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网络教学概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步传输到每一个学生工作站屏幕上,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 监看功能:教师可以不离开自己的座位而从教师机上清楚地掌握系统运行状况,并及时显示实时工作状态。 数据 /视频大屏幕投影机 食品 多媒体计算机 网络教室 校园网 摄像头 远程终端 inter 视频切换器 录 像 机 影 碟 机 实物视频展示台 控 制 台 有 线 话 筒 无线话筒接受机 录 音 机 功率放大器与音箱 18 控制功能:控制功能使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机的控制,如锁定 /解锁键盘、锁定 /解锁鼠标等等。 分组功能:教师在控制台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编组,让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在线讨论和合作。 电子举 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通过按举手键向老师求助,教师对求助的学生给予逐一帮助。 图 典型的基于 web 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三)基于 web 的电子阅览室 基于 web 的电子阅览室是为了满足师生浏览网络学习资源、cd、 vcd 等多媒体电子教学信息而提供的视听阅览的场所与设施。 基于 web 的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 多种检索方式,缩短查询时间:电子阅览室提供了联机检索、网络检索等多种检索系统和多种资源检索方式、有效地缩短了查询时间,提高了效率。 多媒体素材浏览和下载:经过检索查询,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浏览所需的多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也可以将其下载。 多媒体课件的点播和实时的调用:无论课件还是光盘,还是可执行文件,浏览器都可方便的进行实时执行远程调用。 实现视频点播( vod):由于在标准浏览器中植入 VOD 的内核,所以在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所需要的视频资源,并实现多点播放。 电子图书阅览:通过将“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图书馆” 19 等光盘数据库在校园网服务器上建立镜像等方 法,检索查询各种学科专业数据库,并实现网上阅览或下载图书、期刊、论文等。 网络课程浏览和远程站点联结: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查询、浏览本地 web 服务器上的各学科网络课程,也可以通过web 服务器浏览远端站点的教学资源。 配合通讯交流软件如 BBS、 Chatroom 等,实现网上协商学习。 配合视频会议系统,支持远程教学。 四、基于 Inter 的网络教学环境 Inter 上丰富的信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综观网 络 教学的 支持、 服务手段, 大致有以下几种: 电子公告板( BBS): BBS 是 Inter 上较为普遍使用的交流手段,在众多的国内高校、 ICP、 ISP 的 BBS 中,都分有若干个主题,您可以将疑难问题带到相关讨论组中张贴,以求得 教师 或其他学生 的指 导。 在线 修 课 : 这种方式最普遍,多数教育网站都有某些科目的全部教程,分章节、知识点或常见疑难问题列出可查询清单,供您逐条学习或重点补课。 下载 教学资源: 有的教材或试题内容较多,在 WWW 中逐页浏览耗时过长,为节约时间和便于保存、反复阅读,有的网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些文件,您可下载 后仔细研究。 在线测试 : 在线测试是没有人监考的网上考场,就是由网站提供一套某一科目的试题,试题形式一般是选择题或填空题。 在您答完全部试题并提交后,会由该网站的主机自动判分,并给出标准答案。 E- mail 答疑 : 对于网站未涉及到的学习内容或疑难问题,您可以发一封 E- mail 问询,有的网站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专家,他们会为您答疑解惑。 同步教学 : 目前国内已有北京 101 中学等推出了名为 “同步教学 ”的网络,这样的网络不仅在其校内运行,也对外开展服务。 加入这类教学网,您就可以与这些 知名重点学校的学生一样接受优秀教师的辅导,做他们的试卷并测试自己的成绩。 五、典型的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环境的建构和应用需要网络教学系统作为支撑平台,典型的网络教学系统有 WebCT、 Learning Space、豪杰双易网络教学平台、 4A 网络教学平台和 WebCL 等。 20 WebCT WebCT 是由加拿大 British Columbia 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开发,它是一个基 于 服务器 的应用 程序,主要用于 网络 课程 的 开发与联机教学内容发布。 目前在该校和其它学校已有 大量的 课程使用WebCT 作为它们的 教学 支撑环境。 WebCT 中支持管理员、设计师、评分员 和 学生 等 四类用户。 WebCT 包括安全控制、 教学 管理、数据备份等多项功能,它运行 UNIX 系统之上。 WebCT 是一个方便创建基于 WEB 联机教育环境的集成工具,它可以用于开发联机的 网络 课程,也可以用于将现有的课程内容在网上发布。 该系统使用浏览器作为课程开发环境的接口。 另外,WebCT 还有一系列可以自动与课程内容紧密集成的学习工具,它们包括: 视音频 会议系统 、 在线聊天、学生学习过程跟踪 、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 成绩管理与发布 、 访问控制 、 导航工具、定期测试、电子邮件 、 索 引自动化生成 和 课程内容搜索等。 WebCT 的首页如图 所示。 图 Web CT 网络教学系统( Learning Space Learning Space 是 IBM 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IBM 公司 主要有两个针对 网络 教育 ( ELearning) 的产品, 第 一 个 是针对网络 教学内 容 发布的 Learning Space,二是针对校园管理的 Path 21 Ware。 Learning Space 是建立于群件系统 Domino 之上的 集 成了教学环境、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为一体的交互式 网络 教学系统。 它具备 一般 的交互功能,如在线聊天、讨论组等, 和较强 的 网络 课程开发功能。 Learning Space 能制作一些简单的文本演示 型网络 课件,它们 还 为 网络 课件 的 制作提供 了 生成模板,以 降低 教师 制作课件的难度, 简化制作 课件的 过程。 Learning Space 的课程管理功能,可 以 管理学生 和 教师的注册 登记 、访问权限以及课程目录、课程的建立和 发布。 Learning Space 网络教学系统如图 所示。 图 Learning Space 网络教学 系统( ) 豪杰双易网络教学应用系统( Heroee) 豪杰双易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是北京豪杰软件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该系统依据统一的信息资源分类编目标准,在统一的信息资源底层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功能较强大的综合性网络教学应用平台,以多种媒体信息、多种支撑手段较好地支持了多种模式的教与学活动,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为加速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完 整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 是豪杰双易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登录界面。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统一了信息资源表征和分类编目,统一了信息资源底层数据库,统一了教学应用和开发平台,为普及推广网络教学,扫清资源 “孤岛 ”、平台 “堡垒 ”等障碍。 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应用环境。 教师可以选用系统中的经 22 典网络课件进行教学,也可以在平台上创作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网络课程,还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插入相关的教学资源。 功能设置紧扣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直接明了。 系统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有效克服了网络教学资源开发难的“瓶颈 ”。 豪杰双易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主要几大模块是: 系统的主页面:主要完成按教师或学生的身份登录。 教师空间:是教师的作业批阅模块。 在该模块中,教师可以实现在线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和讲评作业等功能。 在该模块中,教师还可以将完成得好的学生作业作为优秀作业发布给所有学生参考。 学生空间:是学生自主学习模块。 该模块立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导航、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完整的学习活动环节。 资源集成管理工具:该模块用于收集、制作、集成和管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和 试题试卷等网络教学资源。 图 豪杰双易网络教学应用系统 4A 网络教学平台 4A(Anyone in Anytime at Anywhere learn Anything)网络教学平台 由教育部现代远程教学支撑平台研制 项目小组设计、开发,如图 所示。 4A 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模块: ① 用户注册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包括大部分,包括教师和学生。 只要:注册 “教师” 或注册“学生”即可。 注册后需要由系统管理员的认证和许可,方可以正式成为 4A 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 23 ② 课程管理模块 教师使用注册的帐号登陆,教师进入本系统后,系统将列出所讲授的课程和教务公告信息。 教师可以讲授的课程是由管理员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设置。 教师用户可以管理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包括教学资料上传,指定课程的内容简介、课程大纲、教学安排、公告信 息、认课教师介绍、教学内容设计等,还包括选择助教、课程基本信息维护等功能 ③ 答疑环境 :提问和解答 ④ 答疑环境 :问题检索 ⑤ 教学内容安排 图 4A 网络教学平台 WebCL WebCL 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络协作学习系统。 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分组策略和互动协作等功能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 该 系统是一个较为全面地支持协作学习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其主要功能有: 对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智力特征进行测量; 根据学生特征与选取的内容进行自动分组(由教师指定分组策略); 对小组的协作学习过程进行记录; 对小组的协作学习过程提供材料支持; 自动对写作绩效进行评测。 WebCL 如图 所示。 24 图 Web CL 网络教学系统 第五节 网络教学设计 一、网络教学设计的概述 (一)教学设计与网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 ID)也称作教学系统设计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 ISD),是指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网络教学设计与一般的教学设计虽然在理论和方法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教学环境、资源和策略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它强调对网络环境下实施的教学进行设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 Inter 与学校校园、教 室的连接,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 5 年到 10 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 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 25 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如何有效地 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的教学设计。 因此,开展网络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 基本 理论的核心,在 网络 教育 教学 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成功的 网络教学 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计划,更离不开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其实就是对教学计划的组织和系统化的过程,把整个教学环境看成一个系统,考虑诸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技术等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它为 网络 教学设计者提供了一套系统 化的操作步骤,并使他们更有可能开发一个平衡有效的 网络 教学。 (三)网络教学设计的特点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促进了教学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