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教育数学试题举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领域已经扩大到太空中,出现了“太空制药厂”、“宇宙冶金厂”、“奇妙的宇宙声音工厂”等。 ( 1)太空间垃圾是如何产生的。 ( 2)科学家为何大声疾呼“保持太空清洁”。 ( 3)想一想,清除空间垃圾有哪些办法。 ( 4)类的生产领域扩大到太空 需要那些条件。 ( 5)人类的生产领域由地球转移到太空,将对地球有那些贡献。 2.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工基地,住在该城市的居民们发现, 14 这里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并且白天居民的污染现象会加剧,夜间会减轻。 ( 1)为什么这里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 ( 2)根据“白天污染加剧,夜间会减轻”这一现象推测一下该地区工业与居民区的布局。 ( 3)这里的居民重新看到蔚蓝的天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浅海的石油污染对人类影响巨大,石油溢出后污染区内供人类使用的介壳类和海鱼等海洋动物迅速灭亡 ,海鸟也难以幸免。 因为油类损害羽毛的功能,是海鸟体温降低,其游泳、潜水飞翔能力降低,最后冻饿而死。 每年死于石油污染的海鸟以十万计。 例如: 1967年 Torrey Canyon号失事使 410万只海鸟死亡, 1952 年 Ford Mercy 号与 Pendleton 号相撞。 溢油致死的绒毛鸭多 达 15— 50万只。 ( 1)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 2)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生命。 ( 3)从上述资料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4. 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最古老的方式。 荷兰人民从 13世纪起就进行围海造陆。 与 海争地的活动,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称颂。 目前荷兰有 1/5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现在的荷兰人发觉,人为地操纵海洋与大地的变迁,在许多方面得不偿失,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平衡,使环境恶化。 为此,荷兰政府曾制订了“野心勃勃的大自然计划”把人们辛辛苦苦得来的低地、农田在还原成海洋、湖泊和沼泽。 ( 1) 如何辩证的看待围海造陆。 ( 2) 荷兰人由围海造陆到退陆还海说明了什么问题。 5.在罗布泊湖心碑的后面写着:“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将有什么,人类 15 将失去什么,已经不争,毕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 1)这段碑文蕴含了一种什么思想。 ( 2)为了响应碑文题词,就你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写一篇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倡议书。 (常兰 、王春香、张俊泉) (一)简答题 1.学校团委计划在学校成立一个环保组织,请你为这个组织起个名称,并为这个组织起草一份责任书。 2.读资料回答问题: 北京《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有“百里画廊”之美誉的漓江,面临全线断航的危机,从桂林至阳朔约 83公里的漓江水程,每天只能游览十多公里。 专家指出,漓江断航原因之一,是水源林面积锐减。 林业部门资料显示,从 1950年代 至 90年代,漓江中上游水源林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脱节。 漓江沿岸旅游业盲目开发,直接影响漓江植被保护,并与漓江重要水道抢水,造成漓江水资源浪费和枯竭。 漓江沿岸挖沙现象也十分严重,随处可见采沙场。 漓江断航的另一个原因是枯水问题。 漓江属雨源型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每 3月至 8月为汛期,降雨频繁,但 9月至次年 2月为枯水期。 漓江又属山区型河流,坡降大,集雨面积宽,降雨时地表径流易於汇集,水位易暴涨暴落。 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拯救漓江。 3.读资料回答问题: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20年 2月 9日电 黄河水 利委员会日前首次提出了治河全新理念 —— “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 ,并把其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 相关报告指出,要使黄河为全流域及其下游沿黄地区庞大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提供持续支撑,必须首先使黄河自身具有一个健康的生 16 命。 山东黄河河务局有关人士认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意味着 必须彻底遏制当前整体河情不断恶化的趋势,使之恢复到一条河流应有的健康标准,维持其生命功能。 这将成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各项工作长期奋斗的最高目标,主要标志就是国家水利部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提出的“四个不”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以上的四个目标,。 (学生可以查找资料,讨论研究后得出结论 ) 4.运用地球大气方面的知识设计广告。 可以采用文字叙述、 fiash 动画、漫画等形式表现。 广告要求: (1)使人们了解大气对于人类的意义 (2)列举人类破坏大气环境的一些实例 (3)警示人们从自身做起保护大气环境。 :“ 中心区域道路拓宽成 6 车道、 8 车道, 是否就 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了呢”。 一位 来自香港的先生抱怨 : “ 北京的马路是全世界最宽的,可还是经常拥堵,真糟糕。 而香港的人口密度很大,但是交通拥堵的时候并不多。 ” 我国的交通拥堵问题该怎么解决 ?请你根据以下网友提供的资料想出一些办法。 在华盛顿工作的美国政府官员大多住在华盛顿市区以外的地方,华盛顿每天早晨是上班族组成的车流从周围地区开始涌入市区,傍晚车流又从华盛顿向外流动,不过交通拥堵的现象确实很少。 原因就是交通管理灵活,六 条车道的马路中间没有隔离护栏,上班高峰时间进城的道路是四条道,出城的道路是两条,下班时出城的路改成四条,进城的路改成两条,就是这种根据车流变化的规律调整车道的办法,防止了交通拥堵问题,又没有去修建或拓宽马路。 在日本,本来就地域狭窄,而拥有的汽车数量同人口密度和国土的面 17 积比较起来恐怕是世界上最多的。 不过日本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电车 (也就是短途的火车 )、地铁线路密布,并且十分准时,日本人虽然拥有汽车很多,上班族却大多乘坐电车、地铁上班,马路并不显得拥堵。 日本人在交通问题上是很循规蹈矩的。 凡是汽车到路口 不论有没有红绿灯,不论有没有行人,都要停下来,确认没有行人过马路后才继续前行,这不仅是白天,就是在深更半夜也是如此。 日本的中小学、幼儿园门前的马路一般是铺的绿色沥青路面,以提醒驾驶者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车辆行驶到这些路段时车速一般是 5— 10公里的速度,而如果哪怕有一个孩子过马路,车辆也要停下来,确认孩子已经安全穿过了马路,车辆才慢慢地驶过去。 日本的一些快速道路上的红绿灯是可以由行人控制的,行人要横跨这种快速道路,只要按路边的按钮,红灯亮,就可以安全的过路了。 日本的很多城市楼房的周围都是路, 四通八达,此路不通,立即可以换到另一条路上去,为行车提供了方便。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有 市区无汽车日,那些支持者热热闹闹地在市区举行各种活动,宣传城市无汽车,减少污染的主张,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 (刘坤荣、张亚妹) (一)单项选择题: 80年代初期 , 云南某地区乡镇企业起步 , 实施 土法炼硫 , 工艺陈旧落后 , 硫的回收率仅达 30%。 其余的硫 燃烧成为 SO2, 迷漫于大气之中 , 加之云南气候湿润,有人曾收集检测到每场降雨 pH值可达到。 其后果是生产区周围 , 树上看不到昆虫 , 地下找不到蚂蚁 , 天上望不到飞鸟 , 1500亩良田寸草不长 , 一片荒凉的灾区景象。 1993年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 问题已得到缓解。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3题: 18 1.土法炼硫能够:( ) A. 使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B. 使当地硫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C. 提高硫的利用率 D. 产生大气环境问题 2.导致该生产区周围寸草不生、虫鸟绝迹的原因是:( ) A. 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B. 云南上空形成了臭氧空洞 C. 该区酸雨危害严重 D. 该区连年干旱 3.针对上述灾情,该地政府采取的治理 措施是:( ) A. 扩大硫的生产规模,带领全村人民致富 B. 在远离生产区的低山地带开垦梯田,重新发展农业生产 C. 关停小型乡镇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清洁生产 D. 根据企业的排污量处以适当的罚款 阅读下列 资料 , 回答 4~ 5题。 天津城区南部、外环以里有一片约 14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天津人称它“卫南洼”,其中 4. 5平方公里为“风景名胜区”。 这片天津惟一的大片湿地正在缩小。 原因是这里正在建设梅江生态居住区。 已经建成的“芳水园”、“蓝水园”、“半岛蓝湾”、“汐岸国际”等住宅区的名字都与水有关,连道路名称也以水为题。 “临水而居、 回归自然、园林式格局”成为开发商的主打用语。 从整个建筑沙盘上看,小区之间确有水相连,据说将保留 23公顷的水面。 居民杜先生还记得这片湿地的模样:“水和水连成一片,有的地方是鱼塘,有的是野水洼,里面长着不太高的芦苇,整片地方都没人住,野鸟很多。 杜先生说,这片“野水地”平整后建成楼房,环境看上去是比过 19 去好了,路修得宽阔整齐,房子挺漂亮,也卖得很贵,地价也涨起来了 „„ 4.湿地的作用是:( ) ①蓄水、补充地下水 ②建设生态居住小区的最佳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