号 费 用 项 目 计 算 方 法 备 注 1 分项直接工程费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2 间接费 ⑴ 相应费率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 18 3 利润 (⑴+ ⑵ )相应利润率 4 合计 ⑴ +⑵ +⑶ 5 含税造价 ⑷ (1+相应税率 ) ②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的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 序号 费 用 项 目 计 算 方 法 备 注 1 分项直接工程费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2 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 人工费+机械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