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数据库领域采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文件用文件名称标识。 文件根据记录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可以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文件和 64 倒排文件等等。 数据库:是比文件更大的数据组织。 数据库是具有特定联系的数据的集合,也可以看成是具有特定联系的多种类型的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的内部构造是文件的集合,这些文件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不能孤立存在。 五、数据间的逻辑联系 数据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是指记录与记录之间的联 系。 记录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的。 实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联系,这样的联系必然要反映到记录之间的联系上来。 数据之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有三种: 一对一的联系:简记为 1: 1,如图 41 所示,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一种联系方式,是指在集合 A中存在一个元素 ai,则在集合 B中就有一个且仅有一个 bj与之联系。 在 1: 1 的联系中,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标识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地理名称与对应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一对一的联系 . 一对多的联系 (1: N):现实生活中以一对多的联系较多常见。 如图 42 所示,这种联系可以表达为:在集合 A 中存在一个 ai,则在集合 B 中存在一个子集 B′ = (bj1, bj2„ bjn)与之联系。 通常,B′ 是 B 的一个子集。 行政区划就具有一对多的联系,一个省对应有多个市,一个市有多个县,一个县又有多个乡。 多对多的联系 (M: N):这是现实中最复杂的联系(如图 43 所示),即对于集合 A 中的一个元素 ai。 在集合 B就存在一个子集 B′ = (bj1, bj2„bjn)与之相联系。 反过来,对于 B 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Bj在集合 A中就有一个集合 A′ = (ai1,ai2,ai3„ ain)与之相联系。 M: N 的联系,在数据库中 往往不能直接表示出来,而必须经过某种变换,使其分解成两个 1: N 的联系来处理。 地理实体中的多对多联系是很多的,例如土壤类型与种植的作物之间有多A BA B 图 41 一对一的联系( 1: 1) A BA B 图 42 一对多的联系 (1: N) A BA B 图 43 多对多的联系 (M: N) 65 对多联系。 同一种土壤类型可以种不同的作物,同一种作物又可种植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 第二节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关于数据和联系的逻辑组织的形式表示。 每一个具体的数据库都是由一个相应的数据模型来定义。 每一种数据模型都以不同的数据抽象与表示能力来反映客观事物,有其不同的处理数据联系的方式。 数据模型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记录类型之间的联 系。 目前,数据库领域采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关系模型。 一、 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数据处理中发展较早、技木上也比较成熟的一种数据模型。 它的特点是将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结构。 层次模型由处于不同层次的各个结点组成。 除根结点外,其余各结点有且仅有一个上一层结点作为其“双亲”,而位于其下的较低一层的若干个。目前,数据库领域采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