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教育媒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尼罗河洪水泛滥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培养新记录者的文字。 当时没有记录创世纪的神话,也没有记录传说或者是史诗。 真正的历史和哲学记录在一两千年之后才出现。 同样,活版印刷在欧洲出现一个半世纪后,才出现了印刷的小说和报纸。 (《堂•吉诃德》首先在 1605年印刷。 最早的 印刷的新闻书于 1609年才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和 Wolfenb252。 ttel始现。 )第二,新出现的媒介在草创之初总是模仿和沿袭旧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 书写媒介早期就是模仿口语媒介,如《圣经》之中创世纪诸篇、赞美诗的诸多形式,以及柏拉图的《对话录》等著作就是明证。 而印刷媒介则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大力模仿其书写媒介。 在形式上,最初的印刷书籍和手稿区别不大。 例如,早期印刷的书籍的字体就是模仿手写体,甚至连字弧线和缩写也和手写体如出一辙。 书中还专门留出了地方,以供手工绘制图片,还有专门的加红字标题者来添加较大 的首写字母。 在内容上,欧洲早期印刷的书籍都是曾在千年之前手抄过的。 其中3/4的书籍都是用拉丁文写的。 第三,新兴的媒体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迈克卢汉宛若惊鸿一瞥的偈语 媒介即信息 ,明显地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对于我们的视角和社会化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媒体的形态发展 1.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 新的媒体的出现必然会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例如电视的出现导致了广播听众人数的下降。 而从全球趋势看,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 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 的明天。 所以,持有“消亡论”与“替代论”观点的人认为新的媒体的出现会使旧的媒体消亡, 或新的媒体会替代旧的媒体。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现代新的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但我们的传统媒体如书本、报纸、广播,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而是各种媒体各有所长,共同生存,共同演进。 2.形态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会发生许多变化。 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媒体正向着更生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3.增殖与会聚 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体的功能会随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表现出 功能增殖和功能会聚的趋势。 如现在的电脑已经不是以前只能进行计算的工具,而是集成了电话、电视、电影的功能。 而新出现的信息家电,也是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 4.延时采用( 30年法则) 首先,新式的传播媒介的发展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完善,而这一时段的长度远远超过了经历着改变的人们的期待。 书写媒介在中东出现后的最初五百年之中,记录下来的只是一些商业交易、行政交易、祈祷词和尼罗河洪水泛滥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培养新记录者的文字。 当时没有记录创世纪的神话,也没有记录传说或者是史诗。 真正的历史和哲学记录在一两千年之后 才出现。 同样,活版印刷在欧洲出现一个半世纪后,才出现了印刷的小说和报纸。 (《堂•吉诃德》首先在 1605年印刷。 最早的印刷的新闻书于 1609年才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和 Wolfenb252。 ttel始现。 )第二,新出现的媒介在草创之初总是模仿和沿袭旧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 书写媒介早期就是模仿口语媒介,如《圣经》之中创世纪诸篇、赞美诗的诸多形式,以及柏拉图的《对话录》等著作就是明证。 而印刷媒介则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大力模仿其书写媒介。 在形式上,最初的印刷书籍和手稿区别不大。 例如,早期印刷的书籍的字体就是模仿手 写体,甚至连字弧线和缩写也和手写体如出一辙。 书中还专门留出了地方,以供手工绘制图片,还有专门的加红字标题者来添加较大的首写字母。 在内容上,欧洲早期印刷的书籍都是曾在千年之前手抄过的。 其中3/4的书籍都是用拉丁文写的。 第三,新兴的媒体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迈克卢汉宛若惊鸿一瞥的偈语 媒介即信息 ,明显地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对于我们的视角和社会化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三节 媒体与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教学活动,就有了教学手段和工具,只是在不同时期,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不同而已。 传统的书本、黑板以及随后出现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等教学媒体在教学中主要是发挥教学手段的作用,辅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 而目前迅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手段,它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效率,可以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媒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对媒体在教学中作用的不同认识 谈及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不得不提及科拉克和考兹玛。 他们对教学媒体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认识。 (一)媒体与学习关系(无关) 科拉克( Richard E. Clark)是美国洛杉机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与技术系教授、系主任。 他在 1983年在《教育研究评述》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从媒体中学习的再思考”的综述性论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以后颇为人们争议的著名论断“媒体仅仅是传播教学的工具,它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比汽车运送食品引起营养变化的影响还要小”。 他进而解释说,当然教学传播工具的选择会影响到传播的费用以及程度,但只有所传播的内容才会真正影响学习结 果。 80 年代初,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兴起。 他将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热情与以前对无线电、电视教学的热情作了一个类同的比较。 在 50年代,人们对无线电教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到了 60年代,人们兴趣转移到电视教学上,到了 70 年代未 80 年代初的时候,人们又将兴趣转移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上。 他说,任何一种新媒体的产生与应用对于它的积极倡导者来说都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都会认为可以引起一场教育上的革命,促进学习效果的大大提高。 但是,人们对媒体的比较研究发现,不管是哪一种媒体,在学习上都“没有引起比较显著的差别”,教学结果的差 别往往是由不同教学方法或内容的差异和人们对媒体新鲜程度差异的不同引起的。 科拉克引用库勒克( Kulik)及其同事们当时的实验结果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库勒克等做了一项使用音频指导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42 个被研究的个例中,有 29 个表示喜欢音频指导教学,只有 13 个喜欢传统教学。 在 42 个被调查个例中,有 15个个例教学结果差别较大,其中 11 个是使用音频指导教学的, 4 个使用传统教学。 但最后考试结果表明,两组个例的学习成绩差异很小,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如果是相同教师来实施教学的话,使用不同媒体所表现出来 的效果差异就会或多或少地消失。 库勒克的另外一个实验发现,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往往可以比传统教学节约 30~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