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治疗工作道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审慎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诊断的正确,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 为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真正实现对病人的无伤、有利。 误诊:病人心头永久的伤疤 陈德秀,江西南充人,87年因呕吐来 *医院治疗,被怀疑早孕 未作HCG检查 而实行流产,几周后因术后疼痛又实行清宫术,致其出现附件炎、盆腔炎等,20xx年子宫、附件切除。 八年期间住院 26次。 误诊: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04年 12月, 21岁的来自江苏的清华土木工程系学生张春鸣离开人世。 他因剧烈腹泻在校医院当作肠炎治疗了半年,直到自费到其他医院作肠镜确诊为肠癌。 此时已经转移。 年轻的学子因为医院少数医生的误诊而失去了生存的机会,直到生命之花最后凋谢。 钟南山院士亲身体会谈误诊 敢于承认错误,实事求是,总结教训,增强责任感提高道德素质是关键 第三节 疾病治疗工作中的道德 疾病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制定恰当的治疗措施是能否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 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执行以及治疗的效果都与医务人员的道德有密切关系。 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营养治疗 等。 药物治疗是医学上最古老最普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中,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临床应用都有一整套非常完备的机制。 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安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也满足了患者治疗疾病的需要。 一、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A、 对症下药,剂量安全 B、 合理配伍,细致观察 C、 节约费用,公正分配 D、 严守法规,接受监督 药品使用误区谈 药品是 一种特殊的商品 ,具有市场、流通、交换、利润等属性。 但是药品在具备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存在毒、副作用。 同时患者在使用时还具有价格的不确定性、用量的无法预计性、患者购买的无法选择性。 现阶段,人们注意力往往只集中于药品的商品特性:利润。 药品在 “ 看病贵、看病难 ” 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误区一:药品等于商品 药品的使用中潜藏着巨大的利润,追逐利润 使一幕幕过度医疗、天价医药费事件上演 药品使用流程图 部分药价 =药品成本 +广告费用 +推销费用 +医生回扣 +医院加价 流程 l:药厂 — 医药代表 —医院 — 医生 — 患者 流程 2:药厂 — 经销商 — 中间商 — 药店 流程 3:患者医院里,从科主任 → 药剂科 → 药事委员会 → 采购 → 入库 → 出库 →上微机 → 上医保单 → 大夫→ 统方 少数医生为了将更多药品用在病人身上,采取欺骗、隐瞒和要挟的办法,进行大撒把式的方法开药。 病人无法选择地用药,导致住院期间 6070%的费用都是药费。 病人形容吃药如同吃饭,种类多,量大。 所有的费用如回扣、医药代表的收入、药厂的利润都出自患者的腰包(有人戏称: 羊毛出在羊身上,病人是任人宰割的对象 )。 药费的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因药费引发的医疗纠纷在整个医疗纠纷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药品使用误区一 有一次,我到儿童医院去,因为小孩儿得了鹅口疮,发烧。 一进医院,首先去量温度,验血,然后还做了一项检查,最后才是开药,开了六支 “ 派力素 ”。 因为家离医院远,就只打了一针,其他的拿回来打。 结帐的时候,没想到,竟然 360多元。 事实上,打了两针,宝宝的问题就解决了。 剩下几针,我再也没有让打。 从此,我恨死了儿童医院,不是因为多花了钱,关键是医院用了这么猛这么好的药,降低了孩子的抵抗性。 在网上,曾经看到一则这样的报道,说一位专家,得了很严重的病,医药费花了 45万元,用的是进口药。 医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